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720~798),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吴兴)人,自称是山水诗人谢灵运十世孙,是唐代活动于大历至贞元年间的著名诗僧。早年即信仰佛教,天宝后期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来徙居湖州乌程杼山山麓妙喜寺。皎博学多识,不仅精通佛教经典,

  • 标签: 皎然 诗僧 禅境 佛教经典 山水诗人 谢灵运
  • 简介:上人(1133~1212)的净土教,不是把我国的佛教作为一种学问或研究的对象,也不是以贵族或武士等为固定对象的思想或宗教,而是以一般庶民为拯救对象的宗教。给予法的思想和宗教以决定性影响的是集中国净土教思想大成的善导大师(613~681)。在思想和宗教方面受到善导决定性影响的法,以“偏依善导一师”(《选择集》)而表明了自己的思想和宗教的立场。

  • 标签: 法然 善导 往生 比睿山 延历寺 净土宗
  • 简介:赵宜真、刘渊是关系元明之际道教发展的关键人物。二人同时被净明、清微推为嗣派。并且在二派各自的叙述脉络中,赵、刘作为该派宗师均有丰富的文献支持。相较而言,赵、刘嗣派清微之说证据更为充分。但赵、刘嗣派净明之说,却可以追溯至刘渊的嫡传弟子邵以正。邵以正有意将赵、刘传记增补入《净明忠孝全书》,尊为净明嗣派,从而自命为净明正宗。他的此种宗派建构意图在景泰、天顺之间发生变化,在其授意下撰写的赵、刘碑传即不再提及净明。那么,其一时间的宗派意图是否符合赵、刘的自我认同及宗派史实便成为需要讨论的问题。

  • 标签: 道教 净明 清微 赵宜真 刘渊然 邵以正
  • 简介:祷告是神给人的一种极高的权柄,通过祷告,人可以向神吐露心语、诉说心愿.倾诉委屈、认罪悔改.感恩赞美.接受能力等。圣经中记录着各式各样的祷告,见证着一颗颗伟大的心灵在神前的尽情释放。

  • 标签: 祷告 接受能力 倾诉 圣经
  • 简介:<正>如我在第一章所述,本书将公元70年视为拉时代的开始;该时代的结束则在公元六世纪。研究古代世界历史的专家一般把那些世纪称为晚期古典时代,承续古典时代。在此期间罗马帝国兴盛之后又衰落,基督教取代异教成为国教。古代世界的社会制度及模式逐渐被带有中世纪特点的社会制度及模式所取代。对于研究犹太宗教的历史学家来说,这些世纪也说明着一个世界的结束及另一世界的兴起。从

  • 标签: 拉比 古典时代 第二圣殿 塔木德 古代世界 法利赛人
  • 简介:作为诗僧,皎留下的诗歌表现出了浓郁的世俗情怀,这是皎亦僧亦士的双重人格所致。家族境遇是皎对荣名不懈追求的原动力,而唐代政治制度、佛教世俗化亦是导致皎诗世歌俗化的重要因素,皎凭借着熟练地运用儒佛两种话语,最终成为中唐吴中文学活动的中心人物。

  • 标签: 皎然 诗僧 世俗诗 佛教
  • 简介:有一次,一位姊妹跟我说,上一个主日礼拜结束后,同工们请她留下来一起读经祷告,而她说以前的同学来厦门,要带她们到鼓浪屿玩,因而无法参加。话音刚落,就有人当面斥责这位姊妹,认为她“不够属灵”,不重视主日的重要性,想着世界的玩乐,缺乏敬虔的心。这件事让这位姊妹很苦恼,觉得信主后,有时候连自己一些合理的娱乐活动都被限制了。

  • 标签: 敬虔 主后 她说 上主 要理问答 基要派
  • 简介:1994年夏天我有幸参加在英国赛里橡树园联合学院举行的夏令会。参加夏令会的人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挪威、瑞典、加拿大和美国。他们是教会工作人员,神学教授、神学生和信徒领袖。这次夏令会讨论总题是"正视一个多种信仰的世界。"赛里橡树园是一个小镇,离英国第二大

  • 标签: 犹太教 拉比 基督教 罗门 工作人员 犹太会堂
  • 简介:圣经说神叫人“天使微小一点”(诗8:5),人的地位似乎比不上天使。但圣经又说:“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吗?”(林前6:3)请问,是否人又高于天使,天使更有权柄?

  • 标签: 天使 审判 圣经
  • 简介:路德宗最重要的改革人物首推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除了路德外,第二号人物当推梅兰希顿(PhilipMelanchthon,1497-1560)。路德的改革成功,离不开梅兰希顿,同样,梅兰希顿的才华也借助路德展示出来。“他们两人一生相敬相爱,相辅相成。路德可比

  • 标签: 梅兰希顿 路德 神学思想 基督教 救恩论
  • 简介:祭山仪式是岷江上游羌族传统信仰中极具代表性的古老文化遗存,存在南部区域由释主祭、北部区域由长老主祭的南、北差异。羌区南、北部祭山仪式的主祭人身份差异现象,与羌族语言和其他诸多文化现象所呈现的南、北区域差异一致,反映了羌族文化生态体系结构由南、北两大区域文化类型构成。羌族祭山仪式的释主祭和长老主祭两种祭祀形式,对研究羌族传统信仰和羌族文化生态及藏羌彝走廊区域的传统信仰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羌族 祭山 传统信仰 区域差异
  • 简介:论文首先叙述汉译净土经典和中国净土思想传入日本及早期传播的概况,然后对法的经历、著作进行介绍,并以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为主要依据对日本净土宗的教义作系统论述。

  • 标签: 法然 源空 净土宗 道绰 善导 往生
  • 简介:从远古至今,萨满教一直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中国萨满教研究肇始于20世纪初,与中国民族学起步相随。中国最早的关于萨满教研究的期刊论文发表于《地学杂志》1914年第6号,善之的《萨满教》一文是最早的一篇萨满教研究的文章。经过百年的学术历程,中国的萨满教研究已由零星研究发展到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阶段。进入21世纪后,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逐年增多。据统计,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在2000年至2013年之间逐年上升,共有4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36名研究生完成136篇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专业涉及教育学、文物考古、地理历史、民俗、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文献、语言文学、新闻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众多领域;学位论文内容涉列广泛。其中萨满艺术、萨满祭祀、综合类研究、萨满文学、萨满习俗、萨满仪式、萨满信仰等主题成为热点,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研究内容涉及满族、蒙古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侗族、达斡尔族、彝族、锡伯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纳西族、汉族等16个现存少数民族和古代的女真、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的萨满文化等诸多方面;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所涉及的地域较广,据统计96%以上都是有关中国各地各民族萨满教研究方面的论文,其中有关北方民族地区的论文有127篇,占总数的88.9%。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1世纪以来中国萨满教研究学位论文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归纳,为今后的中国萨满教研究打下学术史的文献基础。

  • 标签: 萨满教 学位论文 文献计量学 统计分析
  • 简介:由小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的转型是世界近现代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一转型,中国在明朝末年虽然有过一次艰难、但却是主动的尝试,但由于缺乏的类似于西方自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作为社会变革的铺垫,最终换来的却是明王朝的灭亡与满清的入关。平定中原之后,当清廷沉醉于康乾盛世、纂

  • 标签: 清朝 “庙产兴学”政策 中国道教协会 道教事业
  • 简介:应中国基督教两会的正式邀请,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简称:世基联,WorldCouncilofChurches)一行七人在总干事考亚博士的带领下,于2006年11月15日-23日访问了上海、苏州、南京、北京和西安等地。我有幸作为全程陪同,在此分享考亚一行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和感想。

  • 标签: 中国教会 基督教 总干事 联合会 博士 世界
  • 简介:自启东教会1983年圣诞节开放至今,江苏南通一些地方的教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1]本文采用图表和数字统计方式,对改革开放30年来南通教会的成长史进行介绍、调查、总结和分析。笔者希望用实际的教会调查数据与读者交通,说明"三自"和神学思想建设对教会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表达对基层教会牧养中比较复杂和细致的问题的一些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 标签: 教会成长 三自 协会 工作
  • 简介: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教会的社会功能已得到充分的肯定,每每遇到动荡不安的年代,宗教的社会功能就更加凸现出来;在太平盛世的今天,更加离不开教会的社会功能,作为教会自身,如何固本强身为和谐社会服务,成为教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中国社会而言,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中国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矛盾、难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有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教会的社会功能的发挥;同时无论是教会、文化艺术还是哲学、科学,它们与时代互为影响,都同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人是主体,教会、文化艺术、哲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三者之间互为渗透,致使社会问题相对减少。根据中华民族包容性强的特点,教会的走势必定与社会主义社会更加相适应。

  • 标签: 和谐社会 教会 社会功能 自身 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