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基于转基因食品事件的微博数据,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结合PADM理论、启发式-系统式理论与应对行为理论,探究转基因食品事件中消费应对行为的特征、规律及其形成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消费对转基因食品事件的认知受伤害属性、信息源、事件响应的影响;处于防卫动机、从众心理强的消费采用启发式信息处理路径,在未仔细评估的情况下直接形成决策和应对行为选择;处于准确性动机、了解转基因知识的消费会采用系统式信息处理路径,基于对转基因食品事件情境的认知形成感知和判断,包括风险感知、利益相关感知和行为感知;继而通过决策制定选择相应的应对行为。研究结论对于提高转基因食品事件的风险沟通效果、引导消费形成合理的应对行为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转基因事件 PADM理论 启发式-系统式理论 应对行为 扎根理论
  • 简介: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的信息释放模式方面有较大差异。有的是逐步释放式,有的是急速倾泻式。信息释放模式的差异会导致公众对事件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本文提出:危机状态下,在准确及时地传递相关危机信息的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因信息释放模式不科学给公众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构建基于公众需求的危机信息整合释放模式对于提高危机信息释放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危机信息 危机管理 信息释放
  • 简介: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邻避问题逐渐增多。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但是缺乏对已有研究的量化分析。本文以WebofScience和CNKI作为数据来源,运用信息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内外核心期刊中邻避冲突研究的517篇文献进行全样本分析。运用Bibexcel软件对文献进行共词分析,提取高频关键词、高产作者、核心机构、高被引论文;通过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提取研究热点;并结合UCINET、GIS等可视化软件绘制邻避冲突研究的知识图谱。透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热点和方法的对比分析,发现相比国外而言,国内邻避冲突研究呈现出学科交流少、定量研究少、缺乏本土化理论、研究影响力小等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进一步提升研究质量、大力拓展学术合作网络、丰富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影响力等建议。

  • 标签: 邻避冲突 信息计量学 可视化 知识图谱 综述
  • 简介:校园欺凌事件中受欺凌具有显著特征,针对这些特征进行防治将会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广东省校园欺凌状况的实证调查样本及广东省校园欺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将广东省受欺凌的特征与现有研究成果归纳的受欺凌特征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欺凌事件中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对个体受欺凌情况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广东省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存在受欺凌比例较高、受欺凌危害程度相对较低、网络欺凌渐成趋势等特点,基于此,校园欺凌可以从受欺凌的角度来加强防治,进一步加强学生自身的反校园欺凌思想及能力建设、强化学校对受欺凌学生关爱与侵害预防管理、完善受欺凌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建立并完善受欺凌学生家校交流制度及发挥政府校园欺凌防治职能等。

  • 标签: 校园欺凌 受欺凌者 校园安全 心理干预
  • 简介: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国际性通讯社对当今世界新闻信息传播仍起到主渠道作用。突发事件报道是中外通讯社重要的角力场,也是外国通讯社借机抹黑和歪曲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通过对中外六大国际性通讯社对“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文字报道进行梳理和编码,着重分析了六大通讯社有关报道的总体情况。本研究发现,中外通讯社对沉船事件基本情况均积极关注,但在报道体裁、报道数量、关注焦点、人物主体、消息源等方面的差异反映了中外通讯社在报道立场上的本质区别。建议政府部门应做好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强化服务意识,从情绪管理和公共关系维护的角度影响媒体报道,通过行业自律组织和专业规范约束不负责任的报道。

  • 标签: 东方之星 通讯社 消息源 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