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论证差别原则中不平等正当性,约翰·罗尔斯和布莱恩·巴里进行了帕累托论证。G.A.柯亨在《拯救正义与平等》中,对这一辩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质疑。他提出帕累托不可比选项,揭露其帕累托论证内在逻辑矛盾,并指出该论证两难困境,以期推翻帕累托论证。柯亨反论证目的在于批判人与人之间深层不平等。本文在最后通过追溯柯亨语境中"与社会主义机会平等相融不平等",考察他对"不平等"看法。

  • 标签: 差异原则 帕累托论证 正当的不平等 批判 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
  • 简介: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中央苏区大部沦陷,中共中央、红军总部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被迫开始战略大转移。经一年多辗转与磨难,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并与红二十五军胜利会师。从此中共中央以西北为新革命战略基地,对内及时制止了陕北根据地肃反扩大化,积极整编队伍扩大革命武装,对外粉碎国民党军事“围剿”,进行东征、西征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同时开展对东北军和西北军统战工作,分化了敌人,稳定了陕北局势。

  • 标签: 长征 革命战略基地 艰难抉择
  • 简介:执政党要巩固自身执政地位,就必须以丰富政治资源作为支撑。从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起,毛泽东就十分重视对政治资源维护和开发,这为后来全国执政积累了丰富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摆在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现实课题就是如何得到广大民众认同和支持以巩固革命政权。因此,在毛泽东领导下,我们党为巩固执政地位,进一步对理论资源、权力资源、制度资源、文化资源、群众资源、组织资源等政治资源进行了维护和开发。

  • 标签: 毛泽东 政治资源 维护 开发
  • 简介:杨昌济哲学贡献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反复强调哲学重要性;二是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哲学思想;三是呼唤创立一种适合新时代需要哲学学说。以上三个方面,对青年毛泽东都曾产生过巨大影响。

  • 标签: 杨昌济 哲学思想 青年毛泽东
  • 简介:康德美学思想,与他生活现实,有着很密切联系。康德美学思想,源自于他对艺术、审美、生活现实体验反思。康德美学中的人与审美,在历史变化中构成是同生、共在协调关系。美在直观,痛苦对审美的作用更大,美虽无用却有大用,美的理想是人身体,诸如此类观念均标明,康德美学现实走向,是确实存在。康德先验审美,以现实交流有效性为归依。在康德美学思想最深处,我们能找到通往马克思学说隐秘道路。

  • 标签: 康德美学 现实走向 审美交流 马克思
  • 简介:现代审美范式经历了从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转型,又面临着新美学挑战。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深入、后现代主义语境转换以及全球化趋势发展,美学已不再局限于艺术领域,而是向政治、经济、文化、消费领域、日常生活领域扩张。审美动因与经济动因重合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基础和前景,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理论突破和创新显得极为迫切。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提出了新解答模式:悲剧性现代性与进步论现代性。他认为,尽管现代社会中很多艺术形态面临着被政治同化危险,悲剧作为苦难和痛苦表述,与整个社会统一幻象保持着一种游离并与社会总体性分裂力量,拒绝同质化和同构化。考察伊格尔顿对悲剧性现代性与进步论现代性两种现代性重要命题,对于当前现实具有重要理论意义。首先,伊格尔顿关于对悲剧性现代性与进步论现代性两种现代性思考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集体性智慧概括总结;其次,伊格尔顿对悲剧性现代性与进步论现代性两种现代性提出,可以为我们审视当下社会、经济、文化及艺术现象,提供新理论视角。

  • 标签: 悲剧 悲剧性现代性 现代审美范式 转型
  • 简介:在本雅明看来,巴黎拱廊街作为资本主义现代性神话缩影,是一个辩证现代性意象,它不仅真实地反映着资本主义商品世界虚幻性和拜物教本质,而且隐藏着整个社会集体乌托邦理想和人们革命救赎共同诉求。

  • 标签: 本雅明 巴黎拱廊街 现代性批判 商品拜物教 乌托邦理想
  • 简介:本文从研读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思想家阿多诺代表作《否定辩证法》入手,基于阿多诺非同一性哲学思考反思其对个体生命与死亡辩证论说。笔者认为,阿多诺非同一性哲学语境中生命辩证法具有双重意蕴,它一方面致力于揭示现代社会物化使得个体生命经验与死亡经验成为虚假同一,另一方面则试图在对生命理论思考与特定历史现状、具体社会制度之间保持一种不可化约辩证张力。与此同时,笔者将结合德国思想家海德格尔对死亡生存论存在论思考以及阿多诺对此批驳进一步分析后者独具特色生命辩证法。

  • 标签: 阿多诺 生命 非同一性哲学 海德格尔
  • 简介:马克思主义发展与问题相生相伴,马克思主义本性是直面问题。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对什么是社会总问题、如何解决社会总问题思考史。树立问题意识,意味着抓住了事物发展本质和规律,体现了活动主体自信和敢于担当。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从来不惧怕问题,问题意识一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问题意识反映是中国共产党敢于担当勇气。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纯洁性与战斗力也正是在解决问题中得到体现与提升

  • 标签: 问题意识 意蕴
  • 简介:列宁著作在法国传播真正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共推动下,列宁著作在法国出版工作逐渐受到重视,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起来,发行量也大幅增加,20世纪60—80年代达到巅峰期。随后由于受到前苏联模式危机影响,迅速进入衰落期。列宁著作在法国传播过程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受到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影响,呈现出不同特点。与此同时,来自法国本土、前苏联、中国、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和地区法文版本汇聚在一起,对列宁思想在法国传播提供了多元角度和丰富资源,也成为侧面反映当时国际政治局势要素之一。

  • 标签: 列宁著作 法文版 法国传播史
  • 简介:在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需要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这是“建立系统完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里,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笔者就生态文明建设谈一下自己浅见。

  • 标签: 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 制度体系 保护生态环境 监管体制
  • 简介:英语世界学者对毛泽东及其相关方面的译介要早于英语世界毛泽东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1937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对毛泽东创作于1935年律诗《长征》英译,引发了英语世界学者对毛泽东及其相关研究兴趣,并逐渐成蓬勃发展之势。本文从毛泽东诗词译介、《毛主席语录》英译、毛泽东讲话、书信和文章译介以及战略理论英译这四个方面对英语世界毛泽东译介情况做了详细梳理。

  • 标签: 英语世界 毛泽东诗词 《毛主席语录》 战略理论 译介
  • 简介:毛泽东过人之处里面,很重要一点,就是他选人用人之道。毛泽东善于识人用人,善于在群众实践中识别干部,在历史关键时刻识别干部,在出主意、想办法中识别干部。毛泽东善于培养人,始终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之计,通过培训、学习、检查、教育、团结等方式培养人。毛泽东选人用人之道具有用感情吸引人、用精神影响人、用理论武装人、用文化塑造人、用纪律规范人特点,对我们今天选人用人之策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

  • 标签: 毛泽东 识人用人 培养人
  • 简介:追溯以毛泽东革命历程为线索革命精神,面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振奋中华民族追寻“中国梦”会提出改革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提炼其当代价值,对凝练党精神共识,全信心和精神风貌,实现党十八届三中全

  • 标签: 革命精神 毛泽东 无产阶级 人民
  • 简介: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物,最大特征就是其方法论价值和意义。论及毛泽东管理谋略,自当首推其军事理论和实践。毛泽东关于军队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人民至上、服务群众,党揽全局、各方协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民主管理、纪律保证,分类指导、典型引领等。

  • 标签: 毛泽东 谋略 管理
  • 简介: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批评思想,在长期革命建设过程中对党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毛泽东认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组织、增强党战斗力武器;共产党人对自己缺点要有完全诚意自我批评;只有通过正确对待批评、正确开展批评,党才能永葆纯洁性和长久执政生命力。对毛泽东党内批评思想进行梳理与探析,能为党内批评开展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 标签: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党内批评
  • 简介:从知识社会学视角看,社会科学价值问题不是一个纯粹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现代社会一种知识建制,社会科学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不仅是非历史,而且是不可能。价值问题关系到如何看待社会事实这一社会科学根本问题,体现出理论对自身使命与责任定位。对价值问题任何回避或拒斥,都只能使社会科学自身陷入困境。

  • 标签: 社会科学 实证主义 价值中立 解放
  • 简介: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内部国家制度”学说,批判中心问题在于君主制和民主制对立,同时也涉及到黑格尔法哲学关于中介要素学说、关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学说。马克思批判揭示出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把国家和市民社会头足倒置,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批判也有泛政治化倾向。

  • 标签: 马克思 黑格尔 内部国家制度 国家和市民社会
  • 简介:'群众领袖'习仲勋领导创建南梁苏维埃政权,开创了陕甘苏区革命根据地建设先河,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硕果仅存'根据地。习仲勋在南梁苏维埃时期以发展群众生产、改善群众生活工作目标,以团结教育群众、关心爱护群众工作方式,以解决关系群众根本利益事情、化解党群矛盾工作重点来践行党群众路线。习仲勋在南梁苏维埃时期对党群众路线具体实践,对当前做好党群众工作提供了很好借鉴价值。

  • 标签: 习仲勋 南梁时期 群众路线 实践启示
  • 简介:当今时代,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着全面深刻变革,国家与外部世界关系进行着深刻调整,国家主体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国家安全概念外延扩大、内涵更新。在时代深刻变革之际,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目标而奋斗。维护和平发展进程不被打断,既是时代赋予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本性任务,又对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提出新更为迫切要求。

  • 标签: 国防和军队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和平发展道路 转型 国家主体 外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