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近发表的《魏故比丘尼统法师芝墓志铭》是一方相当重要的墓志,本文对之进行了录文,并分五个部分对这一墓志进行了考释,目的在于深化我们对诸如比丘尼在北魏上层社会中的活动,比丘尼与宫廷政治的关系,以及北魏官制度和佛学流派等问题的认识。

  • 标签: 僧官制度 瑶光寺 陈留公主 胡国珍 谢氏 志石
  • 简介:北魏官制度以昙曜任沙门统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北魏官制度很不完善,昙曜在任沙门统之后,北魏官制度不仅逐渐完善,而且官的权利也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北魏晚期官的弊政,但北魏较为完善的官制度却对北魏的政治、经济、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成为后世制定官制度的范本。

  • 标签: 北魏 昙曜 僧管制度 影响
  • 简介:本文讨论了北魏遣董琬出使西域的背景和意义,董琬出使西域的经过和收获,董琬出使后西域形势的发展与北魏的对策,以及北魏撤出西域的原因和影响。文章指出,北魏西域与西汉断匈奴右臂同,都是为了防范草原劲敌与西域联盟。北魏西域鄯善、焉耆设置军镇,标志着鄯善、焉耆历史上第一次以郡县的地位隶属于中原王朝;也标志着北魏统治西域的手段,从第一阶段报使往来、称臣朝贡发展到第二阶段军事占领、直接管辖。

  • 标签: 北魏 柔然 北凉 军镇
  • 简介:北魏等人西行佛国求法巡礼之事,衍生出《慧行传》《宋云家》《道荣传》《洛阳伽蓝》卷5以及魏源《海国图志》附载、《大正藏》收录同名《北魏使西域》等诸种文献。《慧行传》等前三种著作已佚,幸赖《洛阳伽蓝》卷5之节录、拼补而存其崖略。《洛阳伽蓝》卷5以合本子注、夹叙夹注为基本形态,其内容则以《慧行传》为主体,《宋云行》为辅助,《道荣传》为补证。大正藏本《北魏使西域》源于《海国图志》附载并删正之,魏源《北魏使西域》则源于《洛阳伽蓝》卷5可能的慧内容并且删正。以现存《洛阳伽蓝》卷5和《北魏使西域》为考察对象,可见北魏诸种相关文献学术价值不菲,有利于推进中亚史地研究、佛教文化交流研究以及"一带一路"的文明溯源研究。

  • 标签: 慧生行传 宋云家记 道荣传洛 阳伽蓝记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
  • 简介: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魏鲜卑族统一北方、积极汉化的同时,西北地区还活跃着柔然、高车、嚈哒、悦般、吐谷浑等外来民族与政权,本文主要论述北魏时期的西域民族关系。

  • 标签: 北魏时期 西域主要民族 民族融合
  • 简介: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久已蜚声世界,在国内外宗教界、学术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唐西域》实录了玄奘西游取经的见闻,真实性强,有信史之秀。《大唐西域》体现作者的史观的多元性。其一,具有求实精神。其二,表现现实主义唯物思想。其三,显现宗教唯心主义。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文化呈多元性的,各成体系,各自一统。《大唐西域》从宗教世界观出发,客观上为世俗历史留下珍贵的史料。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唯物主义历史学家只能从世俗视角。从宗教性著作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大唐西域》中吸取有用的历史资料.探究宗教特色的历史观。为世界文化建设服务。

  • 标签: 《大唐西域记》 史观 评说
  • 简介:是否参加过五四运动,过去仅有他自己的一说:"五四运动起,余以新闻记者及学生身份参加武汉及北京学生运动",缺乏具体史料的支撑。笔者近几年挖掘出的包为《汉口新闻报》、《大汉报》撰写的报道中,有大量报道武汉五四运动的消息,证实包不但以记者身份对武汉五四学生运动的各方面情况作了大量有倾向性的详细报道和评论,而且很可能参与到武汉学生联合会的计划中,有意识地运用媒体的平台和力量,对学生运动的进展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助推和引导,其拳拳爱国之情,在报道中亦充分流露。

  • 标签: 包惠僧 武汉五四运动 《汉口新闻报》 《大汉报》
  • 简介:《大唐西域》(以下简称《西域》)是一部古代重要文献,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由季羡林注、范祥雍校的《大唐西域校注》(以下简称《校注》)以其材料丰富、论证严谨、注释精审而著称学界,是《西域》较好的校注本。然而由于条件所限,《校注》仍存在不少漏校、误校等问题。文章利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思溪藏本《西域》这一新材料,同时参考高丽新藏本等几种古本《西域》,结合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慧琳《一切经音义》等佛经音义书材料,试对《校注》存在的疏误的地方进行订补。

  • 标签: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校注》 《可洪音义》 订补
  • 简介:帝国的边界这里的落日,像一眼佛窟,照着水草、游牧、谣唱和弯刀。这里的城堞,埋着一只法螺,

  • 标签: 大唐西域记 唱和
  • 简介:玄奘访问印度时,正是印度民间怛特罗教流行的时期,也是印度佛教密宗走向成熟的前夕。《大唐西域》中提供了印度密教的多方面信息,其中包括陀罗尼在印度流行的情况、民间密教神明的崇拜及怛特罗教的流行情况等。

  • 标签: 大唐西域记 玄奘 密教 怛特罗教
  • 简介:佛教高僧史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一些字词值得进一步研究。这里择取“章亥”、“销”、“销释”和“论并”等词加以考释。

  • 标签: 僧传 字词 考释
  • 简介:在党史上,包常常成为史学家们关注的对象,因为他的一大代表资格颇受争议,而其后的经历也令人嗟叹。但在新闻出版界,他却至今都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事实上,包曾经是一名记者,也因为工作的需要当过编辑,办过刊物。

  • 标签: 包惠僧 名记者 新闻出版界 代表资格 史学家 党史
  • 简介:《樊南文集补编》所收《修华岳庙》,虽历来注家多怀疑非李商隐文,却无史料可证实。从《修华岳庙》文中出现之人名、人物在生活时代上的重合以及“阐皇风于五叶”所透露的信息来看,《修华岳庙》文应为北魏文成帝太安年间作品。

  • 标签: 《修华岳庙记》 李商隐 北魏
  • 简介:本文以《大唐西域》作为考察对象,抽取《大唐西域》中所有的“矣”字用例作为材料,从语体分布、语法意义、语法作用的角度对本书中的全部“矣”字用法进行分析。发现“矣”字在《大唐西域》中多用于陈述句中,主要表示一种强调、确认的语气。从句子结构上看主要位于单句中,在复句中位于复句前一分句末尾时,主要起一种提顿语气的作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中使用的较少,主要是对“已然”“将然”“必然”事件的慨叹。此外,“矣”字在《大唐西域》中的使用受到语体的影响。

  • 标签: 《大唐西域记》 “矣” 语体
  • 简介:1979年7月2日,“一大”的亲历者包去世了。由于悼词迟迟没有写好,追悼会到7月22日才召开。盖棺方可定论,为何包的悼词这么难写?死者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包,原名包道亭,湖北省黄冈县人,1894年于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包毕业于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作了新闻记者,先后在《大汉报》、《汉口新闻报》等报社做过记者。由于他敢于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加之文笔又好,因此在武汉青年学生中小有名气。这时,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的是陈独秀。包曾两次采访了到武汉文华大学做报告的陈独秀,陈独秀这时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陈独秀等

  • 标签: 包惠僧 中共“一大” 陈独秀 共产主义小组 蒋介石 国共合作
  • 简介:《孙秋生造像》全称是《新城县功曹孙秋、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孟广达文,萧显庆书,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五月刻,至景明三年(502年)完成。在六朝碑刻中,书家署名者不多,此碑署萧显庆书,可能在当时有点小名气,但该书家的历史资料难以查找,也可能为普通的工匠或经书手。碑文记述的是孙秋等人为祈福而造像,此碑高104厘米,宽49厘米。分上下二段,上段为本文,共15行,每行9字,下段记载会员姓名,共15行,每行50字,额正书“邑子像”三字。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古阳洞南壁。乾隆时期钱塘的黄易访拓后才开始大显于世。是龙门碑刻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

  • 标签: 北魏时期 造像 碑刻 历史资料 乾隆时期 代表作品
  • 简介:佛足迹崇拜是早期佛教对佛陀崇拜的一种重要形态,反映了那个时代佛教徒与佛陀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早期佛教的佛陀观与实践方式。而佛足迹石崇拜又是一种独具个性的崇拜类型,不但在佛教崇拜中具有支撑与引领的作用,而且在早期的佛教信仰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学术界过去对佛足迹崇拜的研究非常薄弱,尤其是对印度佛足迹石崇拜的渊源与特色等问题不甚明晰。通过分析《大唐西域》中关于佛足迹石的记载,对印度佛足迹石的尺寸、图纹、崇拜方式及神通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对佛足迹崇拜从印度向周边国家尤其是向中国的传播进行了简要梳理。

  • 标签: 玄奘 《大唐西域记》 佛足迹 印度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