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输气管道发生事故后将导致甲烷大量泄漏,存在发生窒息的危险。文章依据甲烷的体积占比,对标准状态下甲烷的窒息浓度进行了计算,并且对不同温度下的甲烷窒息浓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确定甲烷的窒息浓度,利于事故现场用仪器监测甲烷浓度,判断是否有窒息危险;环评事故后果预测时,判断事故发生之后是否会出现窒息浓度,并且确定窒息浓度范围;在环境空气压强不变的情况下,甲烷的窒息浓度随着环境空气的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二者的关系并不属于线性关系。

  • 标签: 输气管道 甲烷 窒息浓度
  • 简介:利用2013-2015年唐山、秦皇岛环境与气象观测资料,对冀东地区冬半年重污染天气及气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天气呈现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和沿海略少的分布特征;地面气象要素分析表明,重污染天气与优良天气相比,日均气压低4hPa,日均相对湿度高30%.重污染天气下以静风和小风为主,风速小于2.0m/s的占71.8%;平均风速大于2.0m/s且持续3-4h的大风对重污染天气消散有主要作用,弱降水或短时降水对重污染天气的消散作用不明显.

  • 标签: 冀东地区 重污染天气 气象特征 消散
  • 简介:利用1954—2017年秦皇岛市气象站逐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滑动平均等方法,对秦皇岛市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4a秦皇岛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趋势率为0.169℃/10a;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升温趋势率为0.153℃/10a和0.156℃/10a;不同季节升温不同,春季和冬季升温更为突出;月气温变化中3月升温趋势最大,2月次之;年极端最高气温变化范围在31.0~40.0℃,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范围-26~-8.6℃;秦皇岛观测站搬迁后气温比20世纪90年代明显下降。

  • 标签: 秦皇岛 气温 变化特征 变暖
  • 简介:河北省1998年-2005年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分析表明:河北省地表水污染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但部分地区水污染矛盾仍很突出;水体总体污染减轻,但氨氮污染有加重趋势;主要湖(库)水水质稳定,但普遍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表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河北省改善地表水环境污染的对策与措施。

  • 标签: 河北省 地表水 污染特征
  • 简介:本文采用2007年大连市环境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城市中心区O3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O3质量浓度的最大出现在午后15:00—17:00,比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出现时间滞后2h左右;O3质量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十分显著,春夏季较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汽车尾气是近地面O3污染的主要原因。

  • 标签: O3 污染特征 光化学污染
  • 简介: [摘要]本文以衢州某山区滑坡为例,通过对勘查区边坡地质条件调查,查明滑坡的地质背景、范围、结构、规模、变形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评价滑坡整体稳定性、发展趋势以及危害性等,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得到边坡稳定性状态,为日后边坡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滑坡 变形特征 稳定性分析
  • 简介:摘要:碳钢管道在再生水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其腐蚀问题也备受关注。pH作为一个重要参数,被认为与管道腐蚀速率存在关系。本文研究了再生水的pH对碳钢管道腐蚀速率的影响,通过分析在酸性再生水(低pH)、碱性再生水(高pH)、中性再生水(接近中性pH)对碳钢管道的腐蚀速率影响的具体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延长碳钢管道使用寿命和减少腐蚀风险的有效策略。

  • 标签: 再生水 pH值 腐蚀速率 废水
  • 简介:以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站1996-2010年监测的大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乌鲁木齐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阐明了乌鲁木齐市以煤烟型和沙尘型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现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采暖期污染重于非采暖期的特征,并提出通过改变能源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来改善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现状。

  • 标签: 大气环境 污染现状 污染特征 改善
  • 简介:根据"十二五"期间淄博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分别对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均浓度、月均浓度、季均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日均浓度、月均浓度、季均浓度呈近似"U"型分布,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冬春污染较重、夏秋较轻的规律;同时,通过对可吸入颗粒物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得出淄博市具有南部、北部地区污染轻,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污染重的特点。

  • 标签: 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特征 变化规律
  • 简介:对南昌市2016年1月一次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大气重污染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其污染特征及成因.重污染时段PM2.5中SO4^2-、NO3^-和NH4^+质量浓度之和占42.1%,重污染日OC/EC为4.73,均明显高于非污染期间,说明二次无机离子和有机物贡献较大;NO3^-/SO4^2-均值为0.85,高于非污染期间的0.56,表明南昌市固定源和移动源污染并重,且重污染期间移动源贡献比例增大.区域污染传输,加上低压、低风速和相对较高的湿度等不利于大气扩散的气象条件可能是此次重污染的成因.

  • 标签: 重污染 PM2.5 化学组分 特征 南昌
  • 简介:摘要:利用南涧县1991—202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2022年5月—2023年4月的负氧离子数据、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等,通过分析南涧县创建“中国天然氧吧”的气候生态环境特征,主要包括气候背景条件、气候舒适度、负氧离子含量、环境空气质量、森林覆盖率、区域内水质、交通及旅游配套分析。结果表明,南涧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宜人,气候舒适时长达7个月,年均负氧离子浓度2539个/cm3,森林覆盖率66.67%,境内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年均AQI指数38.8,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9.7%。综合评价认为,南涧县符合“中国天然氧吧”的创建要求。

  • 标签: 中国天然氧吧,气候生态环境,气候舒适度,负氧离子
  • 简介:基于对秦皇岛洋河口附近海域海底439件表层沉积物、40件柱状样进行粒度分析,了解洋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以及砂层分布情况,确定调查区内西南侧浅表层沉积物主要以细砂、中细砂为主,可作为海滩养护砂源;东北侧以枯土质砂和砂.粉砂.枯土为主,不适合直接用于海滩养护工程.

  • 标签: 沉积物 粒度特征 海砂 秦皇岛
  • 简介:分析了南昌市2013—2016年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3—2016年南昌市环境空气质量逐年好转;污染物浓度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逐年上升,PM(2.5)和O3复合污染明显;颗粒物污染状况较重,但呈逐年好转趋势,并正逐步由固定污染源污染为主向移动源污染为主转变;污染物浓度具有区域分布特征,城市近郊、远郊受固定污染源的影响较大,市区交通密集区域受移动源影响较大。

  • 标签: 南昌市 大气污染物 SO2/NO2 PM2.5/PM10 特征
  • 简介:利用2016年6-9月石化企业周边大气中O_3浓度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同期气象因素,分析了臭氧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观测点夏季O_3浓度日均值高达0.107mg/m~3,其中6月份浓度最高,O_3浓度日变化曲线呈现单峰型特点。不同天气条件会影响O_3浓度日变化曲线的峰值。工作日时O_3浓度比周末更高。气温、相对湿度、风向和风速会对O_3浓度产生影响,其中气温与O_3浓度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与其成反比关系,西北风和西南风对O_3的水平和垂直输送。

  • 标签: 臭氧 日变化 光化学反应 气象因素
  • 简介:利用国控站点空气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对2016年秦皇岛市空气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秦皇岛市NO2、PM(10)和PM(2.5)浓度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规律明显,SO2峰值出现在1月,O3峰值出现在5月,PM(10)、PM(2.5)、NO2和CO浓度峰值均出现在12月。污染物在西南偏西风时污染程度较高。PM(10)、PM(2.5)、SO2、CO浓度受风速影响较小,NO2、O3浓度受风速影响较大。颗粒物浓度受湿度影响较大,随湿度增加而增大。

  • 标签: 污染物浓度 风向 风速 湿度 秦皇岛
  • 简介:本文综合分析了新桥硫铁矿主要水污染源的物料迁移及生产过程中的排污特征,以回水综合利用为前提,介绍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为其它类似矿山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借鉴。

  • 标签: 物料迁移 排污 回水处理 水污染源 硫铁矿山
  • 简介:2016年采样期间和重污染期间,秦皇岛市区PM25浓度分别为85.9μg/m3和180.7μg/m3,表明重污染期间大气复合污染更为严重.采样期间水溶性离子浓度为39.7μg/m3,其中SO42-、NO3-和NH+占总离子的66.5%,重污染期间水溶性离子浓度是采样期间浓度均值的1.5倍.重污染天气主要是受大陆均压场控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因此,建议从完善重污染应急措施、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重污染防控.

  • 标签: PM25 重污染 防控策略 秦皇岛市区
  • 简介:2015年及2016年的6月-8月,在北戴河近岸海域设立4个站点,进行海水叶绿素a及理化指标分析.监测结果显示,鸽子窝海域叶绿素a含量最高,平均值为8.93μg/L,老虎石海域含量最低,平均值为6.61μg/L;最大发生在鸽子窝海域,为19.4μg/L,最小发生在金沙滩海域,为2.01μg/L.总体上,北戴河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与叶绿素a相关性显著的影响因素有无机氮、PO4-P、CODMn和pH.

  • 标签: 北戴河 叶绿素A 分布特征 相关性 影响因素
  • 简介:近年来,十堰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日益增加,成为仅次于细颗粒物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了解十堰市城区臭氧污染特征,利用2013-2017年历史观测数据,对城区臭氧污染现状及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污染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最高与最低分别出现在滨河新村点位和柳陂点位,在时间上呈现出工作日大于休息日的情况。夏季是城区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冬季臭氧浓度较低;一天中臭氧浓度呈现明显的单峰型变化规律。

  • 标签: 十堰 臭氧污染 时空变化
  • 简介:为研究城区近地面SO2浓度变化特征,于2016年在山东大学对济南城市大气中SO2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济南城区SO2年均浓度为0.049mg/m3.SO2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1月,最低出现在7月.SO2在采暖季表现出明显的双峰型日变化,在非采暖季显示出单峰型日变化,这归因于非采暖季SO2排放量远低于采暖季.风向、风速与SO2扩散和输送密切相关,偏东方向,风速越大,SO2浓度越高;其他方向,风速越大SO2清除效果越好.

  • 标签: 二氧化硫 季节变化 日变化 气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