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正>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从信息观点看,是一种改造人类社会内部的及人类与自然之间信息关系和信息过程的活动。因此,为了揭示人类在信息领域中的革命及其趋势,我们必须首先在信息世界中提取出一个简单的普遍的一般的信息过程结构:

  • 标签: 外部世界 信息过程 实践活动 信息革命 信息论 信息关系
  • 简介:协调逻辑(Paraconsistentlogic)这一术语的主要含义是指,在逻辑中当矛盾律的有效性被削弱之后,仍要保持一种次于经典逻辑的的协调性。一般来讲,一个协调逻辑系统应具备两个条件:1、不协调性,即A和?A部是系统的定理;2、不是过完备的(over—complete),即并非系统内的每一公式都是它的定理。由于协调逻辑体系允许有意义、有价值的矛盾进入形式系统,并否认矛盾律的普遍性,因此它与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都有密切的联系。自从1963年巴西逻辑学家达科斯塔创立这门学科以来,已吸引了大批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最近几年又引起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者的极大关注,现已成为国际逻辑学界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的出现将使人们对逻辑科学产生的理解。在我国,对协调逻辑的研究还仅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译自巴西逻辑学家阿鲁达(A.I.Arruda)的《协调逻辑历史发展的若干问题》(‘Aspestsof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paraconsistentlogic’)一文的第二部分,它详细介绍了协调逻辑发展的历史渊源,这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这种逻辑将有很大帮助。

  • 标签: 次协调逻辑 逻辑学家 逻辑体系 矛盾律 逻辑系统 经典逻辑
  • 简介:现代墨家是新近出现的一个学术派别.他们以复兴墨学为职志,以对墨家文本的现代解释为途径,寻求回应现代问题的文化资源.该文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对现代墨家的产生、学术活动、工作思路、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给予简要的评析.

  • 标签: 现代新墨家 现代新墨学
  • 简介:二十世纪后期以来,再也没有哪一种逻辑像协调逻辑那样,在取得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也领略到了极为尖锐的批判,仿佛其本身就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矛盾”。依照协调逻辑“真矛盾”的观点所构建的协调逻辑系统,夷非所思地试图要容纳我们所认知的悖论、辩证矛盾、甚至逻辑矛盾。协调逻辑试图要和悖论永久共存,但我们可以为了暂时的搁置这种矛盾,发展某理论的其他方面而接受这种逻辑技术。协调逻辑在反映人脑的容错机制上具有重要的描述功能,这对提高计算机的智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 标签: 次协调逻辑 辩证法 矛盾律 逻辑哲学
  • 简介:傅伟勋一直被看作现代儒家之外的儒家批评者,文章则从三个方面证明他完全有资格归入现代儒家阵营。首先论证他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使命感的学者,在中国现代三大主流思潮(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中,他必然要选择文化保守主义,从而走向现代儒家。其次就他的四个学术思想倾向来论述他只能归属现代儒家。最后论述他具有第三代儒家共通的思想特征,即:①推索儒学,但不将儒学价值绝对化;②虽不认同马克思主义,却能客观地评价马克思主义;③坚持多元价值观,虽以中国文化为本位,但从不拒斥西方文化,虽强调儒家精神的现代意义,但决不轻率断言认同儒学乃人类未来文化发展的惟一方向。

  • 标签: 儒家 现代新儒家 中国哲学 创造转化 现代化
  • 简介: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主要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内涵,仅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理解“实事求是”就会遇到理论和实践上难以解释的困惑。按照生活实践的观点重新理解“实事求是”,就会发现其中还蕴涵着价值论和道德论内涵。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实践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人,这一思想当中蕴含的价值论与道德论内涵具有特殊的内容。揭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价值论和道德论内涵对于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毛泽东 实事求是 认识论 价值论 道德论
  • 简介:<正>10月15日,美国肯塔基大学哲学系教授奥雪夫斯基(OLshewsky)应邀到中大哲学系作题为“美国实用主义”的专题学术报告。奥雪夫斯基于1965年在伊门尼(Emony)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从1966年到现在,一直在肯塔基大学哲学系执教,曾任该系代理主任。从1973年开始,他历任该校语言协会

  • 标签: 新实用主义 美国实用主义 古典实用主义 哲学史 肯塔基大学 哲学系
  • 简介:《名实论》中,公孙龙以"物"和"实"为阐述其思想的初始概念,强调对"具体可感之物的实"的认知和推断必须满足"位其所位"的要求。这一"名实论"和庄子、荀子及墨家学派的皆有不同,具有非常独特的哲学意蕴。

  • 标签: 《名实论》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哲学会群体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该会内部对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区别的,但其论证的发展趋势,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与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结的逻辑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而为后来毛泽东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结论的得出,以及与此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的合法性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能够成立,并成为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当时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也体现了领袖者个人毛泽东的理论智慧,以及哲学会群体理论论证的贡献。今天在继续使用这一在具体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时,不应忽视其原初的本真意义,并要赋予其普适性和时代性内涵。

  • 标签: 新哲学会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 简介:<正>当你走进商店,步入菜场,漫游在超级市场的时候,可曾想到这五光十色的商业活动,顾客和商业人员的种种关系是由什么来加以协调的?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以什么来协调日益发展的商业活动?在这里,商业道德将起重要的作用,而研究商业道德则是商业伦理学的任务。

  • 标签: 新成果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迫切需要 迅猛发展 商业伦理学 商业道德
  • 简介:<正>在改革和开放两股激流的冲击之下,珠江三角洲洗去昔日灰暗的颜色,“金三角”放射出熠熠的耀人之光。1985年,珠江大三角九市二十三县以占全省21%的土地,创造了占全省近60%的工农业产值和占全省70%以上的财政收入。这里一个小镇(北滘镇)生产的电风扇,居然占全国电风扇总产量的1/5,真是奇迹。珠江三角洲物产之丰富,市场之繁荣,

  • 标签: 商品经济 社会现代化 传统人格 生活方式 资本主义 价值取向
  • 简介:历代注家关于《革》卦的主题思想为何,虽有不同的看法,但学术史上的主流看法基本统一为将《革》卦定位在革命、变革之义上。基于革命这一大前提,本文考察了历代注家对《革》卦的注解,就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道德价值观和革命的合理性等问题给出了的探索。

  • 标签: 《革》卦 革命 革言三就 有孚 顺天应人
  • 简介:本文针对当今"复归"、"走近"马克思的观点,运用当代解释学进行了破解.本文依据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原则,运用当代解释学的积极合理成果,立足于现代思维范式的视域,对建国以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三个不同阶段、不同结果进行了破解,肯定了三个不同阶段及结果的合理性及存在的价值,明确指出破解对马克思哲学理解的理解,必须摒弃形而上学的"非此即彼"、以及追求那种所谓"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绝对思维方式.运用独特的新视角,指出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及结果,只要实现了实践、理解主体、理解对象三者的具体、历史统一,就都具有真理性,就都是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显现;与此同时,还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索揭示出了该过程的内在逻辑.

  • 标签: 复归 马克思 解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