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不确定性决策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心理机制再探从决策理由切入,在现实情境中考察了违背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principle)的心理机制,检验了基于理由(reason-based)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冲突程度显著高于遵循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冲突程度;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显著低于其在两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而遵循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则介于其在两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之间。研究结果支持了基于理由的假设。

  • 标签: 确定事件原则 分离效应 基于理由的假设 不确定性
  • 简介:在中国,患者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事件较为突出,严重影响医疗生态,已成为转型时期的公共危机问题。国内外对医患问题的信任研究较多,但机制研究较少;医方干预研究较多,但患方干预研究较少。我们研究发现,患者及其家属有时会出现寻找"替罪羊"的心理:通过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归咎于医生,来解释为何患者会遭受病痛折磨,从而提高掌控感。本文采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科学实验的方法,从宏观医疗市场、中观媒体报道文本以及微观疾病本身特质等不同层面进行实证研究,来为这一机制寻找科学证据。在此基础上依据文化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讨论,为转型时期紧张的医患关系提供心理学的解释,并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文化心理学 医患关系 不确定感 转型期
  • 简介:在两个实验中使用比例控制范式,研究了基于空间位置的注意定势及时间不确定性对检测任务中IOR出现时程的影响.实验1以75名本科生为被试,将SOA水平作为组间变量从而消除了时间不确定性.结果发现,当被试形成"更依赖于提示位置"的注意定势时,IOR出现的时程延长.实验2以22名本科生为被试,将SOA作为组内变量,从而将时间不确定性引入实验任务.结果表明,存在时间不确定性时,IOR出现的时程恢复到正常水平.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IOR的时程受到内源和外源性注意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而注意定势和时间不确定性是决定IOR何时出现及持续时间的两个十分关键的因素.

  • 标签: 返回抑制 注意定势 时间不确性
  • 简介:采用改造后的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母语为汉语的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层面,以及词汇熟悉的影响。实验1考察学习阶段不同熟悉的非目标词在测验阶段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从而检测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是否自动激活,实验2探究学习阶段不同熟悉的非目标词在测验阶段以翻译对等词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从而检测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语义层面能否激活。结果发现: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不管为中文还是英文,都能自动激活,但激活层面会受到词汇熟悉的影响;当非目标语言为二语时,熟悉高的二语词能激活到语义层面,熟悉低的二语词只能激活到词汇层面;当非目标语言为一语时,不管词汇熟悉高还是低,都能够激活到语义层面。

  • 标签: 词汇熟悉度 非目标语言 双语者 语言理解转换 激活
  • 简介:为探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积极反馈、人际不确定性与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关系。采用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问卷、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问卷、人际不确定性问卷以及青少年友谊质量问卷对93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交网站积极反馈和友谊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人际不确定性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反馈与人际不确定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友谊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不确定性与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2)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且能够通过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以及人际不确定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人际不确定性的链式中介作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的作用机制,对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社交网站发展良好的友谊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社交网站 积极反馈 人际不确定性 友谊质量 青少年
  • 简介:以66名应届或往届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何小蕾(2004)修订的情绪智力量表和信息板技术探讨了决策时限、选项数量及情绪智力对职业决策过程中线索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1)决策时限和选项数量影响职业决策过程中各条线索的平均点击次数和平均加工时间,说明完成信息板任务过程中被试加工线索的策略会因为决策时限和选项数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2)情绪智力水平对职业决策中的信息搜索模式有显著影响,高情绪智力水平者倾向于采用基于选项的复杂搜索策略;(3)情绪智力的各维度对职业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平均决策时间、搜索深度和搜索模式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管理情绪、表达情绪对决策时间和搜索深度均有显著影响,理解情绪对决策时间有显著影响,利用情绪对搜索深度和搜索模式有显著影响,而情绪发展对决策时间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情绪智力 信息板技术 职业决策线索
  • 简介: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9所学校的370名小学教师,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在个体和组织的不同层面上对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教师集体效能越高,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的得分就越低;校长越关心人,教师的人格解体得分就越高;(2)教师集体效能越高或校长越关心工作,则教师效能对情感衰竭的负向作用就越弱;而校长越关心人,则教师效能对情感衰竭的负向作用就越强;(3)教师集体效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不因教师性别和教龄的不同而不同,但校长领导行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却出现了性别和教龄的差异:关心工作导致了女性的个人成就感更低,对改善高教龄教师的低个人成就感更为有利,而关心人对改善低教龄教师的成就感、人格解体的帮助更大。

  • 标签: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集体效能 校长领导行为 教师效能 教龄
  • 简介:在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测量都是研究文化与行为间关系的重要方法。文化有多种面相,包括:(1)文化地区内众人认同的心理特征;(2)被广泛认定为在文化地区内十分普遍的心理特征;(3)地区文化的历史、制度、自然与人为生态。这些文化变量间只有松散的联系。此外,研究者可以在个人和文化层次测量文化心理变量。文化内容的各种面相和在不同层次测量的文化变量经常发生互动,动态地影响行为。在本文中,我指出文化变量的多样性及其互动对跨文化心理测量在概念和方法上的启示。

  • 标签: 跨文化测量 文化面相 多层次分析 文化与心理
  • 简介:近年来认知科学领域关于学习问题的研究颇为关注重新探索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帮助学生找到可操控性强的有效学习策略,真正实现有效学习。三项经典研究的进展体现了这一研究趋势:一是学习时间间隔的动态分配,相比较于传统的学习时段分配.适当扩大各学习时段的时间间隔可使学习结果的保持更为长期有效(学习间隔时间控制在测试间隔时间的5%-10%左右是最佳的);二是不同学习事件的交错式安排,相对于批量式安排,学习事件的交错式安排可极大提升学习效果。三是提取练习对知识识记的作用,研究发现提取练习相比较于其它学习事件(编码)可更为有效地促进学习。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三方面有关研究均发现,学习者所觉知的许多学习策略很可能是次优的甚至是低效的.对其加以纠正将有助于实现有效学习。

  • 标签: 记忆 元认知 学习策略 有效学习
  • 简介:32名小学数学教师与这些教师所教班级的1691名学生参与了本研究。两个测量工具评价了教师的数学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师的55节数学课进行了录像;并按照学习任务的认知水平与课堂对话的特点进行了编码,采用问卷法测查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与态度。多水平分析表明: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课堂学习任务的认知水平、课堂师生时话的权威来源与教师运用学生想法的程度对学生数学学习观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教师的学科知识对学生数学学习观的预测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 标签: 小学生 数学学习观 教师知识 课堂教学
  • 简介:该研究参照国内外已有的画人测验材料,并在以往使用绘人智能测验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提出了一份包含80个评分项目的画人评分标准。新标准首先在课题组内试用修改,然后又用于9名标准评分员的培训,最后运用总计258名,年龄为6~12岁的小学儿童作预试,进行系统的项目分析。在上述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反复推敲删改,最终形成了一份供制订画人智力测验常模用的画人评分标准。该标准分有无、细节、比例、奖励四个维度,按身体部位分成头、头发、眼、耳、鼻、口、颈、躯干、上肢、手、下肢、脚以及连接和服饰共十四个大类,每大类包含4~8个评分点,总计75个评分点。

  • 标签: 画人智力测验 评分系统 项目分析
  • 简介:社会潜规则决定了男人隐藏自己和克制表达的行为模式。除了非说不可,男人习惯沉默。但是,男人的肢体往往是他们的另一种语言,尤其在解除了全副武装甚至是裸体的时候。身为恋人或者妻子,如何深入男人的真实的世界,了解他的每一层需求和行为模式,不要为他的某些举动百思不得其解了,随我们一起探索男人的裸体语言吧。

  • 标签: 男人 语言 裸体 行为模式 潜规则 社会
  • 简介:<正>对产生、理解语言的心理活动作科学的研究。这门新的学科与心理学、语言学的发展相联系。心理语言学在理论形式与研究方法方面,还没有被统一起来。人们或把心理语言学看作是心理学中研究言语活动的那一部分,或视之为人文科学(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社

  • 标签: 心理语言学 心理学家 语言学家 乔姆斯基 研究方法 超语言学
  • 简介:以10家IT企业的305名员工为被试,采用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分析策略,考察领导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变量中心的分析发现,变革领导行为和交易领导行为均显著正向预测员工创造力。个体中心的分析发现,中变革/中交易与(中、低)被动结合的领导类型最为普遍,占全部领导的69.2%;无论被动放任行为高低,高变革与高交易行为组合领导下的员工创造力最高,说明高变革和高交易领导行为的结合最有利于员工创造力,领导类型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主要由使用变革和交易这两种领导行为的程度所决定。

  • 标签: 变革领导行为 交易领导行为 被动放任领导行为 员工创造力
  • 简介:本文介绍了跨语言句法启动的常用的实验范式,图片描述法、补句法和句子回忆法,总结了母语为不同语言对英语的语言间的句法启动研究的进展,并提出语言间的特征差异对句法启动量的影响。

  • 标签: 句法启动 语言生成 双语语言处理 语言类型
  • 简介:本研究从评价倾向框架(ATF)的角度探讨了情绪的确定性维度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实验一发现,高确定性情绪(愤怒、愉悦)导致较高的风险寻求,低确定性情绪(恐惧)导致较低的风险寻求,确定性评价倾向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不同情绪在核心评价主题上(并不是效价上)的差异决定了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实验一还证实不同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是通过评价倾向实现的。实验二发现,在任务风险确定时,愤怒情绪比恐惧情绪导致了更高的风险寻求;在任务风险不确定时,愤怒与恐惧被试的风险寻求倾向没有差异,说明情绪的确定性维度与风险任务的确定性属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当两者的方向不一致时,情绪所激发的评价倾向可能会受到任务风险性质的抑制。

  • 标签: 评价倾向框架 具体情绪 风险偏好 确定性
  • 简介:总是将手臂交迭在胸前、高昂着下巴,或者紧握着双手——你所有的小动作都会受到别人的关注。但是这些小习惯可能会反映出你是否专业?你的老板会因为你的姿势来评估你的业绩吗?是的,绝对会有些影响。如果你表现得缺乏组织性,或仪态不佳,那么你的同事就会对你产生不信任感,你的努力和想法也会被忽视。

  • 标签: 肢体语言 信任感 仪态
  • 简介:检验了情绪的效价和确定性评价对个体的信息加工策略选择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结果表明.情绪效价对个体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影响会受到情绪确定性评价的调节。高确定评价的情绪中.积极情绪的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启发式加工.消极情绪的被试更倾向于采用系统式加工。积极情绪中.高确定评价情绪的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启发式加工.低确定评价情绪的被试更倾向于采用系统式加工。当个体对自己产生情绪的原因进行合理归因后,情绪效价和确定性评价对个体信息加工方式的影响效应都消失了.说明情绪的效价和确定性评价均以信息的方式对对个体信息加工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

  • 标签: 效价 确定性评价 归因 信息加工策略
  • 简介: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采用智力和人格内隐观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量表对62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如下:(1)变量中心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大学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仅对积极应对的预测作用显著。(2)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组合类型,采用个体中心的分析思路对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得分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可将大学生的内隐观划分为四种类型:智力/人格固存观型、智力/人格内隐观适中型、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四类大学生在智力内隐观上的得分两两差异显著;除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与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外,四类大学生在人格内隐观上的得分也两两差异显著。(3)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而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低于其他三类大学生;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

  • 标签: 智力内隐观 人格内隐观 应对方式 抑郁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