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毛南民间文化凿采玉人──国荣过伟国荣小时家境贫寒,他是怀揣红薯当午饭到十余里外的山村学校读完小学,后来又一面放牛一面复习功课考上初中,再后依靠公费读完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的。读中学时,读的看到的文章没有一篇是毛南人写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便萌生了要...

  • 标签: 民间文化 文学史 民间文学 民间宗教 京族民间故事 玉人
  • 简介:自1612年起,后金统治者通过联姻、和亲的方式与蒙古诸部建立同盟关系.以满洲入关为分界线,早期满联姻主要分为1612年-1643年、1644年-1689年两个时期.满联姻与满洲、蒙古、明廷间的战与和有着密切关系,而满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一个平等交往、联盟、统一军令、建立盟旗制度等过程.

  • 标签: 后金 清初 蒙古 满蒙联姻
  • 简介:本文从传统史学的传播、经史书籍的译刊、国史的修撰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元时期蒙古国书与元史学的关系,进而指出蒙古族入主中原以后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对本民族传统的继承与坚守,而这种坚守对其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 标签: 蒙元 国书 史学
  • 简介:萨都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由他的诗来奠定的,但他留下的数量不多的词同样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评价萨都剌及其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结合萨都剌的生平和思想,对其词做些肤浅探讨。(一)鲁迅先生曾认为:“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这无疑也是我们今天评价古人应予注意的。可惜的是

  • 标签: 萨都剌 散论 首词 词风 雁门集 乌衣巷
  • 简介:朱湘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走上文坛的。他在1922年就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名为《夏天》,其中比较成熟的作品很少,然而他秀丽清雅的诗笔却表现出一种异样的作风。作为文研会成员,他虽没有严格实践文研会提出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主张,但却努力与人生靠近,使自己由自然诗人逐渐过渡到面对人生的社会诗人。到1927年出版的《草莽集》,比之《夏

  • 标签: 朱湘 诗歌艺术 为人生而艺术 文学主张 散论 诗歌创作
  • 简介:是一部淹没近四百年的明代拟话本小说集,是话本小说大系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它再次面世的时间短,只有十多年,它在通俗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及通俗性的具体表现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通俗的内容,"为市井细民写心";二、通俗的目的,"暴露劝惩";三、通俗的手段,"俗中求雅".从分析中我们也可看出,它与"三言二拍"在通俗小说发展史上的异同.

  • 标签: 型世言 通俗性 写心 劝惩 俗中求雅
  • 简介:杂居民族是我国学术界对散居民族和杂居民族的总称。作为相对聚居民族而言的一种特殊分布样态,杂居民族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规模激增,流动地域也逐步扩大,杂居化趋势越发明显。

  • 标签: 散杂居 民族研究 民族志 文化特征 学术论文 牛背
  • 简介:托夫对俄国文学的贡献景文山“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①伟大的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与斗争,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英勇战士,他们在反动黑夜的昏暗中,预见到劳动人民的解放与幸福的曙光,并为祖国的光明未来而...

  • 标签: 莱蒙托夫 俄国文学 普希金 毕巧林 现实主义 “多余的人”
  • 简介:一、题解仁达摩崖刻位于西藏自治区察雅县香堆区仁达乡境内的大日如来殿(也称遍知佛殿)内。据《察雅县简志》载,该刻是昌都地区文教局工作组于1984年发现的。1986年在拉萨召开的藏学讨论会上,恰白·次旦平措同志正式公布,后又在《中国藏学》创刊号上发表了藏文原文。

  • 标签: 大日如来 赤德松赞 吐蕃时期 察雅县 赤祖德赞 一切众生
  • 简介:本文介绍了清代满关系史学术研讨会对清代的对政策、天下观与国家观念视野下的满关系、文献与历史地理视角下的满关系、文化的角度的满关系的探讨内容。

  • 标签: 清代 满蒙关系史 重大事件 民族关系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