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采用等级排序的方法,60名被试分别在大、小两种恒定的期望值条件下,对不同风险来源和不同风险水平的抽彩方案进行偏爱排序,以此来检验组合理论有关风险偏爱模式的假设.结果发现(1)被试的风险偏爱模式以单峰模式为主;(2)期望值的大小和不同的风险来源对偏爱模式没有显著影响.通过与美国研究者的结果比较发现,中美被试对于固定收益、中等风险和高风险评为最不偏爱的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风险偏爱 组合理论 中美比较
  • 简介:风险知觉是指人对潜伏于环境中的危险的主观评定方式或评定值,以'不确定性'为本质特征.在对心理学领域中关于风险知觉研究的三个历史阶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不同时期风险知觉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已往研究在风险值评定和危险源识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测量、扩展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风险知觉 心理学 风险值
  • 简介:风险决策理论对于人们是否作出冒险行为的选择提出了两种比较典型的解释:一种解释把风险决策归因于人们共有的基本过程,即“较冷”的心理和认知过程。这些理论认为风险选择是由人类基本的心理和感觉机制引起的。而另一种解释则把风险决策归因于“较热”的情感和动机过程。这些理论认为,情境和人格因素会增强风险决策的动机并导致风险决策个体差异的存在。本文对这两种解释的不同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 标签: 风险决策 基数效用理论 展望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 简介:医患双方主要基于协商形式进行资源交换,患方向医方提供物质或精神资源,医方向患方提供医疗服务或医学知识。在现行医疗制度下,医患间协商过程被简化,双方所默认的协商策略中包含证明自身可被信任的条件,加之交换资源涉及个体生命的特殊性,双方利益若遭受损失,即使能够理性反思协商策略的偏误,也会威胁彼此间的信任状况。另外,医患间存在关系资源的互惠交换形式,用于辅助协商交换过程,以人情作为交换客体,起到约束医患双方行为的作用,并促进彼此间的信任建立。

  • 标签: 社会交换 医患信任 社会互动 关系资源
  • 简介:通过对15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验,探讨了被试风险决策的模式,指出展望理论的局限性,建立了更加具有解释效力的风险损益率模型。该模型认为人们对价值的判断会受到先前财富的影响,并且个体在决策时会考虑中性参照点、收益点和损失点,当收益高于收益点与损失低于损失点时,个体的决策判断原则与展望理论相同;在收益点与损失点之间时,决策的价值函数的凹凸性发生反转,表现出对收益的风险追求和对损失的风险规避。

  • 标签: 展望理论 价值函数 风险决策 风险损益率
  • 简介:“投资者难以长远地将多重投资看作整体,而更倾向于分割成单一决策进而表现出每次决策风险规避的现象”被称为风险投资中的短视效应.短视/远视风险投资常通过单一决策/重复决策范式予以研究.大多数的研究发现,在单一决策条件下,投资者接受投资的人数比例或者投资金额低于重复决策条件.短视效应的调节机制有反馈频率、投资灵活性、选择组块、风险状况等.研究者分别提出短视损失厌恶(myopiclossaversion,简称MLA)理论和短视预期理论(myopicprospecttheory,MPT)对短视现象进行解释;但这些理论受到基于齐当别理论(equate-to-differentiatetheory)研究的挑战.文章在总结短视效应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今后有必要深入探索的方向.

  • 标签: 短视 预期理论 齐当别理论 损失厌恶 风险厌恶
  • 简介:本研究从评价倾向框架(ATF)的角度探讨了情绪的确定性维度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实验一发现,高确定性情绪(愤怒、愉悦)导致较高的风险寻求,低确定性情绪(恐惧)导致较低的风险寻求,确定性评价倾向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不同情绪在核心评价主题上(并不是效价上)的差异决定了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实验一还证实不同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是通过评价倾向实现的。实验二发现,在任务风险确定时,愤怒情绪比恐惧情绪导致了更高的风险寻求;在任务风险不确定时,愤怒与恐惧被试的风险寻求倾向没有差异,说明情绪的确定性维度与风险任务的确定性属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当两者的方向不一致时,情绪所激发的评价倾向可能会受到任务风险性质的抑制。

  • 标签: 评价倾向框架 具体情绪 风险偏好 确定性
  • 简介:以随机抽取的大学生403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助人行为倾向现状以及情景风险因素对其的影响,并考察了大学生对负面社会道德事件的看法。结果表明:(1)不论在一般情景下还是有风险情景下,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倾向都处在较高水平。其中,一般情景下的助人行为倾向显著高于有风险情景下的助人行为倾向(2)性别和助人情景的交互作用显著。其中,一般情景下,女生助人行为倾向显著高于男生,有风险情景下,男生助人行为倾向显著高于女生;生源和助人情景的主效应显著,不论在一般情景下还是有风险情景下,农村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倾向都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3)对于新闻媒体在报道如"扶老人反被诬陷""小悦悦"等事件中的作用,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 标签: 大学生 助人行为 情景风险因素 社会道德事件
  • 简介:本研究采用爱荷华赌博任务(IowaGamblingTask,IGT)范式,探究工作记忆在情感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风险取向类型与工作记忆的作用机制。以8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变量2(风险取向类型:风险偏好/风险规避)×2(工作记忆负荷:无负荷/有负荷)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发现,高工作记忆负荷会降低被试的IGT成绩;工作记忆负荷和风险取向类型存在交互作用,即对于风险偏好型被试,工作记忆负荷对IGT损失敏感性的干扰并不明显,但对于风险规避型被试,高工作记忆负荷时的IGT损失敏感性比低工作记忆负荷时的更差。这些结果表明工作记忆和风险取向均会影响个体的情感决策。

  • 标签: 工作记忆 风险取向类型 爱荷华博弈任务 情感决策
  • 简介:采用改编的IOS量表测量自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在收益和损失情境下,综合探讨了为他人和预测他人决策时心理距离对个体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他人心理距离越远,个体决策时越偏好风险,且反应时越短;(2)个体预测他人决策时比为他人决策时更偏好风险,但两者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3)心理距离与决策者角色存在交互作用,即预测时个体认为远心理距离他人比近心理距离他人更冒险,而为他人决策时两者差异消失;(4)决策角色与决策框架、心理距离与决策框架存在交互作用:在收益框架下,自我他人心理距离较远时个体更偏好风险,且个体预测比为他人决策时更冒险,损失条件下无差异。依据相关理论对这些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 标签: 决策角色 心理距离 决策框架 风险决策
  • 简介:本研究采用爱荷华赌博任务的变式和BallonAnalogueRisk-takingTask对60名大学生进行实验,考察本钱的多少与个体风险取向类型对爱荷华赌博任务有什么样的影响。实验发现,个体的风险取向类型是爱荷华赌博任务成绩的影响因素,典型的风险趋向型被试在爱荷华赌博任务中的成绩很像VMPFC的患者。

  • 标签: 爱荷华赌博任务 风险取向 本钱 情感决策
  • 简介:采用情境回忆任务启动被试的权力,并引入收益和损失两种任务框架,综合考察权力高低、任务框架对自我决策和为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为他人决策中,启动高权力被试有更强的风险偏好,而自我决策中,高、低权力启动组被试风险偏好上无显著差异;(2)在为他人决策中,被试在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偏好差异不显著,而在自我决策中,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偏好显著高于收益框架;(3)低权力启动的被试,在损失框架下,为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要小于自我决策,而在收益框架下差异不显著;高权力启动的被试无论在收益框架还是损失框架,自我-他人风险决策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权力 任务框架 决策者角色 风险偏好.
  • 简介: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坚韧性人格量表、心理痛楚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对广东、河南、天津、北京等地的1092名职业女性进行调查.建立有中介的调节模型.考察坚韧性人格对累积情境风险与职业女性自杀意念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及心理痛楚在该调节模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累积情境风险可正向预测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2)坚韧性人格对累积情境风险和职业女性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3)该调节效应以心理痛楚为完全中介,即,心理痛楚是坚韧性人格调节累积情境风险和职业女性自杀意念关系的中介变量.

  • 标签: 累积情境风险 坚韧性人格 心理痛楚 自杀意念 职业女性.
  • 简介:目前,在心理诊断和治疗实践中,如对服刑罪犯等相关人群异常心理的诊疗矫治(矫正并医治),现有心理咨询师职业大典相关内容的规范及标准界定,远远满足不了实际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需要。实践表明,一名合格乃至出色的心理咨询师,不仅应当具备诊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基本技能,更需学会规范处理并诊疗矫治心理异常中确诊的神经症,以及各类非发作期或服药康复期的精神病性疾病。然而,我国2005年修订的心理咨询师技能鉴定规范系列中,对心理异常患者的心理咨询治疗规范内容仍是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心理咨询治疗范围的发展空间,甚至阻滞了职业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异常患者咨询治疗矫治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根据本人六年来百余起心理咨询诊疗矫治的个案,结合笔者对心理异常患者,如强迫症、抑郁症、厌学症、同性恋、各类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诸多临床心理疾病诊疗实践,特在此探讨心理咨询师规范诊疗矫治心理异常患者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并研究相关内容的风险防范和注意事项。同时,对难产25年的《精神卫生法》征求意见草案,笔者从立法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的独家观点。从而,对心理异常罪犯诊疗矫治工作实践,从心理咨询诊疗矫治方法和理论上提供一些有益思考和创新,以供同仁商榷。

  • 标签: 心理异常 诊疗矫治 理论调整 疗法创新 风险防范
  • 简介:传统的反应时任务只能为听觉词汇加工提供定量数据,而不能提供定性信息,Gating范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以上两种信息,使研究者能够全面、细致地了解听觉词汇加工的即时过程。而且它的适用群体广泛,可被用于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Gating范式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期待它被更多的研究者所认识和使用。

  • 标签: Gating范式 听觉词汇加工 汉语研究
  • 简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易经》中卦辞和爻辞所运用的象征或比喻与无意识所表达的原始认知是相通的,《易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具有改变思维方式和心灵暗示功能。道家的“无为”和“自然”思想对于矫正人的认知方式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禅宗有关人心本体和现象的认识对于人类心灵的净化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根据。中国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可在现代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文化心理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心理学思想 《易经》 积极作用 暗示功能
  • 简介:自开展心理矫治工作以来,各地女子监狱高度重视心理矫治队伍建设,把心理矫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了一批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民警担任心理咨询师,从事女犯心理矫治工作。如江苏省南京女子监狱通过自办培训班和选派民警外出培训等方式,目前具有三级、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民警已经达到56人,占民警总数的20%;广东省女子监狱有56名民警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湖南省女子监狱拥有专兼职心理咨询师68人,吉林省女子监狱目前拥有80名心理咨询师的队伍。这支队伍在心理矫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心理矫治工作 女犯 职业资格证书 心理咨询师 女子监狱 专业化建设
  • 简介: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这就要求组织中的青年员工有竞争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素质,而这些要求往往与自信、外向、乐观、进取、坚强、灵活、守信等健康人格特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组织中青年员工的健康人格特征是组织目标实现的保证和组织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组织的领导者必须针对青年员工人格发展偏差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遵循健康人格的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塑造青年员工的健康人格。

  • 标签: 领导者 青年员工 健康人格 塑造工作 焦虑 自我中心
  • 简介:本研究采用两种测量工具,对137名儿童(其中学习困难儿童46名,多动症儿童50名,控制组儿童41名)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教育方式的不同方面和教育方式类型上,学习困难和多动症组儿童的父母与对照组父母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本文结合父母的期望,教育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多动症 学习困难 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