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最怕的人就是强迫型好心人。沈小姐从小就很乖,是个典型好女孩,今年三十来岁。中学时,她是全班学习最好学生。可是,考大学时,她想考一个自己喜欢专业,可是,有这专业学校既不是北大,也不是清华。在“好心人”反复劝说下,沈小姐还是“选择”了一所首屈一指大学中一个“适合女孩”专业。

  • 标签: “不” 学会 “选择” 好心人 小姐 女孩
  • 简介:程序公正是指处理管理事务所依据原则是否公正。普遍认可程序公正原则包括一致性、避免偏见、准确性、可修正、代表性、道德与伦理原则。程序公正研究主要有测量和实验操纵两种研究范式。对程序公正测量主要以单维为主,亦有少数多维测量量表;对程序公正实验操纵主要以发言权为主,有少数研究对准确性、无偏性或综合几项原则进行操纵。未来研究应考虑程序公正结构问题,对程序公正操纵范围进行扩展、操纵方法考虑情景性,还需关注程序公正与程序不公正差异。

  • 标签: 程序公正 结构 测量法 操纵法.
  • 简介:儿童依赖与独立行为:其结构及发展吴华丰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一、前言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儿童所有需要几乎都是首先从母亲、亦即他们最早依恋对象、继而逐渐泛化到其他人那里得到满足。这些需要也由一开始单纯生理方面,进而包括到心理方面。儿童依赖性可以包括...

  • 标签: 儿童 独立行为 性别差异 年龄发展 母亲 依恋行为
  • 简介:Markus认为不同文化系统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将对应不同自我结构:独立型自我和依赖型自我,而不同自我结构可以解释预测个体在情绪、认知、动机等方面的差异。Markus等人研究结果引人注目,同时也受到了相当多质疑和批判。该文系统综述了这方面的情况。

  • 标签: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独立型自我 依赖型自我
  • 简介:以较为复杂课堂学习材料为对象,研究定势对程序性知识学习迁移影响。结果表明:1.程序性知识学习迁移中有定势负效应;重视样例条件结构,构建起条件原型学习准备状态,将有助于知识迁移;2.具备条件认知学习状态被试,不仅顺利完成表面形式迁移,而且在内在结构迁移中,能突破表面形式干扰,表现出较好内在结构迁移成绩;3.结构类比要比仅仅进行特征类比产生更大迁移效果。

  • 标签: 定势 程序性知识 学习迁移
  • 简介:本研究以学习者拥有领域知识水平差异为基点,结合元认知监控手段,考察学习策略与程序性知识迁移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以揭发意义或价值、建立新旧知识信息间实质性联结解释策略对拥有高、低领域知识组被试具有明显促进问题解决作用;而以相似性为基础练习策略往往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是新旧知识间表面特征联结,因而程序化技能迁移范围不如前者。(2)在运用获得认知技能碰到阻碍时,解释策略不仅使高知组被试能够突破无关变量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低知组被试掌握规则缺陷。

  • 标签: 学习策略 程序性知识
  • 简介:采用两个实验设计,在确保负相容效应(NCE)产生主要来自反应抑制贡献实验范式基础上加入引发显性注意转移目标刺激,探讨了注意转移在负相容效应产生中作用。具体来说,实验一在经典NCE范式中加入中性目标刺激,并操纵启动与目标的关系。发现,不相容条件下反应时最短,无关条件次之,相容条件下最长。证明在该范式中反应抑制在NCE产生中占主导地位。实验二则在实验一范式基础上,加入左、中、右呈现加号目标刺激。发现,两种目标类型反应时结果模式均与实验一相似。结果表明,注意转移并非如Cole和Kuhn(2010)提出能够独立引发NCE,它只是伴随NCE抑制加工过程而出现,且其加工模式与抑制加工模式类似。

  • 标签: 负相容效应 注意转移 反应抑制
  • 简介:一、我们未来并不决定于我们过去爸爸从小跟我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以后就不要像我这样辛苦做生意了。虽然现在我们日子好了,但总过得很累。

  • 标签: 自信 自我意识 成功方法 人才培养
  • 简介:<正>有的同志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教师通过言语行为对学生施加系统影响。其实不然。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结论:言语行为只占学生获得信息总效果38%,非语言行为则占信息总效果62%。这一结论说明非言语行为在教学过程

  • 标签: 教师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非言语行为 情绪
  • 简介: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高级复杂社会性消极情绪。文章根据张洁海(1999)对事件类型划分,在kahneman关于后悔做/不做效应(1982)和标准理论(1986)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证据,认为一类事件后悔表现为“做效应”,二类事件后悔表现为“不做效应”。

  • 标签: 后悔 做/不做 事件类型
  • 简介:在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等各门科学中,都存在有不少历史上遗留下来重大问题,有待后人去解决。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也不例外,研究人心理基本方法问题,就是其中一个。

  • 标签: 心理学 自我分析 内省 方法问题 科学
  • 简介:对于面子渴望和追求是全人类共有的基本心理特质,面子在个体行为选择过程中所发挥作用实质上可归结为一种行为激励。本文沿着面子运作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两条径路,对于面子激励作用形成机制做出了深入剖析。

  • 标签: 面子 特殊自我价值 公众自我觉知 价值观 社会文化
  • 简介:基于机会同化模型,采用催化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比较有准备阶段和无准备阶段汉字字谜理解过程中准备效应脑内变化。结果发现,在200ms-900ms内,准备效应引起了一个正ERP成分(P200—900),大部分脑区得到激活;在900ms-1400ms内,准备效应主要在额区、中央区引起了一个P900—1400成分,在枕区引起了一个N900—1400成分。结果表明,准备期加工影响了对字谜理解,准备效应对字谜理解作用是促进与抑制作用并存。

  • 标签: 准备效应 理解 字谜 ERP
  • 简介:通过仔细回顾自己成长过程,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和分析自我个性形成过程和心理变化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进一步分析自己职业能力,明确今后从事心理咨询努力方向,坚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信心。

  • 标签: 个人成长 职业行为 分析报告
  • 简介:为探讨大学生冒险性、感知创业文化与创业意向之间关系,采用Kogan—Wallach困境选择问卷(CDQ)、感知创业文化问卷和大学生创业意向量表调查了996名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结果表明:男大学生创业目标意向和创业执行意向水平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冒险性、感知创业文化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创业目标意向;感知创业文化能够调节冒险性与创业目标意向之间关系,具体来讲,对于感知创业文化水平较高大学生,冒险性能够积极预测创业目标意向,而对于感知创业文化水平较低大学生,冒险性与创业目标意向之间不存在联系。

  • 标签: 大学生 冒险性 感知的创业文化 创业意向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城市适应关系,并探讨心理韧性在其中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采用城市适应问卷、亲子依恋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对北京市3所小学三到六年级665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发现:(1)女生、低年级、父母教育水平高、公立学校、未转学流动儿童能更好地城市适应;(2)亲子依恋、城市适应和心理韧性各维度两两相关;(3)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对城市适应均有直接预测效应。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父母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可以共同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心理韧性在其中均起到显著部分中介作用。总的来说,亲子依恋可以直接影响城市适应,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城市适应。

  • 标签: 流动儿童 亲子依恋 城市适应 心理韧性
  • 简介:也许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体会过担心、紧张和不安了,而非典让我们和这些情绪有了一次亲密接触,也让我们学会了怎么更好地爱自己。

  • 标签: 身体健康 体育锻炼 生活习惯 身体指标
  • 简介:旨在探讨颜色属性对基于时间图形预览搜索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采用视觉标记实验范式变式考察三种颜色图形刺激预览收益。结果发现:搜索与旧干扰物相同颜色靶子和搜索新异颜色刺激并未出现反应时差异,而且,两者都快于搜索与新干扰物颜色相同靶子。这说明,在图形刺激预览搜索中,观察者没有主动抑制旧干扰物颜色,而是主动加工新出现刺激。还探讨了基于颜色标记抑制机制和主动非抑制机制。

  • 标签: 预览搜索 预览收益 颜色 视觉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