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主张信用权为特别人格权者将《德国民法典》824为比较法之重要参照。而从《德国民法典》824的形成历史、在德国侵权法体系中的体系地位及其之规范功能分析来看,其所保护的实乃“一般财产利益”,而非人格权。对此,我国信用权立法尤须注意。

  • 标签: 德国民法 信用权 人格权 一般财产利益
  • 简介:民法总则》第十将习惯正式纳为民法法源,这为习惯入法并以此指导民事司法判决开辟了法定性道路。对习惯的定义有事实属性和规范属性两类,民法总则第十中的"习惯"应当是指具备规范属性的习惯规则。习惯规则成为法源应具备各项具体性约束条件。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对习惯与制定法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应当超越二元对立的观念,以实现对等正义为目标在司法领域内适用习惯规则。

  • 标签: 习惯规则 法源条件 二元对立 司法适用
  • 简介:面对高龄化社会的现实需求和身心障碍者福利新理念的内在驱动,我国民法总则编纂为重塑现代成年监护制度提供了契机。构建现代成年监护制度的核心在于将成年监护制度与被监护人的行为能力加以“脱钩”。其主要内容包括,扩大被监护人的范围,凡不能自我保护与照顾的人均可作为被监护人,同时采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精神障碍者、智力障碍者、身体障碍者、辨识能力衰退的老年人、因不良嗜好而致辨识能力欠缺者等均可适用监护制度;根据成年被监护人的具体辨识能力程度,设立监护、保佐和辅助三个层级的监护类型;增设意定监护,并明定意定监护优先于法定监护适用;建立以监护监督人为主、监护监督机构为辅的双重监督体制,采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监护监督的职责。

  • 标签: 成年监护 辨识能力 监护层级 意定监护 监护监督
  • 简介: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成年监护制度,距离世界性的成年监护制度改革运动的立法要求较远,在2012年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时规定了老年监护制度,缩短了这个距离,取得了一定的立法经验.在此基础上,《民法总则》对我国成年监护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将原有的成年监护只限于对精神病人的监护,扩充为凡无法辨认或无法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自然人,均属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须设置监护人对其进行保护.特別是《民法总则》规定了成年监护的意定监护制度,建立了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核心制度,体现了尊重被监护人真实意愿和最有利于被监护人权益的原则.不过,《民法总则》对于成年监护制度必要蛆成部分的意定监护监督制度没有作出规定,留下了一个制度上的遗鶊.

  • 标签: 民法总则 成年监护 意定监护 意定监护监督
  • 简介:民法总则》彰显了中国社会的重要时代特征,体现了立法者回应社会需求的努力.它以保障私权、尊崇自治、呵护弱势、敬畏道德和关爱环境为基本理念,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私法的价值体系,为整个民法典奠定了价值基础.它在法律渊源、自然人、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的分类、民事权利体系、法律行为和诉讼时效等制度方面都作了诸多重要制度变革,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沟通,平衡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结构.《民法总则》的施行对中国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经济和社会状况、权利观念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宪法秩序下建构民法社会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之一.

  • 标签: 《民法总则》 民法法源 监护制度 法人分类 诉讼时效
  • 简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但质量低下,问题种种,根源在于制度供给.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列入立法规划,《民法总则》先行出台,对其修改完善影响甚大.“特別法人”的逻辑内涵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地位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模式、法人财产权制度、法人责任制度等基础性制度的构建也需以《民法总则》为遵循,进行协调统一.

  • 标签: 民法总则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特別法人
  • 简介:2000年我国教育投人将增长50%据悉,1997年纯财政教育投入达1800多亿人民币,而实际投入有2500多亿。这个数字只占到GDP的2.49%。为了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中央政府决定采取非常措施保证到2000年教育支出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例每年递增1个百分点,也就是2000年的教育投入比现在增长50%左右。同时规定每年超收的财政收入及预算外收入都必须按相应比例进行教育投入。改革开放20年我国立法340件1979年至今,历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40件,行政法规800余

  • 标签: 中国国情 教育投入 直接投资流入 工程机械 财政收入 投资类电子产品
  • 简介:《华盛顿公约》25规定,关于"中心"接受管辖需要争端双方的"书面同意",但是对于"书面同意"的规定过于模糊,"书面同意"的形式、性质等都没有规定,而"中心"为了扩大管辖权,对此规定的解释也过于宽泛。对于"书面同意"的形式既可以规定在双边投资协议中,也可以规定在双边投资条约中,还可以规定在东道国的投资立法中,这些都视为东道国对接受"中心"管辖的"书面同意",只要投资者将争端提交到"中心",即达成仲裁的合意。现行趋势下,关于"书面同意"的问题使东道国处于弱势,中国在大力推动自贸区建设以及"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如何规范此问题,成为维护我国利益以及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关键。

  • 标签: 书面同意 华盛顿公约 投资协议
  • 简介:法定抵押权在何时成立?是在建设工程合同订立之时?还是在工程竣工之日?抑或在债权形成之时?对此问题,理论上少有论述,法律上更无明确规定,而这关系到上述位序的确定,因此,很有必要予以确定。

  • 标签: 《合同法》 法定抵押权 物权 债权 担保物权人 优先受偿权
  • 简介:47(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48(无代理权人订立的合同)规定了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而51(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却未规定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本文从立法所选择的物权变动模式的视角进行了探讨,认为从我国立法选择债权形式主义作为物权变动模式的角度出发,为保护相对人的利益,在51中,应该当然地规定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实际未为之,显属法律之漏洞.

  • 标签: 《合同法》 催告权 订立 撤销权 物权变动模式 立法选择
  • 简介:可撤销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形态,属于俣同效力的范围,可撤销合同是指意思表示不真实或意思表示瑕疵,通过撤销权的行使,将其所具有的不完全效力予以消灭的一类合同。它是客观法对于合同法律事实进行效力评价所得出的结果,具有独立的制度存在依据。本文结合我国《合同法》54和析规定,对可撤销合同的内涵及意义、可撤销合同的范围进行了探讨,并对《合同法》54作出了评价。

  • 标签: 可撤销合同 意思表示瑕疵 重大误解 显失公平
  • 简介:刑法201关于偷税罪的规定,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前瞻性不足,且过于注重对行为的实体危害性的惩治,加上在具体立法技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法律规定与现实的脱节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偷税罪的罪状设计、与税收法投衔接等问题上,这些已成为严重影响偷税罪的认定和处理的重要因素.新形势下必须完善对偷税犯罪的立法,以适应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及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实际需要。

  • 标签: 偷税罪 税收 公平
  • 简介:这是一个小学老师告诉我的。有一段时间,学校附近有一个坏人专门袭击小女孩,连续发生几件案子。于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们要小心。一天,这个坏蛋真地闯进了一个教室,里面只有一个小女孩。孩子一看见这个人,立刻说:“你是坏人!”说明她有分辨能力,但是她不...

  • 标签: 学生心理 教师 创新教育 人的思维方式 自护 陶行知
  • 简介:刑法64关于“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规定比较模糊,司法解释又无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导致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产生众多争议,不利于刑法的有效贯彻和实施。“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认定标准,即判断供犯罪所用的某一财物应否没收,应当考虑该物在犯罪中的作用大小、该物的使用是故意还是过失、该物是反复使用还是偶尔使用及特殊预防的必要性这四个因素,从而使预防犯罪与保障私人财产权有机统一起来。

  • 标签: 犯罪所用 本人财物 没收 认定标准
  • 简介:缓刑制度作为刑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在不断发展和丰富,但刑法76"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这个模糊的表述导致缓刑定性产生很大争议。而且缓刑制度在与商事部门法的结合上还存在定性不清、适用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厘清,否则将对商事领域的司法实践和价值取向造成不利的影响。

  • 标签: 缓刑性质 缓刑执行说 执行期满 商事领域
  • 简介:为解决立法需求不断增加而立法供给不足的矛盾,《立法法》在722款大幅度扩大了地方立法主体的范围,赋予了所有设区的市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为此,切实提高立法技术就成为这些地方立法权实现优质行使必须积极面对与破解的重要课题。

  • 标签: 立法 法地方立法 立法技术 立法质量
  • 简介:从实然的角度来看,现行《刑法》3601款的“严重性病”的范围应包括艾滋病;对于不具有卖淫、嫖娼性质以外的性行为或其他方式传播性病的行为应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适用相关条款予以定罪量刑.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现行《刑法》3601款予以完善,以为惩治司法实践中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故意传播严重性病行为提供法律依据,进而促进司法的统一和公正.

  • 标签: 传播性病罪 艾滋病 适用 立法完善
  • 简介:公司制度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自2005年我国修订《公司法》以来,在新《公司法》规定多项鼓励投资措施的作用下,我国注册公司数量大幅增加。由于《公司法》在许多重大制度创新方面预先规定了粗线条的基本法律制度,导致《公司法》的适用在司法实践中困难重重",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如何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该理论,对保护法律的契约精神和公司债权人利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法人独立人格 侵权 公司法人人格否定 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