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舆情应对是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一个重要主题。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我国舆情研究发展脉络,从舆情研究阶段特征、基础理论以及舆情演化规律实证研究三个方面总结了已有的知识,认为现有研究不足之处表现在对移动互联网舆情研究相对滞后、舆情主体行为及动机研究薄弱、舆情应对正当性和合法性研究严重缺失以及舆情应对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缺乏等方面,由此辨识了未来可能创新空间。

  • 标签: 重大突发事件 舆情研究 知识体系 创新空间
  • 简介:近年来,企业参与灾害治理成为应急管理中重要现象。以逐利为天性企业何以且如何参与灾害治理?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其工具性和规范性两种不同视角为分析工具,企业灾害参与和社区抗逆力关联起来,同时基于不同企业灾害参与动机差异性,企业灾害参与抽象为公司导向社区导向两种不同模式。以这两种模式及其演变为框架,探讨了公司层面的抗逆力社区层面的抗逆力之间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分析发现,采用不同灾害参与模式企业客观上有多重途径同时改善公司社区层面的抗逆力,但企业抗逆力并非天然就能转化为社区抗逆力,只有社区导向企业才能有效促进社区抗逆力提高。本文对两种企业灾害参与模式提出及其演变路径分析,既为理解企业灾害参与行为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为企业灾害参与能力建设和公共政策层面的企业灾害参与管理指明了方向。

  • 标签: 灾害治理 应急管理 企业参与 公司导向 社区导向
  • 简介:生产能力和生活方式发展变化促使公众对安全认识在不断提升和全面化。我们有必要对安全概念进行再认识,使其社会发展协调同步。通过梳理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安全研究需求,本文提出了安全概念"三阶段论":"否定之否定"间接定义、基于风险中间定义、面向韧性建设直接定义,体现了安全研究随着需求发展而经历"事故预防-风险控制-韧性建设"发展过程。通过概念演进分析,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安全科学研究系统建构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安全 概念 风险 韧性 事故预防
  • 简介:在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纵横交织复杂形势下,民防部门开始由战时防空袭走向战时防空袭和平时防灾救灾相结合发展路径。已建立起现代民防体系国家相比,中国民防体系正处于从传统民防向现代民防转变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制度环境变迁,中国人防组织在领导体制、机构职能和经费来源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变化,贯穿这一变化主线是人防实行军地双重领导体制下,军队和地方在其中主导力量此消彼长。本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防变化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并着重对领导体制变化紧密相关机构职能和经费来源演变特征进行描述。

  • 标签: 人防民防 双重领导体制 应急
  • 简介:我们在谈论“学科(discipline)”这一概念时,主要有两个语境:一是作为知识生产“学科”,例如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种意义上“学科”主要目的是生产知识,以达成知识实践良性互动;二是作为知识规训“学科”,例如按照学科目录设置专业并讲授课程,这种意义上“学科”主要目的是传承知识,以实现知识扩散传承。

  • 标签: 知识生产 风险社会 共同体 科研 学术论文 专业期刊
  • 简介:本文通过对3777名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我国现阶段校园欺凌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绝大多数欺凌者同时也是被欺凌者;校园欺凌形式中语言欺凌是主要形式,而关系欺凌最具重复性;校园欺凌行为参与者表现为明显低龄化性别差异化特点,男生参与校园欺凌行为概率要显著高于女生;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校园欺凌行为发生主要场所是学校,且遭受校园欺凌学生把隐瞒事实作为第一选择。相关性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旷课、少玩网络游戏、较开明教育方式、同伴相处融洽、不结交帮派朋友可以降低校园欺凌风险;父母关系紧张、专制型教育方式、亲子关系不融洽、家庭结构不完整、师生关系差、同伴关系较差、欺凌环境恶劣是校园欺凌风险性因素。校园欺凌风险防控应该以学校为核心,学生、家长、教师形成反校园欺凌联盟,社会与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监管互动,构筑反校园欺凌环境。

  • 标签: 校园欺凌 特征 LOGISTIC回归模型 风险防控
  • 简介:美国事故指挥体系(ICS)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已逾40年,过往许多研究指明这项系统本身在运用上存在许多局限,这些局限虽非全盘否定这套体系在管理灾害应变行动上优点,却是美国灾害研究者实务工作者争论ICS实用性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依凭对ICS官方文件在线训练教材分析结果,讨论这套体系在设计上逻辑使用上限制。文末笔者提出ICS在使用上四项限制,分别为:①ICS无法应用在大范围灾害应变上;②ICS使用者在面对不常见状况环境变化时,很难及时反应;③很难ICS介绍给新加入救灾团队个人;④ICS使用者必须了解可进行临机应变行动内容范围。本项研究成果可作为未来讨论ICS基础,文末还提出未来研究ICS方向可能发展,或许可为有志研究ICS学者提供一些可行发展方向。

  • 标签: 美国事故指挥体系(ICS) 灾害应变 应用 局限
  • 简介:从总体安全观角度看,安全研究将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或社会科学)。安全社会科学工程作为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群)二级学科(群),在中国日益成长,其具体三级学科不断涌现。本文拟从总体性安全观和社会系统论角度,将该学科体系形象地勾画为人形、安字形、全字形结构模型图,并对其体系化发展进行深入探索;同时,安全社会科学也需要与安全自然科学技术等进行深度对话和互动。此外,本文首次尝试使用更具有总括性汉拼Anquan,来统帅和整合英文Safety和Security。

  • 标签: 安全社会科学 安全社会工程 总体安全观 社会系统理论
  • 简介:校园欺凌事件中受欺凌者具有显著特征,针对这些特征进行防治将会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广东省校园欺凌状况实证调查样本及广东省校园欺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广东省受欺凌者特征现有研究成果归纳受欺凌特征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欺凌事件中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对个体受欺凌情况都有较为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广东省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存在受欺凌比例较高、受欺凌危害程度相对较低、网络欺凌渐成趋势等特点,基于此,校园欺凌可以从受欺凌者角度来加强防治,进一步加强学生自身反校园欺凌思想及能力建设、强化学校对受欺凌学生关爱侵害预防管理、完善受欺凌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建立并完善受欺凌学生家校交流制度及发挥政府校园欺凌防治职能等。

  • 标签: 校园欺凌 受欺凌者 校园安全 心理干预
  • 简介:在社会科学知识生产中,无论是基于归纳逻辑质性研究,还是基于演绎逻辑量化研究,概念(concept)都居于核心地位。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从现象出发,进而通过归纳和抽象来形成理论。以扎根理论(groundedtheory)为例,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都是现象概念化,概念条理化。在量化研究中,研究者从理论出发,应用或建构理论,进而通过现象来验证或者修正理论。

  • 标签: 灾害 风险 归纳逻辑 知识生产 社会科学 建构理论
  • 简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次论述。他强调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我国今天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结果。”

  • 标签: 传统文化 危机管理体系 中国 经济社会发展 治理体系 文化传统
  • 简介:识别空气污染高社会脆弱性地区,查明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影响因素,这对于降低因空气污染造成社会不平等、提升空气污染防治效果都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提出了面向区域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概念模型,并据此建立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进而以省级行政单元作为分析单位,运用投影追踪聚类模型,识别了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排名前五影响因素分别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本科及以上人口比例"、"每千人医院床位数"、"儿童(14岁及以下人口)"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通过集成社会脆弱性指数来探索中国空气污染社会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4年,社会脆弱性指数均值保持了逐年下降趋势。2000~2010年,社会脆弱性指数标准差持续上升,2010年后出现下降。在整个研究周期内,全国各省社会脆弱性经历了普遍偏高至部分好转再至好转局面扩大变化。社会脆弱性好转始于东北局部,再扩展至东部沿海,继而向中西部推进。在空间分布上,中部和西部省份社会脆弱性偏高,北京和上海社会脆弱性最低,华北和华东地区社会脆弱性水平居中。

  • 标签: 社会脆弱 空气污染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 中国
  • 简介:采用技术哲学、安全管理学、人机工效学及行为安全学等理论方法,通过探讨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基本规律,讨论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技术体系。首先,在梳理国内外应急救援人员行为相关文献基础上,提出开展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技术体系架构可能性。其次,从安全管理学及技术哲学角度,对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技术作为一门社会技术进行概念解读,提出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技术体系架构应遵循几项逻辑原则。最后,结合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现实情境,采用人机工效学及行为学理论方法探讨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技术主体客体、目的标准价值、内容方法,其中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技术体系主要内容方法包括基础技能训练体系应急处置行为技能体系应用操作、具体行为技能指标测试方法及操作程序等。研究表明,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技术体系架构对于提高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培训、改进并提升事故处置效果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性及实际价值。

  • 标签: 重大瓦斯事故 应急处置 人因风险 风险预控技术 技术哲学
  • 简介:住房是人民安居、经济发展载体和体现,而地震往往让住房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支持抗震救灾、推动灾民安置和引导恢复重建,住房评估成为震后阶段重要工作。“5·12”地震和“9·21”地震是我国近年来震级最高两次地震。本文以这两次地震重灾区,即都江堰和南投为例,结合文献归纳和对两者比较研究来总结其在评估流程、框架和作用等方面的策略特征。文章得出,两者在整体策略上基本一致,但在实际策略组织部署和技术利用上有所差别。本研究总结了两者经验和不足,为震后住房应急管理中住房评估提出思路和建议。

  • 标签: 地震 震后住房 安全风险 评估策略 应急管理
  • 简介: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信息释放模式方面有较大差异。有的是逐步释放式,有的是急速倾泻式。信息释放模式差异会导致公众对事件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本文提出:危机状态下,在准确及时地传递相关危机信息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因信息释放模式不科学给公众造成不必要负面影响。构建基于公众需求危机信息整合释放模式对于提高危机信息释放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危机信息 危机管理 信息释放
  • 简介:自2003年开始至今,问责经历了十余年持续发展。以十八大为节点,十八大之后问责有了多维转向,具体包括问责事件锐减、巡视组出场、八项规定问责和反腐败等。这些通过学习和适应、吸纳和整合、优化和升级、关门和封闭等机制得以实现,其中网络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八大之前问责是以社会参与为基础,包含了大量民主元素,问责成果较为零碎。十八大之后问责成果显著,采用则是传统自上而下、体制内控权技术。问责发展关键还是要解决“谁来问责”问题。民主问责必须积极推进参与式问责。

  • 标签: 问责 十八大 民主问责 治理技术
  • 简介:在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世界各国公共安全形势均不容乐观。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更加重视公共安全,也更能保障公共安全。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改革开放实践来看,中国一直社会稳定作为经济发展前提,因此中国即便不是世界上在社会安全管理方面做得最好国家.

  • 标签: 中国 安全研究 全球风险社会 校园 导语 专栏
  • 简介:事故调查是一项重要和复杂工作,调查目的在于挖掘事故发生真相、保障公民知情权和吸取事故教训等。事故调查必须坚持独立、客观、科学和公开原则,法律要为调查主体独立性提供充分授权,调查主体必须具备专业素质,调查程序要科学严谨,调查过程和结论要公开等。通过“7·23事故”调查案例,发现我国事故调查法制需要进一步修改、事故调查主体独立性需要加强、事故调查流程需要更加规范、事故调查公开性需要继续提升和事故调查对技术调查应更为重视。

  • 标签: 灾难 事故调查 独立性 公开性 技术调整
  • 简介:成立应急管理部是典型大部制改革,这种改革事实上萌芽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领导分管+业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模式,有助于减少职责交叉,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效率,优化现行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应急管理转型升级。但是,厘清内部不同机构及与其他相关部门边界,重塑权力结构,实现优化协同高效运行,完善法律保障,是改革成功与否关键。

  • 标签: 应急管理部 大部制改革 部门整合
  • 简介:灾害问题灾前社会问题有着存续性联系,社会人口特征灾害风险及其影响亦存在显著相关性。本文聚焦社会人口特征视角下灾害群体脆弱性研究,灾害群体脆弱性置于风险感知、灾害整备、灾害反应、灾害恢复维度下以梳理国外相关研究,揭示出灾害群体脆弱性存在“高脆弱-低整备-高损失-低恢复”恶性循环再造现象。

  • 标签: 灾害 社会人口 群体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