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1月19日,由亚洲文明博物馆主办,主题为“互动与实践”的佛教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此次研讨会主要探讨印度那烂陀的精神。来自印度、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学者宣读了他们对佛教及那烂陀寺的研究报告。内容包括佛教艺术、建筑、历史和文学的新发现及新诠释,以及那烂陀寺和室利佛逝王国的意义、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肖像学等。

  • 标签: 博物馆 教研 文明 亚洲 克孜尔千佛洞 佛教艺术
  • 简介:【天亚社·巴基斯坦多巴代格辛格讯】巴基斯坦主教团正义和平委员会的邦尼·门德斯(BonnieMendes)神父指出,新教宗任期开始,显示他愿意接触亚洲及其他基督教会。

  • 标签: 巴基斯坦 教宗 天主教 教会组织 宗教信仰
  • 简介:5月10日至12日,亚洲宗教和平会议2010年度执委会议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召开。来自亚洲的印尼、韩国、朝鲜、日本、泰国、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中国等17个国家的50名"亚宗和"成员出席了此次会议。

  • 标签: 2010年 亚洲 北京 和平 宗教 国际饭店
  • 简介:从构图、光线、景深、空灵感四方面入手,论述了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风光摄影及其对于世界遗产、佛教圣地五台山四季风光的光影诠释。

  • 标签: 摄影 五台山风光摄影 构图 光线 景深 空灵感
  • 简介:在浩如烟海的佛经中,我们随处可见关于山川大地、日月星辰、奇花异树、走兽飞禽、琴箫梵呗、细雨和风等种种美景妙境的描写,由此可见佛教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与重视。佛教徒善于在内心“造境”,造清净之境;佛教徒也善于造心外清净之境。此为内外同一的不二法门。“因果”规律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佛教徒可以从“因”预知其果;佛教徒也可以从“果”推知其因。今日地球环境日趋恶化,就是人类所种恶因所致。佛教徒对虫蚁鸟兽,从不加害,视之“平等众生”。这是佛教慈悲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佛教徒的眼中,雪山飞瀑、残荷败柳,无一不是“无情说法”而赋予她们深邃的哲学思辨。

  • 标签: 作品选 佛教文化 韩国 无情说法 日本 环保
  • 简介:现面向海内外社会各界征文,文体不限,主题围绕丘祖慈爱和平精神,可以整理丘祖故事传说,创作诗歌散文,记述探寻丘祖遗迹,学习丘祖精神感悟等;征集与丘祖西行相关的摄影作品,如祖师修行地和西行遗迹,丘祖西行沿线风光等;征集与丘祖有关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如创作祖师画像、丘祖故事传说配图、祖师遗迹风光画作等,抄写丘祖诗句,历代名人歌颂丘祖精神的文章、诗歌、对联、评语,各地宫观供奉丘祖的碑刻、殿堂楹联等。

  • 标签: 丘祖 丘处机 摄影作品 西行 征集启事 故事传说
  • 简介:中国佛教文化摄影书画展赴澳大利亚巡回展出本刊讯中国佛教协会组织的《中国佛教文化摄影书画展》友好访问团萧秉权、张开勤、宗家顺、刘宇一行四人,于1996年6月26日至7月14日,赴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墨尔本、悉尼三座城市举办巡回展出,受到了澳大利亚有关地方...

  • 标签: 中国佛教文化 澳大利亚 书画展 中国佛教界 副总领事 黄金海岸
  • 简介:冯其庸先生应该是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创造者:以一个学者兼艺术家的身份,在年逾花甲后的十多年时间里,连续七次深入中国的大西北,涉流沙,绝大漠,翻越达坂,登临雪域,上达海拔4900米的红其拉甫,下至海平面以下154米的吐鲁番艾丁湖,在饱览西陲风物、录访千年古迹的同时,又以独特的眼光,拍摄了数以千计的彩色照片。这在当今的中外学界,恐怕再没有第二人。

  • 标签: 冯其庸 摄影展 艺术家 外学 观照 独特
  • 简介:为庆祝《中国宗教》创刊20周年,更好地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弘扬优秀宗教文化,《中国宗教》杂志社举办了“庆祝《中国宗教》创刊20周年宗教摄影大赛”,自2015年2月1日至6月1日,共收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参赛作品2300余幅。

  • 标签: 《中国宗教》 创刊20周年 大赛 摄影 作品选 宗教政策
  • 简介:2013年11月27—28日,第七届“亚洲与发展:宗教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当代道教研究学术前沿论坛”在四川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韩国江南大学仁山东方文化研究所、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宗教文化 道教研究 学术前沿 论坛 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