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国家的创新发展需要国家和人民的创新意识,更需要在这种意识之下形成的普遍品质。只有当创新成为人们的心理定势和自发意向时,创新才会渗透于并体现在国家和人民的一切活动之中。如此,中国人民才会真正成为创新性的人民,中国才会真正成为创新型的国家并走

  • 标签: 心理定势 世界先进水平 科技进步贡献率 社会环境 课程教育 实现理论
  • 简介:<正>一、关于艰苦奋斗的概念这一概念,社会上对它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笔者根据查证,它的内涵大致可以归纳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从最一般意义上作为一个成语来使用,其基本意思是“不怕艰难困苦,进行坚持不懈、英勇顽强的斗争。”(《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599页)第二层面,当作一个治国方针,它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方针。”(《邓小平著作学习大辞典》,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530页)第三层面,把它看作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有的学者认为它有三个方

  • 标签: 优良传统 历史发展 政治本色 成语 时代内涵 时代精神
  • 简介:精神文明建设要弘扬优良道德传统──读《福乐智慧》的断想石倬英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宝库中,汇集着少数民族的道德“瑰宝”。《福乐智慧》这部82章1万多行的哲理氏诗是十一世纪古代维吾尔族的“百科全书”,同时是一部道德全书,是一面道德修养的“宝镜”,从中...

  • 标签: 《福乐智慧》 精神文明建设 优良道德传统 道德修养 贪图安逸 伦理学价值
  • 简介:<正>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简直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就是中华民族优良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人们说,“中国传统哲学是伦理型的”。这应当被看作是中国哲学的一个优点,而不应看作是一种缺点。有一种看法认为,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伦理道德都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因而是保守的,是不能继承的糟粕。这种观点,既不符合事实,也是极端有害的。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华民族

  • 标签: 优良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 继承和发扬 儒家伦理思想 精神文明 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