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独立的工矿区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社会服务机构与企业分离。这一改革要求作为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和减轻企业社会负担,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又是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牵动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政府和社区。各级政府不仅要出面抓具体协调,给予配套政策,而且要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指导和帮助企业尽快做好分离工作,为企业解决具体难题。

  • 标签: 国有企业 改革 后勤管理 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公司 企业管理
  • 简介: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开启国有企业发展的新篇章。《}旨导意见》提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 标签: 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国家现代化 《指导意见》 纲领性文件 中共中央
  • 简介:我国国有企业集团体制模式研究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企业集团课题组《改革》1999.1企业集团多元化业务经营模式的选择凌晓东《改革》1999.1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再造张承耀等《改革》1999.1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赵凤山《实践》1999.3“软调整”与企业并购机制的完善赵红凌《江汉论坛》1999.1论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李萍等《理论探讨》1999.2对我国企业实现人本管理的思考杨生新等《理论探讨》1999.2国有企业为什么搞不好吴正恩《中国改革》1999.1谁是中小企业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李江宁《中国改革》1999.1

  • 标签: 国企改革 路在何方
  • 简介:“十五”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辽宁省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成果基础上,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作为主攻方向。

  • 标签: 辽宁 中国 国有企业 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
  • 简介:——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在60—80%,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超过35%,而我国2001年这一比重仅为33.6%。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

  • 标签: 入世 国有企业改革 第三产业 消费率 投资率 经济结构
  • 简介:企业改革近年来可以说是天天讲、年年喊,各级领导都将其纳入了工作重点,但总觉着雷声大雨点小,效果不尽人意。国企改革为什么这么难?冷静地考虑一下,是否有以下这么几点:一、改革没有真动起来现在的改革成了叶公好龙,大家都清楚应该改,也知道惟有改革才是当前国企解困的根本出路,但想改又怕改。所以就成了现在的局面:上级一个劲让改,下边不动说不过去,就紧答应慢动弹,原地踏踏步。主要原因:1-没有实质性突破,四平八稳。没有突破怎么有改革呢?但不改革又不能向上级交差。为了证明自己改革了,于是工厂成了公司,厂长成了经理,其实呢,大家心里有数,企业运行机制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所谓的变化本来是一筐土豆,现在成了土豆一

  • 标签: 国企改革 科技进步 国有企业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职工素质
  • 简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基础的主体,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体改革的成败,而且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命运和前途,因而引起世人的关注。同时,也成了我们党和政府各项改革的中心环节。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简政放权、政企分开是条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是方向,而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则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 标签: 国有企业 领导班子建设 素质标准 结构优化
  • 简介:近日,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面向科技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教育人才,医疗卫生人才,工程技术和技能人才,企业、基层一线、青年人才等,从人才分类、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规范性、指导性意见,进一步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激发各领域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 标签: 人才分类 陕西省 评价改革 人才评价机制 人民政府办公厅 政策
  • 简介: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观点梳理在分类上,有"两分法"、"三分法"、"两两分法"等。两分法包括:可把国有企业分为竞争性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将使国有企业向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和竞争领域的国有大企业集中。或者按最基本的功能分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具有弥补市场失灵、保障国家安全、体现国家战略、承担社会责任、促进资本积累等两大类功能。由此可以

  • 标签: 分类改革 国有企业 企业竞争 竞争性企业 国有经济结构 “三分法”
  • 简介:国企改革攻坚的三大目标王东京国有企业改革,已历经了15个年头。从放权让利开始,进而推行承包制,后又提出把企业推向市场,可以说政府是煞费苦心,但企业却始终未能焕发生机。进入90年代后,人们又提出借用西方企业发展的经验,用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可改制后的效...

  • 标签: 经营者 国有企业 改革攻坚 国家身份 多角化经营 董事会
  • 简介:中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政企分开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是应在现有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搞好政企分开,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创新、探索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一、政企不分的危害第一,市场体系难以健康有序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和发展健康有序的竞争性市场体系,而政企不分即官商结合的情况下,是难以建立起健康有序的竞争性市场体系的。第二,宏观调控难以正常进行和顺利实现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要以政企分开为前提,政企不分,政府既当“球员,又当“裁判”,宏观调控也难搞好。第三

  • 标签: 国企改革 政企分开 政治体制改革 政企不分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