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卅余年前,我于院乡山区任医疗职。某夜深,忽有二人擂门呼出诊,山乡有狼,一执火把引前,一执钢又护后,攀行约七、八里,抵一村舍。既入,于昏黄煤油灯旁,见一少妇半卧于床褥,鼻血如注,面白如纸,气短息微。其傍,一老媪紧拽少妇头发,问之,曰:该妇于夜九时许足月顺产一女婴,产后即忽鼻血不止,渐则遍身冷汗,四肢觉凉,现正紧拽伊发,且以布条紧塞伊肛门,乃恐泄则人亡矣。盖当地流传急救之习俗,此例后以中西药合治而愈。约半月余后,因事复经此村,则见少妇抱婴哺乳,笑容可掬也。

  • 标签: 鼻血 气短 出诊 冷汗 顺产 足月
  • 简介:千古名篇《前赤壁赋》中写道:“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好道,对神仙道教充满了无限向往,希求进入神仙境界直言不讳。《留题仙都观》吟道:“真人厌世不回顾,世间生死如朝暮。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长辛苦。安得独从逍遥君,泠然乘风驾浮云,超世无有我独行。”

  • 标签: 苏轼 入神 《前赤壁赋》 神仙道教 厌世 逍遥
  • 简介:虽然是凝冻的日子,但按照当地民谣:“苗胞不跳花,谷子不扬花”。2月12日,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甲定村的苗族同胞,以自己的民族特色节日,身着浓艳的民节日盛装,汇集到村边附近的田野里举行一年一度的跳花场。尤其是妇女们的服装,与难得一见的明媚阳光,形成了特别喜庆的民俗活动场面。高坡苗胞祈祝丰年,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标签: 民族特色 民俗活动 美好生活 高坡乡 花溪区 贵阳市
  • 简介:禁咒术是道教中最具特色的道术之一。禁咒术本是秦汉方术的一种,经过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的理论化,提出了"禁"理论。这一理论提出之后影响非常深远,是后世认识和看待禁咒术的主流思想,使禁咒术具有了合理性。本文讨论的核心就是葛洪"禁"理论提出的背景以及他如何将禁咒术置于道教的知识体系中,即如何在成仙的目标下使禁咒术成为道教理论的一部分。郭鸿玲,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15级博士研究生。

  • 标签: 葛洪 《抱朴子》 气论 气禁
  • 简介:服气是道教重要修炼方法之一。通过对唐宋之前相关道经的研究,可获知道教关于服气的总体理论,并可清楚地看到道教服气在理论上的重要变化,即从早期的服外气理论到唐代之后服内理论的转变。服外气的理论和方法随着道教的发展而逐渐丧失了在道教修炼理论中的重要地位,但却作为独立的技术存留在更广泛的医学和养生实践当中。

  • 标签: 服气 内气 外气
  • 简介:“先天一”是道教内丹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它是本体概念在内丹学修炼的直观意义上的呈现,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本体意义上的“道”或“虚”,也不是后天意义上的“精、、神”之一的“”,而是内丹学返本还原修炼体系中从后天回归先天的一个重要的过渡状态,是内丹学修炼成仙的必由之路。本文在综览内丹学文献的基础上,对内丹学关于“先天一”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与诠释。

  • 标签: 内丹学 先天一气 本体 真阴真阳
  • 简介:大石布依族乡,是修文县唯一的民族乡,也是全省100个一类贫困乡之一。2008年初春,和许多地区一样,该乡遭遇了55年来罕见的特大凝冻灾害。据统计,全乡油菜受灾达3500余亩,农作物凝冻损失116.3万元,牲畜损失13.4万元,水利设施损失6.6万元,供水设施损失25.27万元;道路损失极为严重,达434.5万元;林业方面损失44.2万;通讯设施损失6.25万元,全乡因灾损失达896.42万元。

  • 标签: 布依族 干部群众 民生 水利设施 供水设施 通讯设施
  • 简介:2008年初,我省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雪凝灾害,经历了一场极不寻常的考验。在白雪皑皑、千里冰封的贵州高原上,英勇的贵州各族儿女万众一心、共御“冰魔”,用勇气、信心和力量谱就了一曲各民族共同团结抵抗雪凝的壮歌。

  • 标签: 精神 贵州高原 各民族 英勇 勇气 信心
  • 简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视大自然为有机的生命体,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森林草原,它们都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存在,并与人类亲密无间。互依共存。作为大自然产物的人类,因其具备超越万物的主体意识,从而与天、地并列为“三才”,担负着辅助天地养育万物的作用。这样一来,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成为人类一个永恒的课题,从而投以了热切的关注。于是,出于生存发展与精神追求的需要。传统的风水术便应运而生了。

  • 标签: 道教 风水术 符图 五岳真形图
  • 简介:又称炼气、食、服气、吐纳,是古已有之的养生术。道门十分重视对人体的作用,认为“聚则生,散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以生。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五倨!理》中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道教行术作为治病、养生,最终实现成仙理想的手段广泛应用于修炼,并被后世广为流传。

  • 标签: 行气 现代价值 道教 综论 养生术 抱朴子
  • 简介:五台山久远的佛教传统、浓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和它雄奇高妙、婉如仙境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历代的僧人墨客前来拜谒,从而传留下来大量吟咏五台山的诗、词、歌、赋,这其中的许多优秀篇章将会与雄伟的五台山和它璀璨的佛教文化一样留传千古.五台山诗歌数以千计,这里不能详述其貌,只想就一些诗中创造出的恬静高远的意境做些分析和比较.

  • 标签: 五台山 佛教文化 诗歌 艺术风格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陶弘景对旧天师道'黄赤之道'的改造.认为陶弘景对'黄赤之道'的改造主要采用了虚化策略、语言策略,以及情调化策略.

  • 标签: 陶弘景 “黄赤之道” 天师道 道教
  • 简介:瓷器发展到宋代已臻完美,它宁静典雅、含蓄自然、清新质朴,如春水明月,绿云薄冰,引起了人们对美的无限遐想。我们既惊叹于宋瓷的完美,也要思考那隐藏于表象之下的精神世界,这是读懂宋瓷精神的钥匙。宋人郑樵在《通志》提出了“制尚象”说,

  • 标签: 宋代 道家思想 精神世界 《通志》
  • 简介:磬在古诗中时能见到,“清磬几僧邻”即引用自唐代诗人姚合的《过钦上人院》。这句诗说明了“磬”和僧人的密切关系:僧人时时在敲磬,以至于一听见磬声,就联想到僧人,联想到僧人诵经。现代的寺院中,磬也是主要的法器之一。“钟磬”并举以概括佛教的呗,自古依然如此。还是举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名句以证之:“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金瓶梅》第五十一回中,用“典了磬”和“典了钟”来说明僧人穷到极点,真是入木i分。众所周知,“相如渴甚兼贫甚,只典征裘不典琴!”做看家本领用的宝贝是不能离手的呀!

  • 标签: 佛教 《题破山寺后禅院》 故事 唐代诗人 《金瓶梅》 僧人
  • 简介:2012年3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世界遗产资深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吕舟及山西省文物局、忻州市政府、五台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等组成的五台山10+4寺庙改造提升工程考察团一行,深入五台山14座寺庙,进行了考察。从而,正式启动了五台山寺庙改造提升工程。

  • 标签: 五台山 寺庙 工程 改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主要负责人
  • 简介:罕见的低温、持续的凝冻,2008年1月中旬起,都匀市在雪凝肆虐之下,停电、断水、交通受阻、通讯不畅……灾情使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经济运行遭受巨大威胁。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冰雪灾情,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部署和指挥下,都匀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迅速打响了一场凝冻保畅通抢险救灾的战斗。

  • 标签: 交警大队 抢险救灾 都匀市 公安局 先进事迹 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