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双酚AF(4,4'-六氟-2-二酚,BPAF)应用渐为广泛,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威胁。为探究BPAF对水生生物的神经毒性,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利用T型迷宫和实时定量PCR的研究方法,考察0、0.005、0.05和0.5mg·L^-13种不同浓度BPAF暴露下,成年斑马鱼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鱼脑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基因(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音猬基因(sonichedgehog,shha)和突触蛋白基因(synapsinⅡa,syn2a)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在T迷宫行为学检测中,0.5mg·L^-1BPAF暴露浓度下,斑马鱼在第1天进入T型迷宫规定臂的潜伏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随着暴露浓度和染毒时间的增加,潜伏时间显著延长,具有明显的剂效和时效关系。暴露6d后,BPAF各暴露浓度组中雌鱼脑部gfap基因显著上调,雄鱼脑中gfap基因在高浓度暴露组(0.5mg·L^-1)下表达量下调,而在0.005mg·L^-1BPAF暴露组差异不明显。BPAF暴露可导致雌鱼脑部shha基因下调,使雄鱼脑中shha基因表达量随暴露浓度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BPAF各暴露浓度组中雌鱼和雄鱼脑部syn2a基因下调,呈现出随暴露浓度增大而下降的趋势。综上,初步认为BPAF对斑马鱼具有潜在的神经认知干扰效应。

  • 标签: 双酚AF 斑马鱼 神经毒性 T迷宫 GFAP shha
  • 简介:从嫁接方法、嫁接时间、砧木径级等方面探讨了日本红枫‘珊瑚阁’嫁接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切接法嫁接日本红枫‘珊瑚阁’成活率高于撕皮嵌接法,嫁接时间以2月日本红枫‘珊瑚阁’腋芽未萌动时为佳,砧木地径越粗越有利于嫁接后接穗的生长,嫁接后需注意嫁接口的保湿遮阴.

  • 标签: 日本红枫'珊瑚阁’ 砧木 接穗 嫁接方法 嫁接时间
  • 简介:近年来,大量的规模化养猪场的不断出现,任意排放的病死猪尸体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试验利用sq复合菌剂、病死猪、米糠、泥炭土作为原材料,在发酵箱内,经过7d反复发酵搅拌后生产有机肥的工艺流程,从微生物接种浓度、原材料的投放C/N比例、原材料的含水率、反应时的翻堆间隔时间方面进行单因子试验,探究复合菌剂在工艺流程中的最优反应参数.结果表明,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接种浓度为2%,微生物与原材料碳氮比例为28∶1,原材料含水率保持在50~60%,12h堆翻一次的工艺条件下反应效果最佳.

  • 标签: sq复合菌剂 病死猪 接种浓度 含水率
  • 简介:本文选取泥炭、生物质炭、木炭和活性炭4种含碳材料,结合以经济底栖生物菲律宾蛤仔(Venerupisphilippinarum)为受试生物的生物累积实验和Tenax连续萃取法,阐述不同碳质对沉积物中4种菊酯类农药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将Tenax萃取结果与底栖生物的累积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碳质的添加导致沉积物中菊酯类农药的快速脱附组分(Frap)降低,极慢速脱附组分(Fvs)增大,生物有效性降低,且4种碳质对Frap的影响有所不同,然而因为菊酯类农药的理化性质,Frap的差异并不显著。Tenax6h和24h的单点萃取组分与快速脱附组分相关性显著(P〈0.0001),基本可以代替完整的脱附动力学评价生物有效性,但是对于组成复杂,有机碳(OC)和黑炭(BC)含量高的沉积物进行研究评价时仍应注意由此产生的偏离。Tenax快速脱附组分与2种底栖生物累积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2=0.38,P〈0.0001),表明在OC和BC含量不同的沉积物中,Tenax萃取技术也可以预测菊酯类农药在经济底栖生物菲律宾蛤仔体内的累积量,进而为沉积物中HOCs的环境质量和相关水产品的质量评估提供更为快捷、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菊酯类农药 碳质 Tenax萃取 生物有效性 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