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十一届三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以后,邓小平开始思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战略。在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设想,并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主要内容为框架,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布局思想。

  • 标签: 邓小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 总体设计
  • 简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直接起源于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和建设构想,研究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重要论述,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社会特质,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有着重要意义。在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小康社会是'中国化现代化'一个初步目标,与西方现代化概念不同,它代表着不同现代化水平,采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其发展目标确定一个具体标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小康'不只是经济指标,而是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包括人民生活、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康社会不仅指国内社会发展,还包括'对人类贡献更大一些',在增加国内经济收入同时,增加对外援助,增强世界和平力量。小康社会姓'社',要坚持对外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标签: 邓小平 小康社会 中国式的现代化 全面协调发展 对外援助 分配制度
  • 简介:郑忆石在《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4期撰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理想主义、道德主义、民本主义是其主要内容。传统爱国主义于毛泽东哲学,体现在为求民族独立解放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价值指向,从认识论、方法论层面,是对传统哲学经世致用“求实之学”新解,对传统伦理化认识论“知行之辩”改造。

  • 标签: 民族文化传统 毛泽东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 省委党校
  • 简介:21世纪,媒体文化已经是社会生活主要驱动力。全球化包裹下跨国界迁移,已经成为当代世界一个基本特征。媒体与迁移之间关联,促使本文讨论其对种族、民族、国家、文化等影响。这也让我们思考艺术、媒体和音乐怎样支持可能被认为是世界主义某种形式过程,理解作为跨越国界和文化界限而想象和形构社群一种方式。作为想象和表征移民及其历史一种方式,这些艺术产品成为多层次图像制作标志策略。参与迁移问题如何在政治话语语境中被展演;解读跨学科方式怀旧行为扮演;讨论全球化和跨国主义如何让我们重新思考民族国家和学科之间传统界限;在全球又在地族群景观、技术景观和媒体景观,提出诸如'家'、'家园'、'流亡'、'移民'、'身份'和'族群'等概念新定义。

  • 标签: 媒体 跨界 迁移 移民 国族主义
  • 简介:刘仓在2015年9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认为,毛泽东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是通过丑化毛泽东民族英雄形象和抛弃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来达到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走西方道路政治目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否定毛泽东历史功绩。

  • 标签: 毛泽东研究 历史虚无主义 四项基本原则 毛泽东思想 英雄形象 政治目的
  • 简介:通过阐释在最近组织美学研究社会学议题原则,本文揭示了组织美学与组织民主关系问题;讨论了组织社会学和组织理论多样化创新性方法和研究模式,特别是讨论了日常工作生活具有艺术和美学特征组织分析方法。通过将组织生活美学维度涵括进来方式,作者认为组织美学社会协商研究,暗示着我们应扩大日常工作生活组织公民和民主标准。

  • 标签: 组织美学 社会协商 组织民主
  • 简介:认同是个体行动意义重要来源,它为个体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了基本参照,决定着其行动方向和力量。认同也构成了政治统治合法性基础,对于一种政治统治而言,民众能否对其产生认同感,认可其政治理念、政策主张,是判定其存在是否具有合法性关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目标,引导民众认同和支持社会期望价值理念,巩固和提高民意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任务。在价值流动、多元化、私人化现时代,如何引导富有理性反思能力个体对社会主导价值观产生认同感,并转化为自觉行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课题。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性 认同 价值
  • 简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初步形成了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内蕴历史思维、战略思维、民本思维、精准思维、制度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全球思维等丰富思维方法。综合运用这些思维方法,有助于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预见性、主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对于切实推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实践目标具有突出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标签: 习近平 生态文明建设 系列重要讲话 思维方法
  • 简介:在中国传统文化,'大同'和'小康'分别代表了先秦儒家向往两种不同程度社会政治理想。其中,'大同'是最高层次社会政治理想,而'小康'则是相对于'大同'一定时段低度社会政治理想,也是较为现实一种理想。为了实现'小康'社会政治理想,先秦儒家提出了以礼治国国家治理原则。邓小平对传统文化'小康'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使之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一个阶段性奋斗目标。它为中国共产党确立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及实施步骤勾画了蓝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 标签: 传统文化 “小康”概念 理想 当代转化
  • 简介: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既是邓小平教育思想重要部分,也是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必要组成,对当代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界对这一思想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国知网上“以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为关键词检索,相关论文近30篇,也出版了专著,研究论域逐步形成,但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还存在价值争议、视角偏颇、外延不周、分期模糊、论域狭窄、方法单一等问题。正视并在后续

  • 标签: 中的问题 思想研究 研究中的
  • 简介:金民卿在《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撰文认为,影响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因素,既有客观共性因素,也有主观个性因素。其中,客观共性因素,例如社会政治进程和重大历史事件、思想文化和教育环境、生存和家庭环境等影响着青年毛泽东思想发展总体方向和基本方式,

  • 标签: 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江西社会科学》 清算 重大历史事件 社会政治
  • 简介: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关键时刻,为了使党制度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跟上并且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为了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了保证党在历史转折时期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顺利地适应由革命到建设工作重心转变,担负起新历史重任,开创新工作局面,向全党倡导并身体力行《党委会工作方法》。《党委会工作方法》其思想光辉和理论价值之所以能够穿过历史时空而历久弥新,深究其机理,是因为她蕴含了丰富协同论、信息论、系统论思想,体现出协同论之自组织原理、伺服原理、协同效应,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方法论思想光辉。《党委会工作方法》所体现出来协同建设思维对于今天我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伟大工程具有重要作用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党委会 协同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自组织原理 视阈 党的制度建设
  • 简介:李君如在《党文献》2015年第5期撰文认为,抗日战争,毛泽东以其深厚理论造诣和对中国国情了解,对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战争作出了许多科学分析和预见。其中主要四大预见,即游击战在抗日战争是一种战略而不是战术、在敌后能建立大批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并要经历三个阶段、中国将在抗日战争宴现民族解放.都被实践证明是正确

  • 标签: 抗日战争 科学预见 毛泽东 方法论 《党的文献》 中国国情
  • 简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思想建设作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法宝。进入新时期,在利益诉求错综复杂、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境遇,通过思想建设引导党员坚守理想信念、排除错误思想干扰、保持思想定力,让全体党员更加自觉地担当起中国共产党政治使命,成为思想建党所肩负新使命。然而,思想如何回应现实、思想理论“最后一公里”如何突破等成为当前思想建党面临系列遭遇。

  • 标签: 全面从严治党 思想建党 制度治党
  • 简介:本稿以19世纪自然科学物质观为线索,论证《资本论》各范畴带有自然质料因素和社会关系因素二重性特征,力(尤其是劳动力)运动是在这种二重性原理基础之上成立.阐明自然质料→力量更新→劳动力形成—劳动产品生产等一系列质料因素运动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庸俗经济学用一个因素置换另一个因素,无视各因素本质差异,最终将二者混为一谈.这种庸俗论调背后,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缺乏正确认识.

  • 标签: Stoffwechsel(质料变换) 《资本论》 质料 庸俗经济学
  • 简介:当前,关于道德规范问题探讨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占据着很大比重。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共产主义实现并不依赖任何道德规范性理念,而是基于历史发展客观必然性。因为任何道德理念都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产物,不同社会群体在不同时代会接受不同道德与价值观念。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不同立场、地位出发,会拥有各自特殊道德观念;而无产阶级为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也会提出新世界观、价值观。因此,从单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角度讲,深入探讨道德规范问题是必要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道德规范 历史必然性
  • 简介:十八届五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重大战略部署,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表和路线图。可以说,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来到了全面小康大门口。站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进一步搞清楚什么是全面小康、怎样建成全面小康,以及实现全面小康之后,在对新时代特征、新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的判断和把握基础上积极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十八届五中全会 全面小康社会 现代化
  • 简介: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如何理解哲学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影响,一直是学者们争论问题。其中最重要哲学家之一艾思奇翻译了苏联新哲学有关论著,并且在国内进行宣传和传播,也影响了毛泽东哲学思索,与新哲学有关文本和观点在毛泽东哲学著作得到了详细阐发。艾思奇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新哲学思维,丰富了毛泽东哲学视野,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 标签: 毛泽东 艾思奇 新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简介:毛泽东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在他一些典籍批语、读书笔记和讲话,都体现了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创新。毛泽东关于传统文化相关批语和讲话,反映了包括湖湘文化在内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早期思想发展影响。毛泽东对“德治”思想发展,对“经世致用”“实学”思想提升,把“实事求是”由学习方法命题改造为党思想认识路线,对传统“大同”理想社会进行探索,都是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创新具体体现。

  • 标签: 毛泽东 批语 谈话 传统文化
  • 简介:马克思实践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当然要提供关于具体现实抽象理解和一般原则,但由于这种理论始终要求以具体现实为出发点、来源和最终目标,所以这一理论不仅仅区别于理论哲学,而且要求把理论哲学消融在实践哲学之中.由此,后世关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就不应仅仅停留于关于实践范畴理解,也不应局限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精致化,而是应立足于今天中国现实开拓创新.换言之,我们最应从马克思实践哲学收获是方法与原则,而不是他哪一个观点、思想或理论.

  • 标签: 马克思 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 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