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白金凤薛培丽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10-20
  • 出处:《医药界》 2014年第10期
  • 机构:白金凤薛培丽(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四川绵阳621900)【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通在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中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2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BiPAP呼吸机创通的治疗,发现存在问题和不良反应,对此总结和实施更有效的护理措施。〖HTH〗结果将制定的护理措施应用于,有效避免各种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上机成功率。结论患者在进行创通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无创通气 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通(NIV)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序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行有创机械通气(MV)并成功撤机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3例。撤机后治疗组行NIV联合HFNCO序贯治疗,对照组单独行NIV序贯治疗。床旁超声测量患者膈肌移动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DEq)、深呼吸膈肌移动度(DEd)、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再次气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及3 d内平均NIV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DEq、DEd、D-RSBI、PaO2、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4 h两组DEd均减小、D-RSBI均增大,但治疗组D-RSBI显著小于对照组[(1.33±0.56)比(1.62±0.59)次·min-1·mm-1,P=0.034];治疗72 h治疗组DEd显著大于对照组[(41.4±8.1)比(37.8±6.0)mm]、D-RSBI显著小于对照组[(1.02±0.27)比(1.22±0.43)次·min-1·mm-1](均P<0.05);治疗组平均NIV治疗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7.5±1.2)h比(9.3±2.6)h,P<0.01)];各时间点2组PaO2、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再次气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IV联合HFNCO序贯治疗能改善患者膈肌疲劳,促进呼吸肌力恢复,疗效优于单独NIV。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通气 机械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3例为1组,将常规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将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实验组患者中,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改善幅度明显较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各项差异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创机械通气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炎 呼吸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ICU治疗的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心率、呼吸频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aO2、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2、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PAP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h、72h的呼吸频率、心率与血气分析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插管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有pH值下降、CO2潴留,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与血气分析(PaCO2、PaO2、pH)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习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2.89±1.8)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8.6±3.02)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插管率为2.94%(1/34),对照组为26.47%(9/34),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0,对照组死亡率为8.82%(3/34),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减少住院时间,增加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COPD II型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论创正压通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ICU治疗的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心率、呼吸频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aO2、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2、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pH值、外周血PaO2、外周血PaCO2及SpO2的改善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18例患者中痊愈的有9例,显效的有7例,有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18例患者中痊愈的有3例,显效的有10例,有效的有5例,总有效率为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pH值、外周血PaO2、外周血PaCO2及SpO2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