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一、导言我们在直觉上认为,上帝是高高在天,与人有着无限的距离,摸不着,看不见,与世界毫无关系,这样的上帝与其他宗教的上帝有什么分别呢?基督教的上帝是一位自我启示的上帝。上帝是无量无际的,非有限的我们所能研究测度的(伯11:7)。我们能论到上帝的属性与作为,完全是因他的自我启示。笔者所

  • 标签: 上帝 道德属性 启示 公义 基督教神学 无限性
  • 简介:福建闽南安溪清水祖师,又称麻章上人,闽南多称为乌面祖师,台湾民间通称为祖师公。

  • 标签: 祖师 属性 宗教 崇拜 闽南
  • 简介:宗教文本的翻译者,谨小慎微、力求精确地在向另一种语言传达被信徒视为的神圣之言,以免改变其意义或意图。然而,对于诠释和翻译之本质的多学科研究却表明,这往往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务。通常,一个人对于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的理解,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读者特定的情况有所变化的。每一个读者或翻译者都在与文本之间产生特别的对话,这对话是自发的,或者是根据读者所处的特定环境而具有独特性的。因此,翻译者超越了传统语文学的界限,进入了诠释学的范畴,从诠释的客位视角转为主位视角。文本的对话属性已为巴赫金和伽达默尔等人指出。贝克尔的"动态语言"理论亦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对于翻译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当代语言学、社会学、哲学和人类学研究的成果上,我们将探讨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动态的相互作用。本文将探讨宗教文本的对话性、启发性和转变性特征及这些特性对于此类文本的翻译有哪些启发。

  • 标签: 诠释学 文本 读者 对话 语境
  • 简介:我们可以确信,每个基督徒都会说:我皈依基督教!我信仰上帝!但是,信仰需不需要理性?关于这个问题却有很多不同的回答。翻开整部基督教会史,或许我们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即信仰需要理性的判别。而理性的判别需要正确的神学思想为内涵。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神学从来就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当我们回顾近二千年来基督教会发展的历史时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清楚

  • 标签: 上帝观 神学思想 基督徒 基督教会 本质属性 马丁·路德
  • 简介:这次梵蒂冈册封中国教会120位“圣人”涉及到福建教会的有6位。这6位都是西班牙多明我会传教士,除刘方济各外都是在清代著名的礼仪之争中被清政府处死的。礼仪之争说穿了就是天主教会要不要尊重所在国的文化传统、要不要与所处的时代社会相适应的一场大争论。这在今天已经不成为问题,可是在17至18世纪,这个问题却困扰了中国教会100多年。

  • 标签: 天主教 梵蒂冈 “封圣”活动 中国 宗教政策 政治图谋
  • 简介:近代自启蒙运动始,按默茨(J.B.Metz)本人的看法,基督教遭遇了两种大变局:“其一,以前一直没有大问题的基督信仰与宗教意识之间的统一崩溃了,基督信仰发现与自己对立的是二个普遍的、批判性的宗教观念……。其二,在此之前一其实在法国启蒙运动旱期已露端倪一一直理所当然的宗教与社会的统一、宗教生存与社会生存的统一瓦解了。”

  • 标签: 基督教 宗教信仰 现代社会 政治神学 宗教意识 启蒙运动
  • 简介:本文是英国学者巴雷特教授代表作《唐朝道教研究——中国历史上黄金时期的宗教与帝国》一书的第二部分,从宗教与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唐高宗及武则天时期道教与皇权之间的关系,着重梳理了当时著名道观的源流,分析了嵩山以及上清派在唐朝道教中的重要地位。

  • 标签: 唐高宗 武则天 道教 政治
  • 简介:为揭示'院政时期'政治结构的特点,以日本当代天皇'生前退位'为引,对日本平安时代后期出现的天皇退位、'上皇'、'院政'等相关历史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分析表明,'院政'作为平安时代后期的主要政治形式,它的出现,导致了之前统一集中于朝廷的日本国家权力出现了崩裂,分散到不同的政治集团之中,进而出现了'双重王权结构',甚至'三重王权结构'的奇特政治现象。同时,原本无缘于朝廷政治生活的中下层军事贵族走进了国家权力中心,带来了武士阶级的发展壮大乃至武士政权的确立,使得之后的日本政治结构乃至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 标签: 院政 天皇 平安时代 王权 摄关政治
  • 简介:普通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指定的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教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除了具备与普通院校政治课教学的共性,还具有特殊性。其特殊在于:宗教院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政治觉悟和相当宗教学识的宗教教职人员。

  • 标签: 宗教院校 政治理论课 教科书 教学内容 政治觉悟 宗教学识
  • 简介:五代时期,佛教在藩镇割据政权中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僧侣来源广泛,队伍庞大。僧侣之中,有不为名利所诱,潜心修道,老死于寺院中者;然而亦有不少僧侣不甘心局限于寺院之中,他们身在寺院、’心系世俗,积极参与了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活动。不少僧侣受到各地统治者的崇高礼遇,被尊为国师、谋主;不少僧侣对社会、对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该隐遁山林,消极避世的僧侣,却在政治舞台上表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或许是唐末五代战乱时期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也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表现。

  • 标签: 五代 僧侣 佛教
  • 简介:福建佛学院是1983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的一所地方中级佛学院。从开办迄今,来院就读的青年僧、尼共1250人。今年春季在校的是第九届大专班和初、中级佛学培训班,三年制,僧130人,尼80人,共210人。福建佛学院自开办以来,就在福建省民族宗教厅的领导下,重视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切实落实国家宗教事务局的有关通知要求,

  • 标签: 佛学院 工作回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福建省人民政府 展望 高校德育工作
  • 简介:在中国历史上,九鼎与传国玺曾经长期被视为王权的象征、天命的标志,被描述、塑造成历代中原王朝的传国重器,受到中原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乃至顶礼膜拜。这种历史现象体现了鲜明的政治传承意识。虽然历史上的九鼎与传国玺真伪难辨,但是借助有关九鼎与传国玺的历史传说和政治想象,中国历代统治者把中原地区的政治与历史建构成一部单线传承的政治史,历史上所有中原政权由此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历史关联性和政治继承性。政治传承意识塑造和维护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在精神上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是中国传统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曾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前贤研究基础上,尝试从政治心理的视角,着重考察九鼎、传国玺崇拜现象所蕴含的政治传承意识,探讨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赖以形成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 标签: 九鼎 传国玺 政治传承意识 五德终始学说 正统观
  • 简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教育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以后,国家宗教局加大了对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力度,先后转发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制定的2000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下发了(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学联二十三大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印发全国宗教院校通用教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大纲(试用本)的通知)。根据上述文件的精神及当前形势的需要,结合我省佛学院的实际情况,佛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标签: 建佛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人才培养 政治素质
  • 简介: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唐朝正式传入中国,至清朝乃至现代,历朝最高统治阶层以至一些士大夫,从来就不是旁观者,而是或积极或消极地对这种文化的进入作出种种反应,基督教与晚清政治文化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从这一方面,作初步探讨。

  • 标签: 基督教伦理 政治文化 纪略 教务 李鸿章 晚清
  • 简介:"圣经翻译"似乎是现代社会中一项"不为普通信众所知"的教会事工。但事实上,圣经翻译的工作哪怕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世俗社会里,也仍然牵涉到许多相关因素,比如说译经者群体对目标语的文化上的理解(汉译圣经曾经就"神"和"上帝"、"浸礼"和"洗礼"词汇的选择和使用而出现争论和协商)、译经使用的源本、译经活动的旨趣等等。16-17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圣经翻译不仅仅是一项学术和教会工作,甚而至于在历史事件表面看起来,其中政治考量和神学"斗争"扮演了主导性的角色。"圣经翻译"成了新教和反改教的天主教双方互相争斗的场域。那么"杜埃版圣经"的翻译策略和操控因素就很值得进行探讨。

  • 标签: 杜埃版圣经 翻译策略 翻译操控因素
  • 简介:十六大报告作为中国共产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全面部署,与时俱进,博大精深,在全世界展现了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良好形象,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旗帜,是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的纲领。如此重要的政治报告中,四处

  • 标签: 十六大报告 中国共产党 宗教工作 社会秩序 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