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沼气池是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生化作用进行厌氧发酵人工制取沼气的严格密封装置,沼气是一种优质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沼气池在广西农村深受农民青睐,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积极投资按劳建设沼气池,每年新建沼气池20-30万座,全区欣起了沼气建设的热潮。到200年底止,全区累计已建户用沼气池102万座,约12%的农户建了沼气池。一个小小的沼气池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广西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民投资1200-1500元建一个6-8立方米的户用沼气池,并与卫生厕所和猪(牛)栏相联通,只要经常保持有三头猪或相当于三头猪的粪便作沼气发酵原料,使沼气能正常发酵运行,充分利用好沼气、沼液和沼渣,便可获得获得好处多多。

  • 标签: 农村 能源供给 沼气池
  • 简介: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从总体上基本实现了改革初斯提出的宏伟目标--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为了客观地体现经济改革的丰硕成果,真实地反映兴义市城镇居民的生活变化情况,我们利用已掌握的资料,对兴义市城镇居民近十五年的生活状况作一浅析。

  • 标签: 兴义市 城镇居民 居民生活 思格尔系数 贵州
  • 简介:一、农村沼气推广利用现状沼气建设历来受泾源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20世纪70年代就推广过沼气池建设,探索利用沼气解决农村能源替代问题。但当时由于对沼气建设的科学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建造沼气池的技术不够成熟,

  • 标签: 农村沼气 利用现状 泾源县 沼气池建设 沼气建设 70年代
  • 简介:生态问题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当,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地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能源建设不仅可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资源,还可以将种植业和养殖业串连起来,使生物质多次转化、增值,从而建立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低耗能的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沼气 生态农业 效益 农业现代化 生态环境 资源配置
  • 简介:199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687元江苏省城调队据2020户城镇居民的抽样调查快报资料显示,199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687.24元,比上年同期的4209.05元,增长11.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0.5%,增幅比上年减少...

  • 标签: 城镇居民 生活费收入 1996年 江苏省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抽样调查
  • 简介: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宁夏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生活,相继提高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实施就业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提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改善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城镇低收入家庭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水平低,仅有的收入基本上用于生存性消费。

  • 标签: 城镇低收入家庭 生活现状 宁夏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家庭生活状况 社会福利
  • 简介:小康社会是一个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重要发展阶段。本文从经济发展、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口素质、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等五个方面构建城镇小康生活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1981~2007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各年的小康进程趋势图,并用Fisher最优分割法对1981~2007年进行阶段分析。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镇小康生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三阶段,据此提出新的发展阶段下,我国城镇小康生活的发展思路及其相应宏观经济政策。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最优分割法 小康 指标体系 发展阶段
  • 简介:城镇研究的又一块丰碑──评《小城镇巨变的八年》斯童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区域性集合体,已经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连接点和生长极.对小城镇演变轨迹的研究,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土的关注.在这方面,江苏的小城镇研究在全国是独树一帜的,也...

  • 标签: 小城镇研究 区域分析 指标体系 跟踪调查 江苏省 区域性
  • 简介:基于北京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与分解技术,结合核密度估计方法,定量考察了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工作经验等因素对城镇家庭收入差异及其演变的贡献。研究表明:不同收入群体并没有均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城镇家庭收入差异是"回报效应"和"变量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历史时期两种效应的重要性有所不同;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导致城镇家庭收入差异的关键因素;就业性质的差异助长了城镇家庭收入差距;不同收入群体间自身素质的差异是影响城镇家庭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工作年限、工作经验、年龄、性别及家庭规模等因素影响力不容忽视。

  • 标签: 收入差异 分位数回归 分位数分解
  • 简介:第一,贵州省正面临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而城镇化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之一,贵州省正面临加速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这样的历史机遇,给贵州省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自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大力增加了对贵州省的投入,2000年贵州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80亿元,比“八五”末期的1995年增加206.34亿元,增长1.2倍,同时市场机制也逐步在完善,对外引资力度加大,2000年贵州省实际利用外资19545万美元,比“八五”末期的1995年增加9908万美元,增长1倍,以后随着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大,政策向西部倾斜的到位,贵州省将会象插上比双翼的奔马,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前进。

  • 标签: 贵州 城镇化 对策
  • 简介:本文主要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初步分析结论。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城镇管理与服务模式的转型,全面提升新居民的智慧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增强当地管理部门服务的竞争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通过绿色IT技术实现节能省耗,保障国民经济和城镇智慧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案例分析城镇化发展的现状、趋势,通过全面分析,也提出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条件,希望能给各位一些启发。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两化 智慧城市
  • 简介:自然条件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特产丰富,农业容易得到发展,工业易于创立,交通通畅便利,商业交易活跃,因之,城镇也发展得较快。贵州省虽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自然条件却属西部高原山地,素有“八山-水-分田”之说,全省地貌既有高原山地,又有丘陵盆地,境内山脉众多,山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而且全省61.9%的面积为喀斯特地貌。恶劣的地形、地貌、既限制了贵州省的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增加城镇建设的成本,制约了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 标签: 贵州 城镇化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