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2000年6月15日,韩朝双方首脑进行了分裂以后的首次会晤,并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北共同宣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宣言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即,第一项“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主人是我们民族.双方要团结起来,自主地解决统一问题”及第二项“南方提出的旨在实现统一的邦联方案和北方提出的(初级阶段)联邦方案具有共同点,今后应该朝着这一方向促进统一。”

  • 标签: 联邦制 邦联制 方案比较 2000年6月 国家统一问题 历史意义
  • 简介:我国袭警犯罪活动的日益猖獗,严重破坏了社会法律秩序,威胁着警察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对社会治安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结合我国袭警犯罪的种种形态及其特征,提出治本性的预防对策和治标性的抗措施,一方面实现对袭警犯罪的一般预防,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压犯罪于已然,以实现对袭警犯罪的特殊预防.

  • 标签: 中国 袭警犯罪 犯罪预防 犯罪控制 犯罪特点 警民关系
  • 简介:<正>一个几千年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统一和文明延续的民族,却至今未实现其领土完整,这是历史上一件少有的怪事。香港和台湾仍然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凡是把中国视同一个超级大国的人,不应看不到下述区别:苏美正在为影响远离其边界的地区而勾心斗角,中国却还无法统一自己的全部领土。在某些小国都使用武力去实现其真正的或虚构的领土要求时,拥有十亿人口和核武器的中国在实现其合法的民族利益上却表现出反常的耐

  • 标签: 一国两制 使用武力 民族利益 领土要求 核武器 领土完整
  • 简介:近几年校园性侵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它具有特定的表现特征,在这个现象背后蕴含着儿童安全和校园安全的双重危机,我们应该遵循“零容忍”原则,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校园性侵害的发生。

  • 标签: 校园 性侵害 特征 抗制
  • 简介:遏制战略是美国战后四十多年来的基本国家战略;先发人是布什政府藉“9·11”事件出台的新主张,被正式写入2002年9月20日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从宏观来看,先发人与遏制战略在根本战略目标、具体内容框架、提出的历史契合点这三个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微观着手,两者又在出台的国际国内背景、针对对象、具体实施手段、战略目标结构表现形式这四个方面存在区别,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受国际社会、国际组织、美国国内因素的制约,美国外交政策延续性的影响,先发人虽然较遏制战略更加张扬,更加咄咄逼人,但是它的影响和实践意义将远逊于遏制战略。它绝不可能做到理想中的为所欲为,到头来只会是新层次上的遏制战略。

  • 标签: 遏制战略 美国 国家战略 先发制人战略 国家利益 外交政策
  • 简介:本文认为“先发人”战略的提出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中安全理念的变化。目前“先发人”在国际和国内不同层面上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离实际操作层面的安全防务政策还有一定的距离。“先发人”战略将主要针对打击恐怖主义,就其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而言,是一种以进攻性现实主义安全观为基础的新的意义上的“威慑性”战略。

  • 标签: 布什政府 “先发制人”战略 国家安全 战略调整
  • 简介:正当许多地方在为能源、交通等大型基础产业建设项目投资不到位、进展缓慢而发愁之际,海南南山电厂、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东线高速公路等一批分别投资数亿、十多亿元的重点建设项目却相继开工,工程进展顺利。人们不禁要问:海南是怎样破除“瓶颈”现象的?

  • 标签: 海南人 基础产业 建设项目 东线 凤凰机场 经济发展
  • 简介:<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所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起到了促进改革与发展的作用。然而,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公有性质与公有形式有何区别?公有是不是等同于全民所有?传统公有与当代公有有什么不同?各个公有形态之间是什么关系?对于这类问题,我们还想进一步作些研究。

  • 标签: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 理论界 传统公有制
  • 简介:目前,理论界有一个误区:在论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以及股份的必要性时,都讲马克思当年所说的公有是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的,现今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因此不能实行马克思所说的那种单一公有。应当怎样认识马克思所提出的公...

  • 标签: 马克思 公有制 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水平 资本主义私有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简介:<正>在苏联东欧的剧变中,多党是重要的一步。回顾一下前几年的情况,当时社会上反对派要求实行多党,而这些国家的共产党起初是不主张搞多党的。前苏联直到90年2月全会以前还坚持这个立场。为什么后来这些国家的共产党都坚守不住而走上了多党的道路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攻防角度分析一下,或许能有若干启发。

  • 标签: 多党制 苏联东欧 共产党 反对派 前苏联 民主社会主义
  • 简介:<正>今年2月动身去苏联参加中苏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以前,我读了布尼奇(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最高苏维埃经济改革问题委员会副主席)提供给会议的论文《真正经济核算的构成部分》,其中谈到“大规模地转向租赁将是下一年苏联的现实”。当时我不明白苏联的租赁和中国的承包有什么区别,曾向有些同志请教,他们告诉我两

  • 标签: 租赁制 苏联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核算 承包制 构成部分
  • 简介:东欧国家向多党议会转型中的政治态势高继文一、建立多党议会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东欧剧变以后,各国在经济上实行由公有向私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同时,都无一例外地废弃了苏维埃式的民主集中的政治制度,转而推行西方式的多党议会民主。其国家制度的...

  • 标签: 议会制 东欧国家 议会民主制 社会党 多党制 共产党
  • 简介:<正>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的伟大构想,已经逐步在中国大地上成为了现实。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进一步深入探讨“一国两”方针的深层理论内涵,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展望其光辉的未来前景,将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方针的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一、“一国两”方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

  • 标签: “一国两制” 社会主义现代化 时代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 祖国大陆 台地区
  • 简介:<正>“趋同论”和经济改革的方向苏联《海外评论》1990年7月一期刊载了题为“‘现实社会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的文章,作者是Y·希希柯夫。这篇文章代表了苏联学者最近的一种论调——主张趋同论。下面就其要点作一介绍。

  • 标签: 现实社会主义 “趋同论” 资本主义 所有制形式 经济改革 苏联
  • 简介:<正>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社会民主党中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政治民主多少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实现,目前主要的奋斗目标应是经济民主。社会党国际法兰克福宣言把经济民主说成是一切经济目标的本质,其主要内容是指生产者对生产活动过程产生影响,与资方共享决定权。当然,共决思想并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下子冒出来的,它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从这一思想的提出、发展变化还是从其在实践中的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共决制 民主社会主义 经济民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社民党
  • 简介:<正>199工年7月10日-8月10日,我们对天津港下属四个公司——天津港储运公司,劳动服务公司,轮驳公司和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公司天津分公司进行了调查,主要围绕承包经营责任与搞好国营大中企业这一主题来进行。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承包经营责任(以下简称承包)在新形势下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开辟了一定前景,但同时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 标签: 承包经营责任制 天津港 承包制 企业发展 储运公司 大中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