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圣言可违乎?”这句话是一位北方读者,对我扬弃唯识论的文章的质问。这位读者来信认为,对圣言(即对圣人讲过的真理之言),我们后来的学佛者只能遵循决不能违背。言外之意认为我对古代唯识家们关于“识外无境”的观点的批判是大逆不道的。

  • 标签: 唯识论年 佛学研究 中国
  • 简介:玄奘法师在印度将要回来的时候,戒日王给开了一次无遮大会。窥基法师《因明大疏》中说玄奘法师在这次无遮大会上公布了“唯识比量”,唯识比量就是真唯识

  • 标签: 唯识 玄奘 法师 因明
  • 简介:净影寺慧远作为隋代佛教三大师之一,其著作《大乘义章》更是南北朝佛教集大成之作,而其中的《三智义》则是中国佛教现存著作中第一篇论述"论"的专文。佛教的"论"主要探讨正确的知识从何而来,以及其在解脱的趣向中有何重要性。慧远在《三智义》分别阐释了"现量"、"比量"和"教"的三说,认为知识的真实性与修行者的境界有对应关系,境界越高,则能得到更真实的认知;而真确的知识亦有助修行者培养智慧,以迈进更殊胜之境界。慧远亦以具有中国思想特色的"理事观"去诠释"论",从中可以看到佛教"论"的中国化;亦从侧面反映了南北朝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时期,而慧远所代表的思想则在其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 标签: 慧远 量论 解脱论 理事观
  • 简介:2004年12月18日,广州市千年古刹六榕寺住持释法法师荣膺该寺四十三代方丈。升座仪式在六榕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

  • 标签: 升方丈 寺升 广州榕
  • 简介:为了解决业力及其相续之疑难,经部中被称为“先代轨范师”的一类论师基于经部种子说提出了“色心互熏说”。通过对经部此“色心互熏说”的梳理和解析,认为此说乃是基于说一切有部及经部两派思想而提出,并用世亲及后期唯识对此说的评辨探究这一理论的缺陷。

  • 标签: 经量部 业力存续 种子说 色心互熏说 色心关系
  • 简介:本文从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提出的文献翻译和工具翻译的角度,对美籍华人学者余国藩(AnthonyC.Yu)和英国汉学家詹纳尔(W.J.F.Jenner)两个《西游记》译本中佛教用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余译本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让更多的西方读者了解佛教文化,主要采用文献翻译来传译原文中的佛教用语。与此同时,余译本也考虑到了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常采用梵文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在传递原文信息的同时,也较好地将原文中佛教文化渗透到读者中,使译文读起来更具异国情调。而詹译本为了更加流畅地传递原文信息,使译文可读性更强,倾向于主要使用工具翻译,如能在译入语文化基督教中找到类似的意象,多采用直接套用法。尽管两位译者所秉承的翻译理念有所不同,但其译作各有所长,受到东西方学术界的高度赞扬与肯定,以及西方读者的喜爱。本文认为以传播宗教文化、为研究者提供研究资料为目的时,译者宜主要采用文献翻译;以提高译文在西方普通读者中的可读性为目的时,宜主要采用工具翻译。

  • 标签: 文献型翻译 工具型翻译 《西游记》 佛教用语 翻译策略
  • 简介:明代镇澄批判《物不迁论》“宗似因非”引起了一场丛林论辩。镇澄认为《物不迁论》以“性住”为因的论证方式不符合性空之义,又依据华严四法界理论构造了一套论证不迁的理论框架,并以此来回应对其批判的反驳意见。通过深入考察镇澄的批判,可知镇澄所理解的“性住”非《物不迁论》的“性住”。《物不迁论》以“缘之如如自在”而称“性住”,符合性空无常之义。

  • 标签: 僧肇 镇澄 物不迁论 性空 性住
  • 简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按照建设学习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动世界,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学习型政党 机关建设 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列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