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烟草依赖是戒烟成功的主要障碍,其本质是一种致命的慢性疾病,病变部位在大脑。然而,我国烟草依赖的流行病学特征目前知之甚少,烟草依赖患病(包括全人群和特定人群)与患病特征不明。因此,研究者开展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流行病研究,通过“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分析我国烟草依赖流行状况。该调查使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纳入来自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年龄在20~69岁之间的84 839名研究对象。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基于国际标准(ICD-10,DSM-4)和《中国戒烟临床指南(2015年版)》。结果发现,我国现在吸烟约为25.1%,其中男性显著高于女性(47.6%比1.9%),不同省份的吸烟存在差异(12.9%~37.9%)。在全人群中,烟草依赖的患病约为13.1%(95%CI:12.2%~14.1%);在现在吸烟者中,烟草依赖的患病约为49.7%(95%CI:46.5%~52.9%),且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7%比50.8%)。烟草依赖的患病风险与吸烟行为相关,包括吸烟包年数[OR(95%CI):1.62(1.54~1.70)]、每天吸烟支数[OR(95%CI):2.01(1.78~2.27)]和吸烟起始年龄[OR(95%CI):0.93(0.90~0.97)]。此外,患有烟草依赖的吸烟者,戒烟成功的可能性更低[OR(95%CI):2.88(2.59~3.21)]。基于此,推算2018年我国约有1.835亿(1.704亿~1.974亿)吸烟者患有烟草依赖,其中1.775亿为男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情况,为其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的中英文文献,纳入1990—2020年间关于中国居民DR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估算DR的人群总患病,采用亚组荟萃分析评价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患病情况。结果共纳入40篇相关文献,一般人群总样本量为282 620人,糖尿病患者总样本量为47 022例。总人群中DR的患病为1.7%(95%CI:1.4%~2.0%);糖尿病人群中DR的患病为22.4%(95%CI:18.8%~26.1%)。50~59岁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DR患病最高(22.1%);在糖尿病人群中,华北(27.7%)、东北(23.7%)地区DR患病较高,华东地区DR患者估计人数最多(497.1万人),农村DR(34.0%)患病高于城市(18.7%)。结论中国糖尿病人群DR患病较高,且地区、年龄间存在差异。提示对我国糖尿病人群特别是农村地区糖尿病人群进行DR筛查的必要性。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流行病学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患病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1235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NAFL组合对照组,进行体重指数、血样、血糖、血脂等检查。结果(1)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NAFL的患病为41.9%,50岁前男性NAFL的患病高于女性,50岁以后则低于女性(P<0.05)。(2)NAFL组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的患病分别为58.7%、68.2%、58.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NAFL组体重指数、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ALT、AST、r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HDL则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空腹血糖与NAFL正相关。结论(1)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约2/5合并NAFL。(2)肥胖、糖、脂紊乱与NAFL发病密切相关。

  • 标签: 脂肪肝 2型糖尿病
  • 作者: 杨红 周如宁 钱家鸣 李辉 王丽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10-1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36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005(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005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24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城镇医保职工2013年克罗恩病的患病。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24省份城镇职工医保数据库,基于泊松分布估算2013年城镇职工医保人群克罗恩病患病,以及分性别、年龄别和不同地区的患病;采用2010年中国普查人口数据计算克罗恩病的标化患病。结果2013年城镇医保职工克罗恩病粗患病为3.2/10万(95%CI:3.1/10万~3.3/10万),男、女患病分别为3.5/10万(95%CI:3.3/10万~3.6/10万)和3.0/10万(95%CI:2.8/10万~3.1/10万)。不同区域患病粗率显示,华东地区在区域中最高,为5.6/10万(95%CI:5.4/10万~5.8/10万)。结论我国克罗恩病患病较低,且患病存在性别、年龄及地区差异。

  • 标签: Crohn病 患病率 医疗保险数据库 城镇职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015—2017年中国在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政策20年后不同碘摄入地区甲状腺疾病的患病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并按年龄和性别进行分层。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甲状腺超声检查;同时,检测受试对象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尿碘浓度等。根据以上结果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某种甲状腺疾病;根据尿碘浓度定义不同的碘营养地区,分析不同碘摄入地区碘营养状态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结果共纳入78 470名成年人,其中碘适量地区39 893名,碘超足量地区28 779名,碘过量地区9 798名。3个地区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患病分别为0.45%(95%CI:0.39%~0.52%),0.50%(95%CI:0.35%~0.70%)和0.27%(95%CI:0.2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92,P=0.003);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患病分别为11.36%(95%CI:10.73%~12.02%),13.57%(95%CI:11.70%~15.69%)和16.18%(95%CI:12.41%~2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08,P=0.009);3个地区间Graves病、TPOAb、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结节的患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地区间临床甲亢和临床甲减的患病及TgAb的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碘超足量是亚临床甲减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4,95%CI:1.06~1.44),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保护因素(OR=0.73,95%CI:0.57~0.94)。碘过量是亚临床甲减发生的危险因素(OR=1.47,95%CI:1.08~2.01),是亚临床甲亢(OR=0.56,95%CI:0.41~0.77)、TPOAb阳性(OR=0.93,95%CI:0.87~0.99)、甲状腺肿(OR=0.33,95%CI:0.17~0.66)和甲状腺结节(OR=0.77,95%CI:0.61~0.97)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不同碘摄入地区的亚临床甲亢、亚临床甲减、TPOAb阳性、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肿的患病有差异。不同碘摄入水平对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有影响。

  • 标签: 碘营养 甲状腺疾病 患病率调查 尿碘 横断面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河南省城乡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患病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2015年6月至2019年7月对河南省许昌、驻马店、洛阳和郑州4个地区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罹患情况进行调查。比较慢性肾脏病和无慢性肾脏病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3 067例糖尿病患者,男1 238例,女1 829例,年龄(60.9±9.7)岁,其中农村居民占85.8%(2 633/3 067)。共有1 155例受访者罹患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总体患病为37.7%(95%CI:35.9%~39.4%)。与无慢性肾脏病组比较,慢性肾脏病组患者年龄较大[(61.4±10.3)比(60.6±9.3)岁],体质指数较高[(25.8±3.7)比(25.4±3.6)kg/m2],男性(43.2%比38.7%)、城市居民(19.4%比11.0%)和规律饮酒者(15.8%比12.7%)占比较高,罹患高血压(57.0%比37.2%)、高尿酸血症(10.7%比7.1%)和血脂异常(46.5%比42.7%)的比例也较高(均P<0.05)。4.9%(149/3 067)的糖尿病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eGFR)<60 ml·min-1·(1.73 m2)-1,35.6%(1 092/3 067)存在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中城市居民的慢性肾脏病患病为51.6%(95%CI:50.0%~53.2%),农村居民患病为35.4%(95%CI:34.4%~36.4%),城乡之间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规律饮酒(OR=1.27,95%CI:1.00~1.61,P=0.046)、中度体力活动(相对于轻度体力活动)(OR=1.23,95%CI:1.01~1.51,P=0.039)、高血压(OR=2.27,95%CI:1.95~2.64,P<0.001)、血脂异常(OR=1.21,95%CI:1.04~1.40,P=0.012)和高尿酸血症(OR=1.56,95%CI:1.21~2.02,P=0.001)为慢性肾脏病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河南城乡地区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患病较高,饮酒、体力活动度较大、罹患慢性疾病等因素与之相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横断面研究 中老年人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邯郸农村地区30岁及以上人群中常见致盲性眼底病的患病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2006年在河北省邯郸市农村地区30岁及以上人群中抽取6 830例研究对象,随访6年,观察致盲性眼底病的患病及发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常见致盲性眼底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前瞻性队列研究。2006年,6 830人参与基线调查,男3 163人(46.31%),女3 667人(53.69%),年龄30~97(52.3±12.2)岁;其中患有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者3 435例,患病为50.29%。此外,患有常见致盲性眼底病1 250例,患病为18.30%。4 118人基线不患有常见致盲性眼底病,并参与了第6年随访。6年中,共新发致盲性眼病247例,9%(171/1 899)的慢病患者新发常见致盲性眼底病,而基线非慢病者中仅3.42%(76/2 219)新发常见致盲性眼底病(χ2=56.504,P<0.001)。常见致盲性眼底病的发病与年龄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5,95%CI:1.028~1.062,P<0.001)、眼压(OR=1.064,95%CI:1.014~1.116,P=0.011)和基线患有慢病(OR=1.749,95%CI:1.288~2.375,P<0.001)是常见致盲性眼底病的危险因素。计算上述3个危险因素对模型的解释比例,结果显示,年龄、眼压和慢病对模型的解释比例分别为0.436、0.084和0.511。结论邯郸地区30岁及以上人群中常见致盲性眼底病的患病较高,2006至2012年,每年约有1.5%的慢病患者新发常见致盲性眼底病;慢病增加了致盲性眼底病的患病风险,且作用较年龄和眼压更强。

  • 标签: 眼疾病 致盲性眼底病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心肌病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患病及其与隐源性卒中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发病7 d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纳入患者均按照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进行病因学分型。采用χ²检验比较心房心肌病在不同TOAST分型患者中的患病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隐源性卒中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09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661例,女437例,年龄[M(Q1,Q3)]61(53,68)岁,其中隐源性卒中患者128例(11.7%)。隐源性卒中患者心房心肌病患病[53.5%(46/86)]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组[38.0%(63/166),P=0.018]和小血管闭塞组[19.4%(37/191),P<0.001],低于心源性栓塞组患者[97.3%(72/7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心肌病是隐源性卒中的相关因素(OR=2.945,95%CI:1.766~4.911,P<0.001)。结论心房心肌病与隐源性卒中有关,隐源性卒中患者心房心肌病的患病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小血管闭塞组卒中患者,低于心源性栓塞组患者。

  • 标签: 卒中 心房心肌病 隐源性卒中 N端脑钠肽前体 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就诊情况,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连续8年的门诊登记表进行分析。结果村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就诊逐年增加,就诊人群主要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占82.60%。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骨关节病等常见病为主要诊疗病种。结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技术储备,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 标签: 农村居民 社区卫生服务 患病诊疗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寻找降低剖宫产的有效方案。方法总结分析2004—2010年剖宫产的病历资料,并与同期自然分娩组进行对照,采用随机抽样取材法。结果6年平均剖宫产为52.5%,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占首位,明显高于WHO提出的不大于15%的目标。结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不断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降低剖宫产,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率 社会因素 指征
  • 作者: 李运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09-19
  • 出处:《科学技术创新》 2008年第9期
  • 机构:摘要: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关系到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根据立地条件类型,顺应气候条件的变化,按照客观规律组织造林生产,才能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造林获得成功。
  • 作者: 熊海林 欧琼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科,广州 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睡眠中心,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以独特的间歇性低氧、睡眠紊乱为病理生理表现,从动物实验到流行病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不同程度阐明了OSA与常见慢性病的关联。多项回顾性或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了OSA与肿瘤的共患关系,包括OSA患者中的肿瘤发病、肿瘤患者中的OSA患病以及OSA患者中的肿瘤死亡,各项研究结果不一。多项研究显示OSA严重程度与肿瘤死亡有关联,但二者的患病关系以及OSA与何种类型肿瘤关联尚不清楚。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