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杨(Young)的差异式正义论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她以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为基础,重新审视了哲学中有关正义的论述,并赋予正义以正视社群差异这一新的意义。然而,学界对杨的正义论还缺乏整体的理解和认识,以致在传播与应用方面存在障碍。为了展示杨正义论的全貌及其内在意义,启发人们深入思考并促发社会变革,本研究运用诠释学的方法,从部分到整体推论杨的理论架构和意义,再从整体检视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视野交融的态度获得创新的理解与批判性的反思。

  • 标签: 艾莉斯·M.杨 差异 正义
  • 简介: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是道德哲学的重要问题,从近代事实与价值的二到现代的彻底断裂,不仅带来道德知识的合法性问题,也加深了现代道德生活的危机,给人类的持久生存形成了危害。一个消解事实与价值二的总体思路是揭示和构建事实与价值之间默会的意义关联域,以主客体互换为视角,以人的自我转化为根基,在经验生活的超越向度中实现事实与价值的相互通约与转化。

  • 标签: 事实与价值 是与应当 二分
  • 简介:承继《易传》《中庸》圣人参天地的观点,荀子进一步提出君子可以总物,从而丰富了儒家人与天地关系的理论内涵。在荀子看来,君子有仁义、知通统类,从而能够总括、调理天地物。君子总括物的思想,涵摄的是人与自然物相互友爱的平等关系,从而可以兼容人与自然适度平衡、和谐发展,以达到彼此共生的人类理想。荀子的这一思想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生态伦理价值。

  • 标签: 总括 参天地 理物 贵全 不害伤 相有
  • 简介:“百城店无假货”活动与商业道德建设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介绍了商业系统在“百城店无假货”活动中倡导的商业道德准则及其内容,并指出商业道德建设要解决商业存在的现实问题,要同管理、法律相结合,要向商品生产领域延伸.

  • 标签: 百城万店无假货 商业道德
  • 简介:与西方哲学家由于要限制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改善处境较差的社会成员的生存状况而讨论正义问题的初衷不同,俄罗斯思想家却是鉴于平均主义民族心理在俄罗斯的根深蒂固和平均主义社会思想在俄罗斯的广泛传播而讨论正义问题的,因此,俄罗斯思想家的正义观总是透露着对人的个性和独特性的凸显与强调。作为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伊·伊里因(1883-1954)对正义思想的表达鲜明地体现了俄罗斯正义思想这一独特性。伊里因的正义观以其精神哲学为基础,着重于强调人的独特性,提出作为差别化艺术的正义思想,由此表达出一种批判平均主义、强调要尊重人的个性和独特性的社会建设方向。相较于西方的正义理论,伊里因的正义观不失为讨论正义问题的另一个面相,同时,对于我们远离平均主义的误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 标签: 正义 精神 人的独特性 差别化的艺术
  • 简介:<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家户的相亲相爱、和睦相处是一个安定的社会所不可忽视的因素。家庭的稳定和谐、和衷共济,是和家庭中的成员,特别是夫妻、父母子女、姑嫂婆媳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

  • 标签: 家庭道德 有益尝试 家庭管理 父母子女 姑嫂 婆媳
  • 简介:本文阐析全球伦理这一当代全球性思想运动的理论构成,并以俊人教授的《寻求普世伦理》作为中国学术界对这一思想运动的主要回应,肯定其重要现实意义,指出其理论不足。文章强调了全球伦理构成中那些“有约束性的基本原则”或“规范性伦理原则”要想成为人类现代社会生活的道德准则、起到重整现代社会生活秩序的作用,必须经历一个信仰化或信念化的过程,因此全球伦理这一思想运动的下一步发展,在于如何使其基本伦理准则成为人们的信念。

  • 标签: 万俊人 《寻求普世伦理》 全球伦理 文化视域 弱宗教模式 强伦理模式
  • 简介:当代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学者艾里斯·扬和南希·弗雷泽围绕多元压迫之正义框架还是二元正义维度会更有利于新社会主义的联合策略问题,以及差异和承认政治问题所展开的政治哲学论辩,所致力于揭示的是,如何使得正义的理念和实践在反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具有深层的颠覆性这样一个共同的议题。二者的正义构想异同及其争辩所打开的话语空间,一方面向我们昭示了解放政治的理论和实践斗争的努力一直在路上,另一方面也表明当代美国新马克思主义对多元文化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框架的依赖本身限制了理论自身的潜力而未能深层有效地挑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

  • 标签: 正义 再分配 承认 差异政治
  • 简介:先秦儒家所谓“四民”即“士”、“农”、“工”、“商”之职业分工,四者之间的序列层次表征了一种以等级为特征的政治秩序模式。先秦儒家以“四民”职分之等级殊作为这种秩序模式的内在价值支撑,这就使“四民”说具有了浓重的政治伦理意蕴。“四民”之伦理殊中隐含了一条共同的伦理义务:“尽分守职”,对这一伦理义务的认同与遵奉不但可以使“四民”之伦理殊殊得以强化,更可进一步对政治秩序构建达成支持。

  • 标签: 先秦儒家 “四民” 政治伦理 职业分层 伦理分殊秩序构建
  • 简介:如果说中国传统文明观强调天人合一,表现为具有整体性与合一性特征,那么西方文明观则以天人二为基础,以人本主义哲学为出发点,具有理性与科学特征。在具体认识中西文明观产生的哲学基础,分析二者不同点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强调五位一体,主要表现为以辩证唯物主义为起点,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方面的和谐,最终实现五位一体的有机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刻,通过对中西传统文明观进行比较,对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与特点,发展与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明观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社会主义文明观 天人合一 天人二分 五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