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农地确权政策供给的是抽象的财产权利,农民的诉求是土地调整、分享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土地的生产和保障功能等具体的土地权利,政策供给与农民的地权诉求错位。农民对农地确权不理解或者理解错位,农地确权并没有得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积极回应,地方政府进行策略性应对导致"确空权"。农地确权不仅没有给农民带来利益,相反还制约了农业生产,激发了村庄矛盾。中国庞大的农村人口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农村土地还具有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意义,地权变革不能单方面强调土地财产功能,应该与农民的需求结合起来,也应该与土地的多重功能相适应。

  • 标签: 农地制度 地权诉求 土地功能 地权变革 农地确权
  • 简介:十九大报告确定乡村振兴战略,而土地确权是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的,因为土地确权不仅提升了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确定感,而且农民可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从这个角度来说,土地确权无疑是极大提升了农民获得感的,它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 标签: 土地确权 农民 振兴战略 土地使用权 土地流转 积极意义
  • 简介: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广袤的农村而言,土地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既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2013年1月31日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 标签: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确权 农村土地制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村经济 基础资源
  • 简介:《海域使用管理法》从今年1月1日生效以来,结束了我国长期在海域管理中无法可依的局面。由于过去对海域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做得不够,如何结合国、省、县情,做好海域管理工作,是个新课题。特别是在目前沿海渔民发生生活困难,面临转产转业的新形势下,在海域管理确权发证中如何维护沿海专业渔民的基本生存权,保证沿海地区的社会稳定,既是一个现实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 标签: 确权 生效 生存权 保证 生活困难 社会稳定
  • 简介:土地是中国农民的"根",社会学家费孝通甚至认为,乡村里的中国人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土地对于生活在中国乡村的广大农民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新一轮农村土地确权已近接近尾声,也意味着一段时间内,农民对于土地的权益有了新的边界。但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此轮土地确权的时间、空间、技术、政策都与以往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 标签: 土地确权 中国农民 创造力 激活 社会学家 中国社会
  • 简介:完善的地籍制度是现代社会土地管理的基本手段。我国长期以来是在缺乏完善地籍资料情况下完成宅基地管理,宅基地模糊管理制度具有低成本优势,也带来基层管理者落实资源管理目标的消极态度,造成宅基地管理不规范问题。为提升宅基地管理水平,国家有意打破之前模糊制度形式,推行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宅基地制度法律化与规范化。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对于促进土地管理有积极意义,但不能改变宅基地使用权权能,以成都市为典型的允许宅基地流转入市做法突破确权的法律边界。农村宅基地确权要在法律范围内和宅基地公有私用制度框架下进行。

  • 标签: 农村宅基地 制度变迁 确权登记 还权赋能 确权原则
  • 简介:厉以宁在12月3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当前农村改革最重要的环节在哪里?我认为,就是土地确权。2012年十八大结束后不久,我带领政协经济委员会的调研组到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三个市下面的县做了土地确权的调研。一走进村子。就看到满地都是炸完的鞭炮纸屑,当时农村里那种热烈的庆祝情景就跟当年土改完成时一样。我们经过调研,感觉土地确权的确是一场受农民欢迎的大变革。

  • 标签: 土地确权 农村改革 《北京日报》 经济委员会 调研组 厉以宁
  • 简介:树立公仆意识,坚持执政为民,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勤政廉政,艰苦奋斗,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公仆意识的基础,是正确权力观的关键,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保证,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公仆意识 权力观 基础
  • 简介:策划人语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也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土地确权是中央高层和业内的共识。近年来,我国拉开了多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大幕,历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及土地确权,至今一些地方已经完成了土地确权工作,可见中央对土地确权是何等高度重视。土地确权事关民生,意义重大,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 标签: 土地所有权 “活” 土地确权 土地使用权 农民 隶属关系
  • 简介:日本防灾体制包括相关法律、应对体制、责任机制以及责任主体结构的构成;日本国家与地方自治体有关地震的事权,包括灾前灾后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内容、类型、责任主体分工等,日本地震确权后的责任表现在一些救灾支出的项目上.3.11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和居民的防灾意识强,防灾机制比较健全,而且国家与地方自治体的责任有明确规定,在灾害恢复中强调“自动、共助、公助”的综合防灾理念,日本灾害重建的速度和效果比较突出,为抗灾救灾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有不少教训.

  • 标签: 日本地震 灾害确权 日本政府
  • 简介:金堂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权力观开展了系列学习,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网络学习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务中教授讲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树立”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两个方面,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的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阐述了如何树立正确权力观和正确权力观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意义。

  • 标签: 价值观正确 树立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 简介:我国农地所有权属制度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农地所有权构造又是农地制度的核心。农地确权是保障和实现农民权益的前提。在我国社会原有的体制性城乡二元结构逐渐瓦解,市场型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建构的过程中,长期以来奉行的“一刀切”的农地所有权属制度渐失正当性基础,原因在于它脱离了农地自然属性,与我国当下农村的实际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以边沁、罗尔斯的正义观提供的效率、自由以及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为考察工具,现行农地所有权属存在内在的制度缺陷。我国应建立土地权属分类所有创新机制,以充分激发土地资源和劳动主体的活力,实现农民对农地财产权利的公平享有。法治作为社会变革的引擎,在建立新型农村土地权属机制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当然,相关配套制度建立也是题中之义。

  • 标签: 农地确权 正当性考察 分类所有
  • 简介: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继续扩大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农村土地确权是确定基本的土地制度和产权关系、把土地的权利和义务都明确地分配到每一个经营主体的过程,是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基础条件和关键节点,

  • 标签: 中央一号文件 土地经营权 规模经营 土地制度 土地流转 有序流转
  • 简介:为了有效执行和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土地确权政策,从江西省抽取21个县(区、市)作为样本来获取土地确权工作情况的数据,分析农户对土地确权工作的认知程度,并构建了logistic模型估计影响农户认知土地确权的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土地确权认知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村干部在农户认知土地确权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土地确权宣传工作是影响农户认知土地确权的重要因素。为此,政府作为土地确权工作的政策主体,通过建立辅助解释土地确权政策文件的有效机制和加强土地确权工作宣传来进一步提升农户的认知水平;而农户作为土地确权工作的政策客体和参与主体,首先要提高自身对土地确权工作的认知。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村干部的多重角色,提升村干部的自身素质来促进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 标签: 土地确权 农户认知 抽样调查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