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与1979年试行版和1989年版的环保法相比,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传统的环境教育的认识、地位、作用和途径都作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法律表述。公开和参与取代了环境教育1979版的环保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环境教育工作进行了规定。如第八条把"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事业"作为各级环境保护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

  • 标签: 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机构 试行版 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法》 环境宣传
  • 简介:公众参与(PublicParticipation)是环境影响评价(EIA)和战略影响评价(SEA)的重要内容,也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基础.影响公众参与的因素有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和环境伦理四个方面,其中环境伦理在公众参与和环境行为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从伦理学角度论述了人类环境伦理观的形成,环境伦理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道德原则.

  • 标签: 公众参与 环境 伦理
  • 简介:公众进行绿色出行的宣传和引导,既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这种强势大众媒体,也要广泛利用报纸、宣传单和宣传栏这些便捷传播手段,在系统进行知识宣传的基础上,增多绿色出行方式的介绍。

  • 标签: 科学数据 公众 引导 大众媒体 广播电视 传播手段
  • 简介:(湖南)日前,保护母亲河环保青年志愿者交流活动在湖南举行。湖南省环保厅与省直属机关工委、团省委、省直团工委及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人参加了活动,与环保职院、交通职院、生物机电职院、水利水电职院等省直高职院校的青年环保志愿者进行了交流。

  • 标签: 湖南省 环保 公众参与 青年志愿者 环境监测中心站 高职院校
  • 简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在日内瓦发表报告称,全球每年有高达90%的电子垃圾被非法交易或倾销,其总价值约为190亿美元(1美元约合6.2元)。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每年产生410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废弃的电脑和智能手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 标签: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电子垃圾 倾销 非法交易 智能手机 日内瓦
  • 简介:采用动态配气法配置硫化氢恶臭气体,筛选出一种价廉易得、吸收氧化效果好的吸收液,考察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漂白粉投加量、进气浓度、进气流量、温度、吸收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室温25℃、0-5391mg/m3硫化氢浓度范围、3h吸收时间的条件下,漂白粉对硫化氢去除率在92%以上。此法能在较长时间、较大浓度范围内保持较好的去除效果,适于工业化放大。

  • 标签: 炼油企业 恶臭 氧化吸收液 筛选 影响因素
  • 简介:西部农村地区公众对环境问题和有关环保政策法规缺乏必要的了解,环境意识水平普遍较低.本文在把握西部农村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寻求具有西部农村特色的环境教育发展对策,进而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 标签: 西部农村地区 公众 环境意识 社会调查 环境教育 中国
  • 简介: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生动形象、直观易懂的环保教育形式,可以让公众直观有效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明白污染易、治理难的道理,从而增强公众环保的责任意识。

  • 标签: 公众参与 环保设施 开放 云南 环境污染 生动形象
  • 简介:以家用微波炉,全聚四氟乙烯微波消化罐和HNO3/H2O2消解体系溶样,选择最佳溶样条件,对发样和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并和传统湿法(HNO3/HCLO4)消解体系溶样做了对比,通过测定和比较,表明微波溶样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样品 误差 分析
  • 简介:依据线性最小二乘法的数学特性,提出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表水中总铜的不确定度的简化评定方法,通过识别和分析不确定度源,对不确定度进行量化,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此方法适用于地下水、地表水和废水中的总铜含量直接法测定中不确定度的快速评定。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法 总铜 不确定度 评定
  • 简介:污染环境作为最严厉的制裁手段,应当发挥其预防和惩罚犯罪的功效。但理论上该的主观方面却陷入了过失、故意抑或均可成立的理论之争。由于本的罪过形式不明,法官在裁判中几乎不指明该的罪过形式,造成模糊司法。破解司法模糊化应当在解释论上坚持生态法益理念,坚定故意说,在立法论上考量适当扩大刑罚幅度的可行性。

  • 标签: 污染环境罪 罪过 归责 生态法益
  • 简介:《刑法》第338条表面上规定污染环境需要以环境行政法及其相关国家规定为前置条件,行为的刑事可罚性依赖于环境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定,因而污染环境具有完全行政从属性,属于行政犯,“违反国家规定”即为从属性标志。然而,陆续出台的环境犯罪司法解释确立了污染环境的自然犯特征,本并非纯正的行政犯,在部分情形下即使没有违反国家规定也应当将行为纳入刑罚的处罚范围。因此,本中“违反国家规定”应作分类解释,以便合理规制不同类型的污染环境行为,避免刑法过早介入或滞后惩罚。

  • 标签: 污染环境罪 行政从属性 违反国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