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颜色-形状联合搜索任务探讨短期特征联结知觉学习效果和机制。训练被试在由不同颜色和形状组合字母干扰子中搜索具有特定颜色和形状目标字母,训练时间约为40分钟。通过训练,被试搜索特定颜色-形状联结目标字母能力有所提升,并且学习效应能够迁移至背景改变目标不变条件中,但是不能迁移至背景不变目标改变条件中。这一结果提示,被试在进行短期联合搜索知觉学习时,学习到是目标,而并非背景或目标与背景联系。

  • 标签: 视知觉学习 联合搜索 短期 目标 背景
  • 简介:无意视盲是注意捕获失败一种现象。研究发现: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注意引导可以影响视觉注意捕获。本研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工作记忆内容能否影响无意视盲。本研究采用了静态无意视盲典型范式,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了工作记忆对无意视盲引导作用以及在不同知觉负荷下引导作用自动性,进而研究工作记忆内容对无意视盲改善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当非期望刺激与工作记忆内容属于同一类别时,对非期望刺激觉察率显著高于当非期望刺激与工作记忆内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情况,说明在纯语义水平上工作记忆内容可以引导视觉注意捕获,进而改善无意视盲。实验2发现,当知觉负荷由低到高变化时,非期望刺激与工作记忆内容同类属时,觉察率无显著变化,说明工作记忆内容对无意视盲引导不受知觉负荷调节,是一种自动化过程。

  • 标签: 工作记忆 无意视盲 知觉负荷
  • 简介:本研究采用质性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以新疆地区跨界民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编制出符合我国特点跨界民族国家认同问卷,对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跨界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内容包含文化认同和公民认同,且其更多关注公民认同内容。跨界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总体水平较高。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和公民认同差异不显著,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均显著高于公民认同。来自纯本民族居住地区和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跨界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均显著低于来自与汉族杂居地区跨界民族大学生。跨界民族文化认同越高,其与符号行为有关活动越多;公民认同越高,其与功能行为有关活动越多。

  • 标签: 跨界民族 国家认同 质性分析 问卷编制
  • 简介:本研究参照广告效果评估研究方法,考察标签位置(上,下)和标签内容(新款,秒杀,热销)对35名女性被试浏览网店服装图片过程中眼动特征以及主观购买意愿影响。早期眼动指标(首次注视时间)和晚期眼动指标(注视时间比和注视次数比)均表明,标签位置受到标签内容调节;晚期眼动指标(注视时间比和注视次数比)表明,标签内容也受到标签位置调节。主观购买意愿表明,标签内容为新款和热销时,被试购买意愿显著高于秒杀情况。以上结果说明在浏览网店服装时,服装标签内容和标签位置共同调节女性被试对服装图片加工过程,但调节方式在加工早期和加工晚期并不完全相同。

  • 标签: 网购 标签位置 标签内容 眼动
  • 简介:探讨记忆在情绪发生和调节中作用,通过干预个体对负性刺激记忆内容,研究了积极干预、消极干预和不干预三组被试在接受负性刺激后产生情绪水平差异,以及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对诱发情绪不同反应。结果表明,干预类型对负性刺激诱发消极情绪产生了一定影响:积极干预组和不干预组在消极情绪后测上得分显著低于消极干预组,积极干预组与不干预组得分差异不显著。认知方式、性别及干预顺序对诱发情绪影响不显著。结论:干预记忆内容可影响负性刺激诱发消极情绪水平,接受积极干预比消极干预产生消极情绪水平更低,因此对记忆内容积极干预可有效降低产生消极情绪水平。

  • 标签: 情绪水平 干预类型 负性刺激 认知方式
  • 简介:一、我们未来并不决定于我们过去爸爸从小跟我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以后就不要像我这样辛苦做生意了。虽然现在我们日子好了,但总过得很累。

  • 标签: 自信 自我意识 成功方法 人才培养
  • 简介:<正>有的同志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教师通过言语行为对学生施加系统影响。其实不然。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结论:言语行为只占学生获得信息总效果38%,非语言行为则占信息总效果62%。这一结论说明非言语行为在教学过程

  • 标签: 教师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非言语行为 情绪
  • 简介: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高级复杂社会性消极情绪。文章根据张洁海(1999)对事件类型划分,在kahneman关于后悔做/不做效应(1982)和标准理论(1986)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证据,认为一类事件后悔表现为“做效应”,二类事件后悔表现为“不做效应”。

  • 标签: 后悔 做/不做 事件类型
  • 简介:在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等各门科学中,都存在有不少历史上遗留下来重大问题,有待后人去解决。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也不例外,研究人心理基本方法问题,就是其中一个。

  • 标签: 心理学 自我分析 内省 方法问题 科学
  • 简介:对于面子渴望和追求是全人类共有的基本心理特质,面子在个体行为选择过程中所发挥作用实质上可归结为一种行为激励。本文沿着面子运作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两条径路,对于面子激励作用形成机制做出了深入剖析。

  • 标签: 面子 特殊自我价值 公众自我觉知 价值观 社会文化
  • 简介:基于机会同化模型,采用催化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比较有准备阶段和无准备阶段汉字字谜理解过程中准备效应脑内变化。结果发现,在200ms-900ms内,准备效应引起了一个正ERP成分(P200—900),大部分脑区得到激活;在900ms-1400ms内,准备效应主要在额区、中央区引起了一个P900—1400成分,在枕区引起了一个N900—1400成分。结果表明,准备期加工影响了对字谜理解,准备效应对字谜理解作用是促进与抑制作用并存。

  • 标签: 准备效应 理解 字谜 ERP
  • 简介:通过仔细回顾自己成长过程,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和分析自我个性形成过程和心理变化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进一步分析自己职业能力,明确今后从事心理咨询努力方向,坚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信心。

  • 标签: 个人成长 职业行为 分析报告
  • 简介:为探讨大学生冒险性、感知创业文化与创业意向之间关系,采用Kogan—Wallach困境选择问卷(CDQ)、感知创业文化问卷和大学生创业意向量表调查了996名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结果表明:男大学生创业目标意向和创业执行意向水平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冒险性、感知创业文化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创业目标意向;感知创业文化能够调节冒险性与创业目标意向之间关系,具体来讲,对于感知创业文化水平较高大学生,冒险性能够积极预测创业目标意向,而对于感知创业文化水平较低大学生,冒险性与创业目标意向之间不存在联系。

  • 标签: 大学生 冒险性 感知的创业文化 创业意向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城市适应关系,并探讨心理韧性在其中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采用城市适应问卷、亲子依恋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对北京市3所小学三到六年级665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发现:(1)女生、低年级、父母教育水平高、公立学校、未转学流动儿童能更好地城市适应;(2)亲子依恋、城市适应和心理韧性各维度两两相关;(3)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对城市适应均有直接预测效应。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父母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可以共同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心理韧性在其中均起到显著部分中介作用。总的来说,亲子依恋可以直接影响城市适应,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城市适应。

  • 标签: 流动儿童 亲子依恋 城市适应 心理韧性
  • 简介:也许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体会过担心、紧张和不安了,而非典让我们和这些情绪有了一次亲密接触,也让我们学会了怎么更好地爱自己。

  • 标签: 身体健康 体育锻炼 生活习惯 身体指标
  • 简介:旨在探讨颜色属性对基于时间图形预览搜索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采用视觉标记实验范式变式考察三种颜色图形刺激预览收益。结果发现:搜索与旧干扰物相同颜色靶子和搜索新异颜色刺激并未出现反应时差异,而且,两者都快于搜索与新干扰物颜色相同靶子。这说明,在图形刺激预览搜索中,观察者没有主动抑制旧干扰物颜色,而是主动加工新出现刺激。还探讨了基于颜色标记抑制机制和主动非抑制机制。

  • 标签: 预览搜索 预览收益 颜色 视觉标记
  • 简介:本研究探讨不同领域规则(安全领域规则,个人领域规则)和不同规则提出者(成人权威,同辈权威)对儿童判断影响。研究考察了48名4~7岁儿童在道义推理、奖惩判断、愿望理解和行为判断发展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直到7岁儿童才能根据规则不同特点做出不同判断,7岁儿童预测更不应该违反安全领域规则,违反安全领域规则和成人权威制定规则后应该受到更多批评,而4岁组和5岁组儿童在不同规则情境下判断没有显著差异;(2)各年龄组儿童预测应该给予表扬数量在各情境下没有显著差异;(3)在规则与愿望相冲突时,高年龄组儿童比低年龄组儿童更多地报告主人公会坚持自己愿望;(4)在预测主人公是否会违反规则上,各年龄组在不同规则情境下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安全领域规则 个人领域规则 成人权威 同辈权威 儿童
  • 简介:两个实验用移动视窗技术,用目标句阅读时间和命名探测词两种指标来考察当文本中有两个情境模型时,读者是否会即时进行预期推理.结果表明,如果在支持性语境与引发推理信息之间插入一个与支持性语境所描述情境模型不同,且与主人公目标有关因果链上情境模型信息,则不管这个插入情境模型在文本中位置如何,也不管干扰信息干扰水平高低,都会降低因果性预期推理在阅读中产生可能性.

  • 标签: 文本信息 因果性预期推理 实验研究 移动视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