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杭生先生从2002年起就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结下不解之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以“走向第36届世界社会学”为主打栏目,杭生先生担任主持人和封面学者,发表了系列文章。同时,他还是人类学高级论坛、旅游高峰论坛的顾问,这不仅体现了先生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的关照,对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关注,更体现了先生对人类学学科的关心和支持。

  • 标签: 郑杭生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人类学高级论坛
  • 简介:中国社会学自恢复重建以来,学科建设顺利推进,学科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学科呈现出繁荣发展景象,这与新时期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杭生先生为社会学学科重建和繁荣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杭生先生秉持兼容并包的信念,致力于把中国社会学学科做大做强,倡导社会学与相近学科的沟通和合作,大力支持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 标签: 兼容并包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 民族社会学 理论自觉
  • 简介:<正>艺术风格是文艺美学中的重要课题。布封有一段名言:“只有写得好的作品才是能够传世的:作品里面所包含的知识之多,事实之奇,乃至发现之新颖,都不能成为不朽的确实保证;如果包含这些知识、事实与发现的作品只谈论些琐屑对象,如果他们写得无风致、无天才,毫不高雅,那么,它们就会是湮没无闻的,因为知识、事实与发现都很容易脱离作品而

  • 标签: 艺术风格 作品 独特风格 艺术家 天才 题材
  • 简介:杭生教授的社会学学术之路可分为早期(1981~1993)思想的成熟期,创建了社会运行学派;中期(1994~2006)思想的发展期,创立了“五论”社会学理论,即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和实践结构论;晚期(2007~2014)思想的深邃期,提倡社会学界要追求“理论自觉”,掌握“学术话语权”,致力于创立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与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

  • 标签: 郑杭生 社会运行学派 理论自觉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创新方面,杭生先生的贡献最为系统、全面,从社会学中国化的进程角度来看,这种理论贡献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的。在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杭生先生尝试开拓一种新的社会学认识论传统,发展出完备的社会学元理论,构建了多个中国化的社会学本理论。他的社会学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学界乃至整个思想界的一笔巨大财富。

  • 标签: 郑杭生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认识论 元理论 本理论
  • 简介:青藏铁路的开通,促进了西藏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本文就青藏铁路相关西藏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的结论是:为充分发挥西藏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优先发展的重要产业是:矿业、旅游业、边境贸易。

  • 标签: 青藏铁路 西藏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矿产 旅游业 边境贸易
  • 简介:众所周知,汉传因明难治,主要原因是资料奇缺。上海复旦大学古籍所的伟宏教授利用教学之余,竟然写出《佛家逻辑通论》、《因明正理门论直解》、《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因明大疏校释、今译、研究》四本汉传因明专著,实在是难能而又可贵。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当代中外因明学界,都处于领先地位。

  • 标签: 汉传因明 校释 今译 成就 上海复旦大学 佛家逻辑
  • 简介:吕温是唐代亲临吐蕃的使者兼诗人之一。其在出使吐蕃期间,撰写了大量的边塞作品。在异域文化背景下,诗人表现出闭留绝域的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爱国忧民的情怀。其中,爱国忧民却无能为力,是令诗人“常自悲”的真正原因。

  • 标签: 唐朝 吐蕃 吕温 异域 情怀
  • 简介: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赤山山城的地理位置、山城的形制与结构进行了论述。

  • 标签: 营口 山城 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