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自古以来,人类无论从事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青藏高原县有特殊的生态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文章从青藏高原的实际出发,提出“青藏高原生态文化学”这一个题,并就其内涵、作用及其意义等作了探讨,旨在推动青藏高原环境保护进程,使之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 标签: 青藏高原 生态学 文化学
  • 简介:本文从阿尔泰系几个主要古代民族迁徙的历史记载入手,运用地名语言学的方法,分析论证青海高原阿尔泰系古代民族语地名的族居问题。文章具体考证了投延、伏俟、慕贺、车我真等地名,从古代吐谷浑语地名与分之土族语音又相同或相近这一点出发,提出古吐谷浑为今土族先民的观点。

  • 标签: 迁徙 地名 吐谷浑 土族
  • 简介:为着藏学研究的深入,必须加强对藏周边和周边藏的研究,理由:一、我国四川甘肃等省比西藏还要大的藏族地区,本来就属于藏学研究的范畴。周边国家锡金、不丹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的部分地区,也是藏文化圈地区。那里不论过去和现在,都与我国藏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历史上藏族的活动范围很广,不仅在上述地区,甚至包括更广阔的中亚、东亚大舞台,都留有众多的藏族历史文化遗迹。三、我们必须了解上述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有利于我国藏改革开放的政策。

  • 标签: 藏学 藏区周边 周边藏区
  • 简介:土司制度区域的形成和变化受政功能划分的影响,大姓在土司制度中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原王朝对西南控制的加强,云南从西南夷地区发展成为与内地一致的省份.但云南内部发展不平衡,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区划已有所体现,并形成圈层政结构.这一政结构被元明清云南政区区划继承,并形成土司制度区域.元明清时土官的来源是该区域历史上的汉、夷大姓后裔,或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力的汉族移民.对土官的任用,延续了蜀汉时南中大姓治理南中的方式.明清逐渐加强对土官的管理和考核,逐步改土归流,使云南腹地以及川滇黔交界区域实行流官统治,只在境内西南边境有土司区域,作为云南腹地的藩篱和保障.

  • 标签: 政区 大姓 土司制度 云南
  • 简介:市场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但是"文化化市场"的结构与运行逻辑是无法用经济学视野中的"市场"概念来解释的。这是因为"文化化市场"的结构具有多重性,包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象征性资本,其运作方式体现为产权构造的"文化化"、市场关系运作的"文化化"和社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动机的"文化化"。青藏高原的热贡唐卡个案表明,在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探究过程中,不仅需要从学理层面上重塑对市场的理解,更需要在实践层次上给予文化产业化以正确的路径。

  • 标签: 文化化市场 文化产业化 青藏高原 热贡唐卡
  • 简介:巍山是彝族南诏国的发祥地,在南诏统治时期以及以后的一千多年里的历史长河中深受道教影响,在巍山,无论在彝族宗教体系上,还是在道教宫观里都能体味到两种文化的交融.道教丰富了彝族宗教信仰的内容,道教在传播中又吸收了彝族的传统文化,为道教能在巍山彝区长久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论文根据本人到巍山彝的调查探讨了巍山彝道教的传播以及道教与彝族传统文化的交融.

  • 标签: 道教 巍山彝区 传播与发展
  • 简介:"活鬼"现象自古盛行,迄今残存,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文化现象,应对其作全面的调查和客观具体的分析,从而加以正确认识.调查研究表明,"活鬼"文化现象由其主体"活鬼"、被"活鬼"附身者、驱鬼者和"活鬼"文化传播大众等几部分构成;其发生、发展、变异和流存,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等多种原因,它是社会发展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

  • 标签: 活鬼 文化 康区
  • 简介:内地会传教士连福川集其在青海藏20余年之布道经历,著成《生锈的铰链:青海藏的门户初开》一书,从政治、经济、社会与人文诸角度,尤以深厚的地理学涵养,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近代青海藏的社会概貌。虽然连福川运笔不免有其偏颇之处,但重读其文字,不仅可以重新审视近代基督教在青海藏布道之历史,增进对近代青海藏社会的认识,亦可在对青海藏自然与人文社会影像的认识的再认识、理解的再理解中,窥知在传教士将西方的知识和观念带到东方的过程中,因文化和族际差异产生的交流与碰撞。

  • 标签: 连福川 《生锈的铰链》 青海藏区
  • 简介:前吐蕃时期是指7世纪吐蕃王朝未建立之前的雅隆赞普王朝时期,始于吐蕃第一代聂赤赞普。这一时期的多康藏藏系部族人群,从历史记载看,多为氐羌系统族群。这些部落和人群分散居住,分布在几乎整个多康藏的各个角落,互不统属,各领其地。这些被称为"外族"的部族与藏族先民有或多或少的族源关系,或多为藏系部族,跟藏族先民有种种亲缘关系。

  • 标签: 前吐蕃时期 多康藏区 部族
  • 简介:文章对四川藏城镇化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分析和揭示了四川藏城镇化的不同类型及其形成途径,并总结了其与汉不同的特点:古代城镇兴起较早但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具有非经济性特点.

  • 标签: 四川藏区 城镇化 历史进程 特点
  • 简介:四川藏族地区位于四川省西部,是全国第二大藏,藏人口135万。主要包括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的木里县,是我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地。自1998起,四川藏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根本扭转。但是,由于四川藏生态的特殊地位,单靠国家或者四川藏人民的努力来维护其地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的生态补偿来共同实现。本文重点以甘孜、阿坝州藏为例,力图分析生态补偿对该区域的必要性与对策措施,说明如何通过生态补偿措施解决生态建设过程中各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从而保证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并使生态经济系统转入良性循环。

  • 标签: 四川藏区 生态问题 生态补偿 政策补偿 法律补偿
  • 简介:再论藏族文化传统与藏现代社会星全成1993年,笔者曾以“藏族文化传统与藏现代社会”为题,就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藏族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具体现象进行了专门研讨①。但是,限于篇幅,再加上当时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尚不够明了,因而许多问题未能论及。现将藏...

  • 标签: 藏族文化 藏民族 地域观念 知识观念 青藏高原 藏区现代化
  • 简介:花卉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项目,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本文从成都市温江发展花卉旅游的意义出发,分析其优势条件,提出了一些发展花卉旅游的措施和建议。

  • 标签: 温江 花卉旅游 意义 优势 措施
  • 简介:“5.12”大地震给川西藏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灾后重建需要巨量资金投入。上至中央,下至央行和银监会已相继出台向灾区倾斜的金融“特殊”政策。作为四川重灾区中最偏远落后的地区,川西藏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以及金融基础的特殊性,使金融业支持灾后重建面临着许多不同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宜对这一特殊地区采取金融特殊政策,包括赋予地区金融特权、调整信贷政策、创新融资方式、政策性金融体系整体变革等。

  • 标签: 川西藏区 经济重建 金融特殊政策 汶川大地震 金融创新
  • 简介:一、关于所谓“喇嘛教”二、佛教与本教(1)本教不是佛教(2)本教的起源(3)本教的派别(4)本教与佛教的斗争(5)本教与佛教的异同三、关于前宏期与后宏期四、关于藏佛教各派的兴起与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1)阿底厦与噶丹派(2)政教合一组织形式发展的过程

  • 标签: 噶丹派 萨迦派 密宗 宁玛派 拉让 朗达玛
  • 简介:关于建立西宁─兰州─临夏民族经济的探讨孟峰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土地面积7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总人口约445.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2.1%,属经济和社会不发达地区。但是,资源丰富,有巨大发展潜力,现探明有一定储...

  • 标签: 民族经济区 少数民族地区 伊斯兰教 兰州 经济发展 穆斯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