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对来自农村的'新生代'工人进行阅读、理解和阐释,应基于'他者'的主位立场。与父辈相比,工厂青年怀抱着美好期待奔向城市,渴望扎根城市,实现身份与职业的彻底转变。但由于知识水平欠缺、缺乏一技之长和职业规划,在城市中被逐渐边缘化、孤岛化。面对现实与未来,不知何处可以安放理想;面对他乡与故乡,不知孰近孰远;面对流动的现状与安稳的期待,不知家在何方;面对有增长无发展的职业内卷化倾向,不知何去何从。《工厂青年》对这一群体的解读,无疑构成了'都市青年民族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标签: 工厂青年 “新生代”工人 乡土社会 内卷化
  • 简介:借鉴犯罪被害人学的方法,在儿童安全问题研究中提出"安全黑数"构想,以上海市Z区初、高中阶段少年儿童为调查对象,从学生自身视角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阶段少儿需送医的事故伤害、受到或目睹家庭暴力、受到校园霸凌及其他隐形伤害问题的发生率。研究发现:儿童事故伤害实际发生率高于报表发生率,家庭暴力虽不太普遍,但目睹家庭暴力的情况并不少见,校园霸凌中各种形式发生率不一。建议更多关注言语霸凌、关系霸凌以及目睹家庭暴力等的内容,设定评判校园霸凌事件的标准与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儿童安全问题的"发掘"机制。

  • 标签: 校园霸凌 “安全黑数” 儿童伤害 儿童安全
  • 简介: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东、中、西地区10个大城市4831名在校学生开展问卷调研,了解中国都市青少年对推进"教育公平"相关政策措施之实施效果的认知评价和情感态度。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社会阶层、所处学段、户籍状况的青少年对我国教育公平现状的评价具有显著差异;对于推动"教育公平"政策措施之有效性的评估也呈现出明显的群体异质性。

  • 标签: 教育公平 教育政策 青少年 都市
  • 简介:基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10个城市的在职青年样本,围绕就业质量的6大维度: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劳动收入、就业状况、社会保护、劳资关系等,分析了都市青年就业质量的现状及问题。发现年轻人的就业稳定性普遍较好,就业安全普遍加强;但是,区域间就业环境差异较为明显,社会不公依然存在;年轻人的就业"优势感""获得感"不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度亟需调整,自我价值实现和发展超越的需求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就业能力、劳动收入、与雇主等的对话能力有待提高。青年的就业诉求已有从"找份工作"向"体面劳动"的转变,这将倒逼城市不仅要专注于实现充分就业,还要转变传统的"低劳动力成本发展战略",致力于提高青年的就业质量。

  • 标签: 都市青年 就业质量 体面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