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忠上士是越南朝时期著名的禅学大师、诗人,于佛禅之理颇有独到的心得体会。其禅学思想,有二个特点;即心即佛说和以欲制欲论。忠全盘接受了马祖道一的思想,主张“佛是觉,心是知。”“知不离觉,觉不离知”强调此心即是佛,“欲求心,休外觅,本体如然自空寂。”突出了心的独立性、排他性。忠反对形式上的持戒与苦行的,认为修行和对事物的认识,讲究自然和随心所欲,不求一定之规。修道不必与坐禅、持戒和忍辱、念佛相联系,只求发现成佛之性,达到开悟的境界。忠上士的禅宗哲学思想在越南民族思想史上有着耀眼的光芒和崇高的地位,尤其是他对“本体”观念的完整阐述,对禅宗思想在越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标签: 越南禅宗 慧忠 即心即佛 以欲制欲
  • 简介:[垂示]云:声前一句。千圣莫传。未曾亲觐。如隔大千。古印度外道有声论,佛破之日:“声是无常之物,妄识所作。”中国的禅僧却不如此否定声,却是要追究到“声前一句。”

  • 标签: 慧超 法眼 古印度 禅僧
  • 简介:唐释琳所撰之《一切经音义》,无论内容之丰富,还是致用之广泛,皆足以俯视李善《文选注》、陆德明《经典释文》,早已成为定评。但琳其人却于史无征。自唐迄清,一千多年间,历代俗书皆无记载,只见于佛家史传。宋释赞宁所撰《宋高僧传》五有小传,宋释志磐撰《佛祖统纪》、元释念常撰《佛祖历代通载》、元释觉岸撰《释氏稽古略》中亦只有零星材料。《宋高僧传》五之小传,虽然简略但较为完整,兹录于后:

  • 标签: 佛祖历代通载 释氏稽古略 慧琳 僧传 觉岸 志磐
  • 简介:均是隋之际的三论宗大师,他基于中观三论学的立场,大力阐发了中道学说。在均的教学中,中道更多是作为方法与境界而展现其意涵的。均首先以初章中假说指出了三论宗与他家对有无理解的根本不同,强调了非有非无之中道与而有而无之假名的一体不二。均认为二谛是佛所说教门,并指出中道是真俗二谛之外的第三谛。通过对他家佛性观点的批判,均遮显出中道佛性的意义,把在龙树教学中所不重视的佛性观念圆融地纳入了中观学体系,并以第一义空丰富了佛性概念的涵义。

  • 标签: 慧均 《四论玄义》 中道
  • 简介:本文是在校释《大书》的基础上写成的。本文以《大书》为q-心并结合大宗杲的其他资料,对大宗杲“看话禅”的理论基础、倡导“看话禅”的主客观原因、“看话头”的具体方法、“看话禅”在中国禅宗史上的意义作了综合述评。本文尤其对人们所关心的什么是话头,如何看话头的问题,此作了比较细致地归纳和辨析。

  • 标签: 大慧宗果 大慧书 看话头 参活句 破疑情 时时提撕
  • 简介:新浪网友:教育重在培因!希望杂志社提出时下孩子们普遍的社会问题,如电脑游戏类、如何成绩与品质两不误,如果扛得住林林总总的教育问题。

  • 标签: 读者互动 成长 故事 妈妈 上期 教育问题
  • 简介:南林寺静是南朝宋代的名僧、中国首位被赐号“智者”的梁代国师约之恩师,为南朝宋代建康、浙东佛教的发展作了杰出的贡献。一直以来,南林寺静少为人所关注,学界迄今无专文对其生平事迹进行研究。本文结合史料,对南林寺静的生卒年和行止情况加以考辨,并得出初步的结论。

  • 标签: 慧静 南林寺 生平考辨 南朝佛教
  • 简介:韩国天台宗始祖、朝鲜半岛高丽国王子、祜世僧统义天大师与杭州因寺住持、华严座主净源大师有着殊胜因缘,为中韩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载入史册为后世传颂。

  • 标签: 大师 始祖 高丽 国王 佛教文化 王子
  • 简介:禅宗发展至赵宋为之一变,伴随着有宋一代“郁郁乎文哉”的时代精神,“文字禅”这种样式也应运而生了。从汾阳善昭的“颂古”问世以来,雪窦重显、丹霞子淳、宏智正觉等禅师均有颂古之作流传,至圆悟佛果的《碧岩录》(一作《碧岩集》)刊行,则集有宋文字禅之

  • 标签: 《无门关》 禅宗 慧开 佛教文化 教义思想
  • 简介:五台山最早的志书《古清凉传》,唐·蓝谷沙门祥撰。关于慧祥,资料甚少,只知他还另撰有《弘赞法华传》10卷。至于他出身何地,俗家姓氏,栖身寺庙,何宗何派,一无所知,即使蓝谷,也有人说是寺庙,有人说是地名;有人说在山西,有人说在陕西。我在《如是我闻五台山》中写祥小传时,也曾费过一番周折,最后一无所获。

  • 标签: 五台山 寺庙 所知
  • 简介:持(337—412),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初祖、庐山东林寺的创建者慧远大师的胞弟.曾与胞兄一起师从道安法师。太元六年(381),因为北方战乱,持随兄慧远南下,打算去广东罗浮山潜修,路过浔阳(今江西九江),爱庐山之清静,于是驻锡龙泉精舍,后在江州刺史桓伊的襄力助下建成东林寺并定居于此。

  • 标签: 历史变迁 大师 柴桑 中国佛教 江州刺史 东林寺
  • 简介:清末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天大冤案,当时震动朝野,沸沸扬扬。此后由于灵岩樵子黄南丁氏所著小说的敷演,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戏曲剧目的演出,而广为人知。前几年由于以此为题材的电视剧的热播,更使这一奇案几乎家喻户晓,陶慧敏饰演的小白菜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形象。但人们熟知的往往只是小白菜的前半生,尤其是与案情及其昭雪有关的一段。至于她此后长达半个世纪多的后半生,一般人则知之甚少了。

  • 标签: “小白菜” 慧定尼 清朝 案件
  • 简介:北魏生等人西行佛国求法巡礼之事,衍生出《生行传》《宋云家记》《道荣传》《洛阳伽蓝记》卷5以及魏源《海国图志》附载、《大正藏》收录同名《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等诸种文献。《生行传》等前三种著作已佚,幸赖《洛阳伽蓝记》卷5之节录、拼补而存其崖略。《洛阳伽蓝记》卷5以合本子注、夹叙夹注为基本形态,其内容则以《生行传》为主体,《宋云行记》为辅助,《道荣传》为补证。大正藏本《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源于《海国图志》附载并删正之,魏源《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则源于《洛阳伽蓝记》卷5可能的生行记内容并且删正。以现存《洛阳伽蓝记》卷5和《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为考察对象,可见北魏生行记诸种相关文献学术价值不菲,有利于推进中亚史地研究、佛教文化交流研究以及"一带一路"的文明溯源研究。

  • 标签: 慧生行传 宋云家记 道荣传洛 阳伽蓝记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
  • 简介:窃惟修持净业,当以净宗五经一论之圣言量为准绳。回归到我国净宗祖师的原则立场。依法不依人,以古为师。欲知山中路,须问过来人。净宗十三祖即是净业成就,见地精纯的过来人。吾辈净业学人依着祖师的教示而行,决定能从婆婆苦域稳达安养乐邦。

  • 标签: 依法 准绳 婆婆 立场 中国 原则
  • 简介:以参究某个公案而悟道的禅法称之为“公案禅”。大宗果及其同时代的著名禅师,除了曹洞宗重视以静坐观照入道之外,大部分临济宗、云门宗的禅师都是以公案禅而开悟的。因此可以说,在禅宗禅法发展历史上,继“祖师禅”(六祖以下至五宗分灯之前)、“分灯禅”(五宗分派时期的各宗禅法)之后,存在一个“公案禅”时代。杨岐方会、黄龙南时期,他们对于颇有些复杂的五家纲宗不予理会,重视直接通过公案启发学人,指授心性,当时流行的禅法多以参究公案为中心,“公案禅”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自分灯禅后期(约北宋中期),又兴起了一个“公案禅”时代。与公案禅之流行对应的是文字禅的兴起,“文字禅”正是围绕着“公案”这个中心而兴发,实质上还是“公案禅”的一种表现形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宗杲提出了一种新的公案参究禅悟方法——“看话禅”,并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元明清时代的禅法。看话禅本质上还是属于公案禅的一种精要形式。

  • 标签: 大慧宗杲 公案禅 看话禅 默照禅 文字禅
  • 简介:昨天,我和同事吃饭聊天。她报怨孩子让她如此操心:学习不专心,偷偷躲到厕所打游戏,上课外辅导班也要她陪着监督等等。而所有牢骚总结起来只不过一句:儿子不按照她规定的标准去成长。

  • 标签: 孩子 故事 教育 佛理 妈妈 魔方
  • 简介:岁月荏苒,转眼间伯父离开我们已二十年了,每想起往事或重读遗稿,他那慈祥和蔼的容颜,如在眼前,不由人要想到他潜心研究道教学说六十余年,对《道藏》内、外丹经及静功修持之道,有极高造诣,撰有不少著作和文稿,在道教界有广泛影响,也是他被誉为近代道教学者的原因。他对中医理论,也有研究,为中医界所称道。一九五七年中国道教协

  • 标签: 陈撄宁 道教学者 丹经 修持 道协 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