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新媒体技术波及的群体和范围越来越广,网络新媒体内在的伦理本性所呈现的"双刃剑"效应也越加凸显,已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影响社会正常发展.只有加强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伦理构建,寻求并完善网络新媒体技术伦理的解决之道,才能使网络新媒体及社会得以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参9.

  • 标签: 网络新媒体 技术伦理 伦理构建
  • 简介:分析了桑树的生态作用,根据山西省不同立地条件,提出了水土保持桑树生态林和绿化观赏桑树生态林两种主要栽植模式.

  • 标签: 桑树 生态林 栽植模式 研究
  • 简介:建筑及其相关产业是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的“主角”,发展绿色建筑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直接实践.讨论了建筑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建设工作中实践生态文明理念的建议.图2,参5.

  • 标签: 建筑产业 生态文明 资源 环境
  • 简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紧紧依靠生态文化来引领和支撑.武陵山片区生态文化建设要从崇尚生态文明理念、建构丰富的生态文化载体、着力提升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发展能力等方面系统发力.

  • 标签: 整体构建 生态文明理念 区域生态文化建设
  • 简介:生态田园城市是现代城市的发展目标,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热点.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系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营造宜居环境提供生态系统服务.遂宁现代生态田园城市规划将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三规合一",营造一个生态安全健康、生产低碳高效、生活安康富裕,社会公平和谐的美丽新城市.

  • 标签: 田园城市 生态田园城市 生态基础设施
  • 简介:为更好推进东安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依托东安县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运用生态足迹法分析了东安县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选取20个要素指标,建立了由生态经济、生态发展、生态社会、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条件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东安县生态文明创建条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主要结论为:东安县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9年以来,东安县生态文明建设基础逐年向好,综合指数逐年提升,具备较好的生态文明创建基础,从各个子系统评价结果来看,东安县生态文明建设各个层面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生态经济和生态发展层面急需加强.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足迹法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法 东安县
  • 简介:高校生态文化教育是基于全球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以及大学生自身缺乏生态文化意识而提出来的.而在高校,生态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途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在高校中推行生态文化教育,是我国高校园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的课题,这一点在农林类高校显得更为突出.该文将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30余年来坚持践行的生态文化教育成功经验为例,分析该校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以学生生态社团建设为平台的推广效应,为学生生态文化普适型教育范式、自助式成长新模式提供理论的建构和实践的支撑.

  • 标签: 高校 生态文化 教育 生态社团
  • 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生态文明,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着很大问题和挑战.农村生态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广大农村干部与农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改善农村干关系事关重大.

  • 标签: 生态文明 干群关系 农村
  • 简介:学科具有协同性、适应性、整体性、系统性等复杂的生态特征,这些特征决定其进化、发展必须遵循生态系统进化的规律.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学科的生态特性,该文阐述了新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想理论层面及实施操作层面提出了学科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标签: 新升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科建设 学科生态 生态发展
  • 简介:简述了龙山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剖析了新时期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社会效益与提高林农收入矛盾,分析了龙山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龙山县实现生态公益林生态、社会效益与提高林农收入的措施.参4.

  • 标签: 生态公益林 现状 管理 问题 龙山县
  • 简介:党的十八大会议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施'生态立县'等目标,本文以我国城市生态林业建设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结合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改善策略.

  • 标签: 城市生态林业 保障体系建设 缺陷 策略
  • 简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人民的最大追求和奋斗目标.一直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的中国旅游地理,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为其教材建设的主体内容之一.该文结合《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创新实际,仅就中国旅游地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及其构架进行了探索.参9.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教学内容构建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创新
  • 简介: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建设要素及专业评估现状,基于生态思想下提出专业内涵建设由核心要素、支持要素和输入输出要素组成,构建了专业内涵建设框架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 标签: 专业内涵建设 要素 框架体系 内容
  • 简介:彗星实验是瑞典科学家Ostling和Johanson于1984年发明的检测毒物DNA损伤效应的方法。它经历了从最初的微电泳技术、中性彗星实验、碱性彗星实验、酶切彗星实验和双向垂直彗尾彗星实验等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在毒理学、遗传学和环境生态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组织推荐的测定遗传毒性的方法之一。彗星实验的关键点包括单细胞悬液的制备、细胞裂解液的成分与比例,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的浓度,电泳条件等。在典型应用领域,如蚯蚓、鱼、两栖动物、鼠和人的彗星实验很难找到标准实验方案。成功的彗星实验还需关注,实验设计时必须包括阳性对照,结果表述时必须有图为证,实验方案可能因物种或细胞而异。

  • 标签: 彗星实验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遗传毒性
  • 简介:研究生根粉、枝条、基质、扦插时间等不同因子对山苍子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山苍子扦插繁殖中,以黄心土为基质+基部半木质化萌条为插条+浓度为100mg/L的萘乙酸浸泡0.5h+春末夏初(5月)扦插等扦插组合技术为最好,扦插成活率最高,达76%.

  • 标签: 山苍子 无性繁殖 扦插繁殖技术
  • 简介:蔬菜是日常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而优质种苗是蔬菜生产获得高产、高质的重要保障.该文从育苗设施、营养土的配制、播种、苗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五个方面综述了茄果类蔬菜的育苗技术.表1,参10.

  • 标签: 茄果类蔬菜 育苗技术 综述
  • 简介:学校的主校始于1903年10月8日创办修业学堂,历经湖南省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1951年3月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南农学院,1975年10月创设衡阳分院,1987年4月改湖南林业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6月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4月更现名,2004年6月原衡阳市卫生学校整体并入,办学历史悠久,实行湖南省林业厅、教育厅双重管理。

  • 标签: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 环境生物 农业职业学校 农林专科学校 高等专科学校
  • 简介:生态技术的基本公式是“(天然)自然→(人—技术—社会)→(人性)自然”.生态技术是对与自然相统一的人的主体地位的呈现.生态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知识结构生态化、意识观念生态化、消除自我异化后的展开.生态技术使人的本质在劳动、需要、社会关系三个层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复归.

  • 标签: 生态技术 人的本质 人的主体地位 人的本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
  • 简介:通过现场调查和样方调查法,分别调查衡阳市紫色岩裸露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母岩、土壤等因子,以及植被分布、生态环境、植物生长等.在此基础上,采用对比研究法,有选择地进行植物及其配置模式的适宜性试验、整地方式的对比试验、宜林型紫色土经济林树种选择试验,评价不同立地条件类型下的植物适宜性与不同配置模式群落的生态适宜性及水土保持能力,最终筛选出不同立地条件类型下适宜的植物及其配置模式与整地方式,为紫色土裸露地植被恢复与宜林地经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表18,参11.

  • 标签: 紫色土区 裸露地 植被 恢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