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正>中日实践伦理学第3次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7日至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汝信出席了17日上午的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刘启林、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魏英敏、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陈筠泉、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许启贤、中国伦理学会副秘书长陈瑛、北京师范大

  • 标签: 实践伦理学 讨论会 中国伦理学 伦理研究 不轨行为 夫妻伦理
  • 简介:<正>“第三者”插足已成为我国目前婚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但是人们——包括理论界和文艺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评价很不相同,电影《谁是第三者》的拍摄及其放映后所引起的不同反应就是一个证明。根据社会学工作者的调查,人们对“第三者”插足问题大体上有这样种看法。

  • 标签: “第三者”插足 爱情 婚姻家庭 婚姻关系 第二者 自然型
  • 简介: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三卷中,亚里士多德对“不自愿”行动的两个条件受强迫和无知一重新加以了界定,由此推进了古代哲学对于道德责任问题的认识与探讨。一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少数极端情况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受强迫”而做出的不自愿行动,多数混合性的行动尽管也受到外部压力,但是仍然可以归于自愿行动的范畴,行动者需要为此类行动负责。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区分不自愿的行动与非自愿的行动、出于无知的行动和处于无知的行动,亚里士多德将自愿性的焦点从柏拉图所强调的“真知识”转向行动者对于具体环境的把握与判断,并进一步转向行动者的品格。亚里士多德的讨论成功地避免了柏拉图理论中存在的不对称问题,在继续捍卫知识对于行动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前提下,也要求行动者同样为自己的美德与恶行以及品格的形成负责。这一观点不仅更加符合日常道德直观,同时也为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道德责任 自愿 无知 决定 品格
  • 简介:<正>去年12月22日至24日,天津市伦理学会召开理事扩大会,以“商品经济与道德标准”和“伦理学研究的新思路”为主题,就目前我国道德生活中出现的某些混乱现象及由此引发的重大伦理学理论问题进行了认真自由的讨论。来自伦理学教学,科研及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近4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天津市伦理学会名誉会长、市政协副主

  • 标签: 伦理学研究 天津市 道德生活 商品经济 大伦 市政协
  • 简介:继《宋代理学伦理学思想研究》《元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产生很好的反响后,陈谷嘉教授的新著《明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于2015年10月在湖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明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书稿完成于陈教授八十华诞之际,是承续前两部理学伦理思想研究专著,可谓理学伦理思想研究的"第三部曲",实为难得。

  • 标签: 理学伦理思想 陈谷嘉 宋代理学 湖南大学出版社 伦理学思想 明代理学
  • 简介:2001年8月3日至6日,河北省伦理学会第四年会暨学术研讨召开了.大会围绕“以德治国的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本次会议讨论的基本情况综述如下:一、以德治国方略提出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

  • 标签: 专题研讨 河北省 理论与实践 以德治国 学术研讨会 基本情况
  • 简介:全国第一体育伦理研讨会于2017年7月19-21日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学者围绕“人民体育与国家责任”主题,展开体育伦理及其相关领域的研讨与交流。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伦理学会、上海体育学院主办,上海市伦理学会和湖南省体育伦理学会协办,上海体育学院休闲与艺术学院和体育与健康伦理E-研究院承办。

  • 标签: 体育伦理 国家责任 伦理困境 中国体育 人民 上海体育学院
  • 简介:的尊严是之为人的基本属性和内在价值,它在哲学上具有两个向度,即的尊严一方面是簪遍性的,这是确保人的生存地位的基本尊严,是之为人的根本标志。作为普遍性的人的尊严是授予性的,是平等的、客观的,这是所兵有的生物性使然。另一方面。的尊严又是独特性的,是我之为我的特殊符号,这是由于每个人在后天的自我发展中都会凸显个我性.作为独特性的人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是差异的、主观的、相对的,这是所区别的社会性使然。作为独特性的尊严,既可获得,使之丰厚、高尚,也可丧失,使之薄寡、卑劣。

  • 标签: 人的尊严 向度 普遍性尊严 独特性尊严
  • 简介:<正>“是目的,不是手段”的口号,从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十八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康德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认为人与自然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是目的,而自然物只是的手段。他认为没有理性、没有意志、没有尊严因而也没有自身目的的自然物,只能充当的工具,只具有手段的价值。而有理性、有意志、有尊严、有自己生活目的的人,不只是作为一种手段而为别人所利用,人本身是作为一

  • 标签: 劳动者 剥削者 康德 剥削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目的和手段
  • 简介:<正>作为物质赡养,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它往往只要求生活上过得去就行了,而精神生活所具有的特点,则是多样性、丰富性,并且因不同的人的性格特点、修养气质、业余喜好等而各有殊异。这也使赡养人适应的难度大大增加。所以,一旦精神生活需求上升为主要矛盾,就会很快成为社会问题。

  • 标签: 精神赡养 老年人 义务性规范 精神生活 殊异 性格特点
  • 简介:信息风险,是信息由外部扩展并渗入人们的生活领域,因人们的非科学处理方式而引发的"客观风险",通常被称之为一种"必然存在"。信息风险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消解的逻辑起点是"信息",即是具有一定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且形成基本信息素质的抽象存在。从责任到伦理责任,是"信息"道德层面的提升,它不仅对消解信息风险有着重要的道德价值,而且还是"信息"消解信息风险的道德诉求。

  • 标签: 信息 信息风险 “信息人” 伦理责任
  • 简介:<正>1987年9月,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单位联合召井了“广州更新观念理论研讨”。与会者认为,广东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改革、开放较早,在物质文明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在同步发展。从而,广州的观念更新较之内地为先,并且初步形成如下特点:一、积极进取、高素质的人生价值观念。包括追求个人对社会贡献、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利益、价值与社会的命运、利益、价值紧密联系起来。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人生价值观念 个人价值 社会科学 社会贡献 广州人
  • 简介:赵汀阳先生认为传统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适用于当今的价值多元社会,已经过时,需改造升级为“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他对传统金规则的点评论并不十分合理,而且,他所提出的新版金规则“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并不包含什么独特的理论优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传统智慧的结晶,很难被取代或超越,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我们所需要的是回归这一原则,真正践行它。

  • 标签: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人所不欲 勿施于人价值共识公正
  • 简介:<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举办的李奇同志道德思想研讨会于1993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首都的著名哲学和伦理学者、她的战友、同志与学生,以及来自天津、湖南、四川、山东、陕西等省市的伦理学者约50余人参加了会议。李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平作地下工作。1938年到延安,先在马列学院学习,以后长期在出版、教育和党的宣传部门工作。1955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始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和伦理学。她是

  • 标签: 李奇 道德思想 研究伦理学 研讨会 伦理学者 哲学研究
  • 简介:道德资本是特殊的资本形式,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培育、应用和管理好道德资本将是企业获取更好效益和更多利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西班牙的阿莱霍·何塞·G.西松围绕领导者的道德资本而展开的论述,提出了一些有创见的和有借鉴意义的理论。

  • 标签: 道德资本 投资股 培育 管理
  • 简介:<正>史宇澄副教授主编的《认识你自己——论之为人》(农业出版社1992年出版,24万字),是一本颇有特色的人生哲理新著。全书除导言外共分十章。前章为“人性”、“人情”、“人欲”,旨在寻求“真人”,探讨“为人之本”;中间章为人道、人伦、人事,意在

  • 标签: 认识你自己 人之为人 介评 人格透视 立德 人生哲理
  • 简介:在目前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中,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围绕着自然物有无道德地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它们观点的不可公度性,表明生态伦理学自身发生了严重的形上学危机。导致这种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在没有确立“是什么”的前提下,就展开了与价值的争论,致使生态伦理学研究出现了的空场。生态伦理的形上学基础,不是自然物有无道德地位,而是之为人。惟有首先成为保护自然环境的人,拥有保护自然环境的人性,他才能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 标签: 生态伦理 人性 形上学
  • 简介: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陷入抽象性存在危机,即的存在的失真状态,它主要表现为:一是被“常人”所左右;二是生命处于“暗昧”之中。这种失真状态不仅使的内在德性源泉濒于枯竭,也使的存在意义发生危机。的真实存在是集自然性、关系性和精神性为一体的综合状态,自然性存在的实现是的真实存在的基本前提,作为精神性存在的“能在”和作为关系性存在的“真己”的实现是其核心。当代中国社会实现的真实存在的途径有:真实存在的物质基础:德富一致的经济体制;真实存在的社会空间:德福一致的政治构建;存在意义的道德救赎:德道统一的生命秩序。

  • 标签: 抽象存在 真实存在 精神解蔽 道德救赎
  • 简介:天津市第二评选“美好家庭”揭晓□筱明在“世界家庭年”之际,天津市第二“美好家庭”评选揭晓。根据“全家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家庭生活民主、科学、和睦、幸福;家庭成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大,廉洁自律,乐于奉献;家庭精神生...

  • 标签: 天津市 单亲家庭 坐骨神经痛 共产党员 夫妻恩爱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