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保护性价值观是一种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的观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保护性价值观分为"有关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价值的保护性价值观"和"有关人伦人权和人际情感的保护性价值观",并发现前者比后者更受重视和更有普遍性.研究还验证了保护性价值观具有的数量不敏感性、当事人相关性、道德责任感、拒绝、愤怒情绪、故作姿态这六个特征,并初步分析了两类保护性价值观在各特征上的差异.

  • 标签: 保护性价值观 结构 特征
  • 简介:保护性价值观(protectedvalues,PVs)是这样的一种观念:它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1].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保护性价值观及其对决策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考察和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管理领域保护性价值观研究的设想.

  • 标签: 保护性价值观 决策 忽略偏差 框架效应
  • 简介:研究以306名父外留守、147名双留守和288名非留守青少年为被试,以亲子依恋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儿童焦虑量表为研究工具,考察了亲子依恋与留守青少年焦虑的关系以及教师支持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1)双留守青少年的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安全性显著低于,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父外留守和非留守青少年,后两组青少年之间差异不显著;(2)安全性母子依恋能降低父外留守青少年的焦虑水平,安全性父子依恋能降低非留守和双留守青少年的焦虑水平;(3)安全性母子依恋能补偿不安全父子依恋对父外留守青少年焦虑的影响;(4)教师支持既能降低非留守和双留守青少年的焦虑水平,也能增强安全性父子依恋对父外留守青少年焦虑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焦虑 母子依恋 父子依恋 教师支持 留守青少年
  • 简介:儿童早期是母亲消极情绪和行为的易感期,母亲抑郁和消极的教养行为可能导致儿童早期多方面的发展问题,而父亲的积极教养则可能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起到保护作用。本研究以184名学前儿童的父亲和母亲为被试,考察母亲抑郁情绪和惩罚行为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父亲积极鼓励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母亲抑郁显著预测儿童的内向问题行为,母亲惩罚显著预测内向和外向问题行为;(2)母亲抑郁完全通过其惩罚行为影响儿童的外向问题行为,部分通过惩罚影响儿童的内向问题行为;(3)父亲积极鼓励显著调节母亲抑郁对外向问题行为的影响,边缘显著调节母亲抑郁对内向问题行为的影响;父亲积极鼓励对母亲惩罚与内、外向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的调节不显著,表明积极的父亲鼓励可以缓冲母亲抑郁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 标签: 母亲抑郁 母亲惩罚 父亲积极鼓励 学前儿童 问题行为
  • 简介:以1008名初中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压力背景下探讨亲子关系和朋友支持对流动儿童不同情绪适应(孤独感、社交焦虑)和行为适应结果(问题行为、亲社会行为)的保护作用,并揭示二者保护作用的适用领域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显著预测行为适应,朋友支持显著预测情绪适应和亲社会行为。(2)亲子关系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消极作用。(3)朋友支持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消极作用。(4)尽管亲子关系和朋友支持都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消极作用,但压力事件较少时二者的保护效应更强。这提示流动儿童与父母和朋友的紧密情感联结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其情绪和行为适应的消极作用:父母是缓解行为适应问题的保护因素,朋友是缓解情绪适应问题的保护因素;积极行为适应能够同时获益于父母和朋友支持。

  • 标签: 流动儿童 压力事件 亲子关系 朋友支持 情绪行为适应
  • 简介:研究采用时间管理倾向(TMD)问卷对某军校140名研究生学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军校研究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在生源类别、角色类别(是否骨干)及是否跨专业及上均无显著差别,但在时间价值感及时间监控感上,低年级学员明显好于高年级学员,在时间价值感上,女生显著好于男生。针对这一结果,建议在军校教育和管理中,加强对研究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 标签: 军校研究生 时间管理倾向 时间价值感 时间监控感 时间效能感
  • 简介: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他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多数职能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高校科技研究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为高校科技研究人员的选拔提供理论基础,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 标签: 高校科技研究人员 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
  • 简介:1985年创刊的《法制心理研究》,是由天津市法制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面向全国公安、司法、监狱系统及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有关立法、司法、执法及刑事司法心理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司法实践中有关人民警察、

  • 标签: 法制心理 心理研究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中国心理学会 司法实践 专业委员会
  • 简介:以深圳高校278名在读研究生为被试,以《石页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为工具,调查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发现:①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②有无工作经历、是否跨专业和年级对其专业认同水平影响显著。提出提高专业认同水平的合理化建议,为促进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提供指导。

  • 标签: 硕士研究生 专业认同 调查研究
  • 简介:本文介绍了假装的定义、假装的发展、假装的实质、假装的特点、假装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及国内近期关于假装的研究,探讨了假装这一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假装 元表征 心理理论
  • 简介:对社会心理学中关于偏见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涉及偏见的来源、偏见的形式、偏见的消除等,介绍了偏见研究领域的一些新理论、新方法,以及关于性别偏见、种族偏见、文化偏见等的新近研究成果。

  • 标签: 偏见 态度 刻板印象 内隐偏见 外显偏见
  • 简介:汉字是一种独特的“音形文字”,它不仅在一维空间存在有一个用音描述文字符号的序,还在多维空间建立有一个用形描述文字符号的序,不同于以音为主的拼音文字系统。汉字信息加工的生理机制也有别于拼音文字,不存在明显的一侧优势,阅读、书写时字形的视觉表象起着关键作用;而汉字的认识,则更有其特殊性,比如汉字词的记忆容量依赖于字词的视觉特点,也即字形的复杂性;汉字信息的提取以形似最容易,音近次之,意同最难。

  • 标签: 汉字加工 汉字认知 汉字信息 拼音文字 信息加工 生理机制
  • 简介:近年来,内隐记忆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内隐记忆研究中两种主要的实验研究范式;任务分离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同时,归纳与评价了四种主要的内隐记忆模型:阈限说、激活扩散理论、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迁移恰当加工理论最后提出了四点内隐记忆研究对于教学的启发。

  • 标签: 内隐记忆 任务分离 加工分离 内隐记忆 启发
  • 简介: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吴明霞,2000)。它具有整体性、主观性、稳定性等特点(何瑛,1999)。到目前为此,心理学家对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概念,结构和内容的探讨上,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幸福感是一种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状态,而且文化始终是它的一个重要维度,所以本文拟对其跨文化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作一些介绍。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跨文化研究 生活质量 心理指标 心理学家 心理状态
  • 简介:目前对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依恋的精神病理学的研究;2.青少年依恋的发展性研究;3.依恋与个体认知、情感和职业成熟度关系的研究.该文对依恋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 标签: 依恋 精神障碍 个体认知 精神病理学 青少年
  • 简介:本文针对入世后网络犯罪的各种表现和变化进行了剖析,阐述了网络犯罪的特点、犯罪表现、犯罪构成和治理对策。

  • 标签: 网络犯罪 中国 WTO 计算机技术
  • 简介:家庭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内部交互作用的系统,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社会系统取向探讨了家庭自我的概念,初步分析了家庭自我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家庭自我的启发式模型及其相关研究

  • 标签: 家庭自我 启发式模型 社会心理 个体发展 家庭系统
  • 简介:<正>一、问题儿童正常与异常的社会行为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感兴趣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研究表明,早期的社会行为特征,尤其是典型的外显与内隐行为问题,如攻击和社会性孤癖(Achendach,1982)可以预示青少年期与成人期的生活适应问题,如犯罪(Robins,1966),精神疾病(Frazee,1953)。近年来,受社会佳态学理论(Bronfenb-renner,1979)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家庭、同伴、学校、社会、文化等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而且,很多研究已经揭示出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家庭、学校等社会因素的关系,迄今为止,关于儿童社会行为的研究几乎完全局限于西欧与北美地区。因而,对其

  • 标签: 中国儿童 社会行为特征 社会性 外显 评价量表 学习成绩
  • 简介:本文介绍了国外的偏见测量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起始阶段、外显问卷测量阶段和内隐测量阶段。

  • 标签: 偏见 偏见测量 偏见来源
  • 简介:本文介绍了组织支持理论的诞生背景以及理论内容。文章还对与该理论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其中,组织支持感受和组织承诺是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且与管理工作、员工工作绩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此外,本着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目的,文章还联系实践工作中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等问题对理论进行了更全方位的应用分析。最后,文章在归纳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组织支持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 标签: 组织支持理论 组织支持感受 组织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