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架空输电线路分布面积较广,绝大部分所处环境在郊外或旷野区域,鸟类活动频繁。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改善,鸟类种群和数量增长迅速,线路杆塔鸟巢现象普遍,部分鸟巢临近带电线路挂点位置,因人类活动原因,鸟巢内部经常发现废旧铁丝等导电物体,一但脱落,容易引起输电线路跳闸,严重威胁着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拆除鸟巢过程尤其重要,需要作业人员通过绝缘操作杆将鸟巢挑落,这一过程,鸟巢内易导电物体脱落后容易导致线路故障放电,存在作业人员人身触电风险。传统的绝缘操作杆,只能对鸟巢进行捅落,无法有效的对鸟巢进行保护性拆除,存在较大的安全作业风险,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拆除线路杆塔鸟巢的仿生磁性抓手,以供参考。

  • 标签: 杆塔鸟巢 绝缘操作杆 磁性抓手
  • 简介:摘要  针对货位拣选经常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求解局部优化问题的改进算法,即为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运用高效非支配排序法中的顺序搜索策略以大大减少时间复杂度,以及利用混沌映射来提高MOPSO的全局收敛性,最后运用Matlab7.0软件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优化货位分配与拣货路径,提高拣货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局部最优 粒子群优化算法 货位分配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岩土与地质工程领域的建设和发展规模也愈发庞大,在全国各地的工程需求也逐年提高,为了满足新时代岩土与地质工程的应用,工程材料也趋于高性能、多功能和强适应性的发展方向。为了提高材料的强度和性能,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许多材料设计方法,出现了如纤维混杂合成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和纳米改性材料等,其中,由于纳米材料自身性质对改性过程的适应性,可有效提高材料的性能,并赋予材料声、光、电、磁等方面的特性,受到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在我国,目前市场常见的纳米材料有纳米CaCO3粉末、纳米SiO2粉末等。

  • 标签: 纳米材料 岩土工程 地质工程 应用研究
  • 作者: 赵丹 吕晓鸣 陈鹏 石妍 黄明伟 郑磊 赵卫红 马晓莉 张建国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20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福州 350005,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血液内科,北京 10003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联合化疗对儿童脑膜旁横纹肌肉瘤(PMRMS)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采用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的33例PMRM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33例患儿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1~12岁,中位年龄4岁。胚胎型17例,腺泡型9例,多形型7例。原发PMRMS 26例,复发PMRMS 7例。颞下-乳突区15例,鼻腭-鼻旁区6例,咽旁-颌下区12例。美国儿童横纹肌肉瘤(RMS)协作组分期为Ⅲ期28例,Ⅳ期5例;中危组28例,高危组5例。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33例儿童PMRMS的1、3和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9%、58.6%和49.9%,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60.5%和47.5%。咽旁-颌下区患儿的5年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和100%,鼻腭-鼻旁区患儿的5年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均为83.3%,颞下-乳突区患儿的3年局部控制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7.5%和21.4%。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于颞下-乳突区是影响PMRMS患儿5年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HR=38.40,95%CI:4.87~302.52,P=0.001)。粒子植入后3个月内,全组患儿的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8%(28/33)。21例(63.6%)患儿出现1级急性放疗反应,7例(21.2%)患儿出现2级急性放疗反应。无3级及以上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粒子植入3个月后,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均有明显缓解,无皮肤溃疡、唾液腺纤维化等3级及以上远期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无严重颅颌面畸形发生。结论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儿童脑膜旁横纹肌肉瘤临床疗效肯定,肿瘤位于咽旁及鼻腭区的预后优于颞下-乳突区。

  • 标签: 横纹肌肉瘤 近距离放疗 脑膜旁 儿童 预后 随访
  • 简介:摘要尽管雄激素剥夺疗法对于进展性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患者不可避免产生耐药,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其中,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再激活是CRPC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近年来,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通过与靶蛋白、E3泛素化连接酶形成三元复合物对靶蛋白高效特异性降解,在CRPC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其中ARV-110,ARV-471、AR-LDD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然而,PROTACs分子在研究进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随着纳米医学的发展,其与PROTACs联合应用或将对降低CRPC患者AR的表达,解决病情进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AR与CRPC的治疗,以及PROTACs的作用机制及特点,PROTACs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及现存问题等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 雄激素受体 医用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