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在构像理论中,用来证明决策分为筛选和选择两个独立阶段的证据存在于:筛选阶段的信息在选择阶段不再被使用。本研究以构像理论为基础,设计实验室模拟实验,以实验情境中越来越苛刻的限制条件,迫使决策者在选择决策阶段不利用筛选信息,以此来检验决策者在选择决策阶段是否利用筛选信息,以及利用的程度和条件。实验情境的设计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从信息最容易获得,记忆负荷最小的决策情境,过渡到信息最难以获得,记忆负荷最大的决策情境。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筛选信息在大部分决策者进行选择决策的时候得到了利用,用以选择最终的备择项;(2)随着选择决策过程中对于筛选信息的记忆负荷,以及认知负荷的增加,筛选信息在选择阶段被利用的可能有所减少。

  • 标签: 构像理论 筛选 选择 定向收拢
  • 简介:工作记忆和选择注意都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工作记忆作为由多种组成部分构成的复杂系统,对选择任务也有重要的影响。文章综述了负载特异机制理论的提出,发展以及已有的证明该理论存在的研究证据,从多种资源的角度,为选择注意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工作记忆负载 负载特异机制 选择性注意
  • 简介:通过两个行为实验,考察两种选择注意干扰任务是否分别对客体与空间信息的保持产生选择干扰,及干扰效应是否受记忆对象言语命名和编码难易程度的影响。实验1采用言语命名和编码容易的记忆任务,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干扰效应。实验2采用了言语命名和编码困难的记忆任务,结果分析发现:空间选择注意次级干扰任务对空间工作记忆成绩存在显著的干扰效应,而基于客体的选择注意次级干扰任务则对客体工作记忆成绩产生了显著的干扰。实验结果说明,基于客体的选择注意和空间选择注意分别在言语命名和编码困难客体与空间信息的保持加工中发挥作用,但当面对言语命名和编码容易的客体与空间记忆目标时,不再发生作用。

  • 标签: 客体工作记忆 空间工作记忆 选择性干扰 基于客体的选择性注意 空间选择性注意
  • 简介:Savage于1954年提出"确定事件原则"这一概念,Tversky和Slafir(1992)通过实验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会出现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现象,并把这种现象称为"分离效应"。尽管已经有很多对于二次赌博中分离效应的机制研究并产生很多分歧,但对于囚徒困境范式中是否存在分离效应以及其机制并没有一致的结果。本文对囚徒困境中的分离效应进行了验证实验,虽然整体结果上与Shafir与Tversky(1992)的结论相吻合,但被试专业背景对结果有显著效应。同时,按照Lambdin和Burdsal(2007)对分离效应的操作定义,结果发现分离效应没有出现,文章对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分离效应 囚徒困境 确定事件原则
  • 简介:本研究用实验方法考察同一性感刺激对两可能产生的动机冲突,使得两选择能够展示拥有者特性的商品时,偏好可能大相径庭。本文以iPhone5S手机的色彩选择为例,两个实验的结果显示,来自性感女性的性感刺激,一方面会激发男性的配偶吸引动机,提高其对代表财富的金色手机(相比代表沉稳的黑色手机)的购买欲望;另一方面,会激发女性的配偶维系动机,使她们在给情人(相比给非情人关系男士)选购礼物时,对金色手机的偏好降低(相比黑色手机)。

  • 标签: 性感刺激 配偶吸引动机 配偶维系动机 色彩营销 两性冲突
  • 简介:今年是我的本命年,24岁了,但是我不会像其他24岁的女孩一样,忙着约会、参加舞会、上网、血拼,因为我的儿子在去年6月份刚刚出生,短短两年的时间,我从一个少女如梦般的生活进入了另一种生活。

  • 标签: 医学心理学 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 保健法
  • 简介:两个实验以汉语歧义句为材料,探讨了前后刺激语义线索在不同相容条件下歧义句意义选择的过程.结果表明:(1)在歧义句意义选择中存在刺激-刺激间和刺激-反应间的语义线索相容效应;(2)在刺激-刺激语义线索相容条件下,刺激-刺激维度会产生维度冗余增益效应并对反应维度产生增益,而在不相容或冲突条件下,在刺激-刺激维度上出现知觉竞争现象,产生的侵扰或分心阻碍了对反应维度的加工;(3)只有刺激-刺激维度的良好重合才有可能出现刺激-反应维度上的相容效应.

  • 标签: 刺激-反应相容性 维度重合 歧义句 意义选择
  • 简介:自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这中间的曲折磨难、顺畅欢乐便是你的命运。命运总与你一同存在,时时刻刻。不要敬畏他的神秘,虽然他有时深不可测;不要惧怕他的无常,虽然他有时来去无踪;不要沉寂他的怪诞,虽然他有时跌宕迷离。

  • 标签: 《你可以选择》 随笔 杂文 杂谈
  • 简介:一次,和一位朋友去女子监狱采访,与监狱长详谈后,我们打算将一位受尽丈夫虐待终于忍无可忍杀死丈夫的案犯作为重点采访对象。狱长告诉我们:女犯的婆婆每月都来探监,每次都带来可口的饭菜,还有深切的安慰,言谈中亦流出对儿子的痛恶。朋友当时认为:既然如此,可见女犯一定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她一定有好多好多的话要向人倾诉。

  • 标签: 失职 采访对象 女子监狱 监狱长 朋友 丈夫
  • 简介:2006年8月4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发生了新郎在婚礼结束后拳击新娘的事件。原因是新婚夫妇在婚宴结束后去夜总会时,新娘在那里给别的男人暗送秋波。两人吵起来的时候是在从夜总会回家的路上,也就是凌晨时分的汽车内。嫉妒的新郎让新娘以后不要乱抛媚眼,而新娘听到这句话就发了火。最终新郎用拳头向正在开车的新娘脸部击了过去。这一场闹剧导致了他们乘坐的汽车翻车的特大事故。

  • 标签: 生气 澳大利亚 新婚夫妇 特大事故 夜总会 新娘
  • 简介:采用Stunkard等人编制的9点女体形评定图片,使用排序法、评分法、评估法以及选美和选搭档的情景题目,对女性体形、吸引力与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各种方法一致发现吸引力与能力均和体形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但最具能力的体形和最具吸引力的体形并不一致,人们倾向认为偏瘦体形人物最具吸引力,但中等体形人物能力最强,存在分离现象.此外,女性虽不能正确知觉男性眼中最有吸引力的体形,但能正确知觉男性眼中最有能力的体形.本研究进一步发现,男性的分配观念可为女性不惜牺牲能力评价而热衷减肥的行为提供一定的解释.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人们认清体形吸引力与体形所展现出来的能力的分离关系,帮助女性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的体形.同时,该研究结果还可为有效减少女性盲目减肥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体形 吸引力 能力 分离效应
  • 简介:跨期选择需要决策者对未来不同时间点的损益之间做出权衡与取舍,涉及对未来时间的长度知觉。本研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用周期把一段连续的时间分割成不同的部分时(比如把未来的时间划分成本周和下周),他们对未来时间的长度知觉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跨期选择。实验1控制配对跨期选项的客观间隔时间不变,发现相对于两个奖励选项在同一周期的条件(比如同周),选项分布于不同周期时(比如跨周)被试更愿意选择结果小而早的选项(smallerandsooner,SS)而非结果大而迟的选项(1aterandlarger,LL)。实验2的结果则显示,跨时间周期现象是由于周期分割点的存在,引起被试对选项间的时间间隔知觉变长,进而选择SS所致。

  • 标签: 跨期选择 跨时间周期效应 时间间隔
  • 简介:通过对囚徒困境博弈的囚徒策略选择发现,中国被试的囚徒策略选择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的影响:在一次囚徒博弈中,并不像传统博弈论预测的那样被试选择坦白为最优策略,而是有一半多的被试选择了不坦白策略;在进行囚徒选择时大多数被试都意识到了囚徒之间的熟悉关系。囚徒关系被激活后,选择不坦白策略的被试与选择坦白策略的被试之间有显著差异,但性别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以及相应的人际信任是导致被试选择不坦白策略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策略 人际信任
  • 简介:<正>一、引言经典决策理论把决策看成在一些赌博中作出一种选择,而每一种赌博则是一项具体的行动,或许会导致某种结果。这里假定,决策者比较了解各种可能的备择行动,而唯一不确定的是,他们不大知道这些备择行动方案是否会真正产生所预期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备择行动具有赌博的特征。通过运用某种决策规则,就可以作出选择,比如使期望效用最大,从而选择备择行动中最佳的行动。

  • 标签: 决策者 行动计划 映象理论 心理模型 兼容性 因果关系
  • 简介:旨在探讨颜色属性对基于时间的图形预览搜索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采用视觉标记实验范式的变式考察三种颜色的图形刺激的预览收益。结果发现:搜索与旧干扰物相同颜色的靶子和搜索新异颜色刺激并未出现反应时的差异,而且,两者都快于搜索与新干扰物颜色相同的靶子。这说明,在图形刺激的预览搜索中,观察者没有主动抑制旧干扰物的颜色,而是主动加工新出现的刺激。还探讨了基于颜色标记的抑制机制和主动非抑制机制。

  • 标签: 预览搜索 预览收益 颜色 视觉标记
  • 简介:周毅坐在我的对面,喝了一口茶对我说:“我请你能忘掉我的职位,我只是以一个男人的身份对你讲一个关于男人的故事。”我点了点头。

  • 标签: 成功选择 选择离别
  • 简介:从湖南两所大学选取29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探讨大学生友伴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友伴选择标准调查问卷,然后再从湖南一所大学选取116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友伴选择标准及其友伴数量、友伴关系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友伴选择标准方面可以归为完美型、适度型和低要求型3种类型;不同类型在性别、年级、专业上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适度型大学生的友伴数量显著多于完美型;完美型、适度型大学生在与友伴的帮助与支持、与友伴的冲突方面显著多于低要求型,完美型在与友伴的冲突强度上也显著大于低要求型.

  • 标签: 大学生 友伴关系 友伴标准 性别差异
  • 简介:通过两个实验检验空间距离如何影响消费者选择偏好。实验一中,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影响他们对不可匹配属性更优产品的偏好。实验二中.两种产品之间的空间距离与产品属性交互作用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使他们在两产品之间空间距离远时比近时更偏好不可匹配属性更优产品。两种不同类型的空间距离对消费者选择偏好的影响是不同的。强调两产品之间的空间距离远,会影响消费者在选择过程中对不可匹配属性的使用。

  • 标签: 空间距离 产品属性 选择偏好 心理距离.
  • 简介:<正>电厂弱电集中控制系统的中央控制室中必须设置信号返回屏,屏上将电厂的全部机组做成模拟元件,并用各种颜色的线联结起来,构成了一幅发配电系统的模拟图。这对于值班人员的监视和操作来说,具有较强的直观。减少值班人员思维活动的编码、译码过程,提高了人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效率。为了能明确地区分这种模拟图上的各个机组、种电压及输送的目标,其选用的线条颜色必须既能在模拟屏的底色上显著地显现出来,并且彼此之间也应能明确地区分。对于模拟图上颜色的选用,电力部并无统一的规定或标准,很有必要对此

  • 标签: 光字牌 返回屏 模拟线路 颜色环 亮度水平 模拟图
  • 简介:采用中性抽象名词探测在再认测试和自由回忆条件下的自我选择权效应。实验一采用选择与迫选的方式考察抽象名词在再认条件下的自我选择权效应;实验二进一步验证被试在我选择和他选择条件下对抽象名词的自由回忆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在再认测试还是自由回忆测试,被试对自我选择的抽象名词的记忆数量都显著高于迫选和他人选择条件下的抽象名词记忆的数量,中性抽象名词表现出了自我选择权效应,拓展了前人使用假词时在自由回忆条件下未表现出自我选择权效应。因此,自我选择权效应在自由回忆条件下可以存在于抽象名词的水平上。

  • 标签: 自我 选择权 自我选择权效应 记忆 抽象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