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产品是如此廉价,人们通常不会过多考虑它的利用价值。用一就扔也没什么可惜的,所以它也就变得如此方便。而这样的“方便”却意味着我们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制造更多的污染,产生更多的垃圾。这个充斥着“一”的时代,恐怕也是有史以来垃圾最多的时代。想要告别这个时代其实并不太难,比如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些开始:

  • 标签: 一次性产品 卫生消毒 环境污染 垃圾利用 商品包装
  • 简介:生命周期思想是解决环境与社会问题的一种整体性方法.这种方法是可持续建筑概念的关键.LCA(生命周期分析,或者生命周期评价)是将生命周期思想应用于建筑和建造业的一种重要工具.LCA可以提供有关物质和能源流动的重要信息.由于它很难应用于建筑物本身,所以关注的焦点越业越集中在对建筑环境实施更全面的分析上.通过LCA获得的知识最好是作为综合设计方法的一部分进行应用.在大多数项目中,如果不把LCA与数量调查或者能源模拟等其他手段结合起来就无法获得完整的LCA.将LCA应用于政策制定和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依地区和经济条件而有所不同.

  • 标签: 建筑环境 环境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分析
  • 简介:细胞凋亡是调控机体发育和维护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在克隆了稀有鮈鲫(Gobiocyprisrarus)肝脏组织中凋亡相关的bcl-2、apaf-1、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的部分cDNA片段之后,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片段与唐鱼(Tanichthysalbonubes)相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最高,而bcl-2、apaf-1基因片段则分别与鮈鱼(Gobiogobio)和鲤鱼(Cyprinuscarpio)相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最高,为99%和89%。基于稀有鮈鲫和已知物种的caspase-3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稀有鮈鲫与唐鱼、斑马鱼(Daniorerio)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金头鲷(Sparusaurata)、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pes)的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外源性化学物质对鱼类的毒理学机制及其生态健康风险评价提供科学数据,同时也为稀有鮈鲫在鲤科鱼类的分类及进化地位的研究提供分子水平的重要参考。

  • 标签: 稀有鮈鲫 基因克隆 同源性分析 系统发育树
  • 简介:当奔腾咆哮、云雾缭绕的怒江,慢慢成为了身后早已相距千里的记忆,迎面而来是熟悉的昆明、林立的楼宇、川流的汽车、喧嚣的人群,眼前的一切从未如此刻一般让我感觉陌生,恍若隔世。

  • 标签: 怒江 宝藏 时间 遗忘
  • 简介:建筑部门是自然资源的一个主要消费者.如果不能可靠的预测其行为,将会产生具有不可持续的废弃物(通过过度设计)或者导致代价高昂的过早退化.生命周期成本核算能够优化建筑物和其它构造物的全生命性能.随着私人融资运营的日益盛行,开发商/建筑商在商定期限内对建筑物经营和维护,生命周期成本核算的重要也因此逐步得以体现.本文介绍了应用于建筑部门的生命周期成本核算的概念.同时简要说明了LCC的实施过程,以及采用该手段所遇到的障碍.在消除这些障碍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初步思路.文章还通过案例研究证明了为降低能耗而进行的投资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并针对其提出了两套设计方案:初始客户-依从设计和能源节约设计.

  • 标签: 建筑部门 生命周期成本核算 部门生命周期
  • 简介:一些基于重金属形态的生物毒性机理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和陆生生态系统,例如:自由离子活度模型(FIAM)、生物配体模型(BLM)和生物膜电势斯特恩双电层模型(GCSM),但不同模型的应用效果之间还缺乏系统比较。本研究选取小麦作为受试生物,采用水培实验进行了镉对小麦根伸长的毒性测试,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分别建立了3种模型,并从根毒性、根表面吸附镉和根中富集镉3个方面对3个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除此之外,选取苹果酸和柠檬酸2种有机配体,研究了配体对镉生物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和H+对Cd的根毒性存在竞争效应,而Mg(2+)、K+和Na+未发现竞争效应。由于BLM模型同时考虑了镉的自由离子态浓度和竞争离子的影响,在预测镉对杨麦13号根毒性和生物体内富集量时效果最好。而FIAM和GCSM模型由于计算中仅考虑了离子活度的影响,缺乏对竞争离子保护效应的考虑,因此预测效果相对较差;此外,Cd对小麦根毒性的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而非跨膜过程,这可能也是FIAM模型和GCSM模型预测不佳的原因之一。同时结果还发现有机配体存在时尽管降低了溶液中镉的离子活度,但未显著影响镉毒性,进一步证明了扩散过程对Cd毒性的影响。以上结果为评价和预测镉的陆生生态毒性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模型依据。

  • 标签: 小麦 根毒性 FIAM TBLM GCSM
  • 简介:本文介绍了土壤生态筛选的定义以及国外一些国家在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领域的相关土壤筛选。由于地理生态、社会文化、行政法规以及标准制定的科学基础等差异使各国基于生态风险的土壤筛选的制定方法各有特色,导致各国基于生态风险的土壤筛选名称和筛选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诸如土壤生态筛选、生态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等文件。本文就目前国外一些权威机构推出的并得到广泛认可的相关标准、方法做简要介绍,就国际上不同国家的土壤生态筛选的制定方法、理论体系、使用策略等进行详细描述,为我国制定相关筛选的方法体系提供参考,旨在推动我国基于生态风险的污染土壤筛选的建立和生态风险评估研究。

  • 标签: 生态风险 土壤筛选值 制定方法 土地利用类型
  • 简介:“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2050年1月1日。一列火车离开车站,绕地球轨道一圈又一圈,直至100年以后,最终在2150年新年夜停下来。此时,乘客们在世上的时间也只剩下一周,因为身在火车上,时间过得非常慢。当他们离开火车,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于车上环境的世界。在一周内,他们已经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前进了100年。”

  • 标签: 时间 旅行者 地球轨道 火车
  • 简介:土壤盐碱化是制约乌梁素海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该文针对乌梁素海流域土壤盐碱化的空间复杂与反复发生性,根据乌梁素海流域植被特征,采集了20个代表样点的土壤0~30cm分层样品.利用电导法和电位法分别测定了土壤中总含盐量和pH,运用surfer软件克里金法(Kriging)得到了研究区的土壤盐分和pH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乌梁素海流域土壤中盐分和pH呈现出显著地表聚趋势,而且随着土层的加深盐碱化程度呈现降低的趋势.总体上说,乌梁素海流域土壤的盐碱化现象仍较严重,除春季压盐措施外,需要进行灌溉方式改善和化学改良剂使用等盐碱化治理措施.

  • 标签: GIS 土壤盐碱化 空间分布 乌梁素海流域
  • 简介:利用6个不同浓度梯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6个白叶(Trifoliumrepens)种质资源进行渗透胁迫萌发试验,研究PEG6000渗透胁迫对白叶萌发指标和根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质资源与浓度两者交互作用对白叶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根长有极显著影响(P<0.01);PEG6000渗透胁迫极显著抑制白叶萌发和根系生长(P<0.01),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各萌发指数和根系生长情况均呈下降趋势,PEG6000浓度≥10%时,各萌发参数、根长极显著下降(P<0.01);白叶的PEG6000半致死胁迫浓度为10%-15%,致死浓度为20%-25%.建议大批量萌发期白叶PEG6000轻度渗透胁迫耐旱鉴定浓度为10%,中度耐旱鉴定浓度为15%.

  • 标签: 白三叶 PEG6000 渗透胁迫 萌发 根系生长 浓度筛选
  • 简介:农田中的灌木树篱为许多有趣的昆虫提供了一个庇护所。特别是在钟复,当灌木哈哈一正值旺盛的生长时节,如果你在草丛和野花中搜寻,会发现3种最常见的昆虫。蝠蛉是一种懒散的、行动缓慢的昆虫,头部下垂,仿佛鸟类的喙。椎蝎蛉腹部的尾端像蝎子尾巴一互相间向上翘起,不过这是它们特殊的交配行为的需要,而不是进攻的武器。这种常见的动物以昆虫尸体为食,吸取花蜜及蚜虫留下的干燥蜜汁。

  • 标签: 昆虫 交配行为 庇护所 灌木 蝎子 农田
  • 简介:水质基准研究主要是基于物种的实验室测试的毒性数据开展的.对于一些毒性数据相对缺乏的化学品,水质基准研究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水质基准研究方法的角度,阐述了种间关系预测(ICE)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系统介绍了ICE模型的毒性预测方法在水质基准研究中的应用,并通过锌的ICE案例研究证明了模型在中国的可利用.同时,对ICE模型的不确定性和适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ICE模型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和展望.

  • 标签: 水生生物 种间关系预测(ICE) 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 毒性预测
  • 简介:为了对防污漆杀生活性物质敌草隆的环境毒性进行评估,根据《沉积物-水体中摇蚊生命周期毒性试验—水体加标法或沉积物加标法》(OECD-233),以底栖生物花翅摇蚊为试验对象,通过添加敌草隆的上覆水溶液(浓度设置为1.22mg·L^-1、1.94mg·L^-1、3.08mg·L^-1、4.88mg·L^-1、7.74mg·L^-1和12.26mg·L^-1)对两代花翅摇蚊先后进行暴露,研究其对摇蚊孵化、发育、羽化和繁殖等阶段的影响。结果显示,敌草隆对亲代花翅摇蚊及其子代的羽化率产生抑制,EC_(50)分别为7.56mg·L^-1和5.24mg·L^-1,子代对敌草隆的耐受有所降低;还对亲代和子代发育率产生抑制,EC_(50)分别为5mg·L^-1和4.33mg·L^-1,表明子代对敌草隆的敏感性增加;敌草隆能够影响两代花翅摇蚊的雌雄性别比率,浓度-效应曲线均呈倒"U"型;另外,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两代花翅摇蚊所产卵的孵化率均下降,亲代和子代的EC_(50)分别为2.53mg·L^-1和10.4mg·L^-1,提示子代所产卵对敌草隆的抗性增强;同样地,敌草隆对两代花翅摇蚊的繁殖力均有抑制作用,亲代EC_(50)为1.99mg·L^-1,子代EC_(50)为2.68mg·L^-1。总之,敌草隆暴露对花翅摇蚊上述生活史各阶段均能造成不利影响,其中在羽化和发育阶段可观察到敌草隆毒性的累积,而就卵的孵化率而言,子代所产卵较母代所产卵对敌草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

  • 标签: 敌草隆 花翅摇蚊 生态毒性 生命周期
  • 简介:双酚A(BPA)已被证实是一种类雌激素类物质.本研究根据BPA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的特点,按照不同的毒性终点将BPA的毒性数据进行归类,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sensitivitydistribution,SSD)推导了BPA对水生生物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redictednoeffectconcentration,PNEC).结果表明:以雌激素效应为暴露终点的急、慢性PNEC分别为25.11μg·L^-1、1.075μg·L^-1;而以所有数据的急、慢性毒性效应为暴露终点推导的PNEC分别为355.7μg·L^-1、7.549μg·L^-1.BPA对水生生物的雌激素效应更为敏感,建议在推导BPA这类内分泌干扰物的PNEC时,应依据其毒性终点分别推导,从而得到更加合理的基准.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双酚A 淡水生物 雌激素效应 内分泌干扰 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
  • 简介:农夫啊,你们要惭愧;修理葡萄园的啊,你们要哀号;因为大麦小麦与田问的庄稼都灭绝了。葡萄树枯干,无花果树衰残,石榴树,棕树,苹果树,连田野一切的树木也都枯干,众人的喜乐尽都消灭。——《旧约—约珥书》

  • 标签: 地流 葡萄园 《旧约—约珥书》 闽江
  • 简介:金沙江应是江中的老大,因为它属于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源头在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西南麓,从源头至当曲河口是长358公里的沱沱河,从当曲河口至玉树巴塘河口是长813公里的通天河,从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岷江口是长达2308公里的金沙江,宜宾以下即长江。金沙江流经青、藏、川、滇四省区,一出青海便是川藏界江,而一入云南便一直是滇川界江。在江并流区内,金沙江流经德钦县、香格里拉县、维西僳族自治县、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四县,其德钦段为云南与四川的界江。

  • 标签: 金沙江 长江 澜沧江 中国 长度
  • 简介:江并流,是2002年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惟一项目。早在1999年,项目便开始启动。自那时以来,世界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了这里,聚焦到这片1988年就成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广袤大地上。

  • 标签: 三江并流地区 中国 自然遗产 风景名胜 地理位置
  • 简介:为了探究不同暴露时间甲醛对小鼠哮喘模型肺氧化应激及IL-17表达的影响,用浓度为3.0mg·m^-3的甲醛气体吸入染毒,同时将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1)对照组(生理盐水组);(2)ovalbumin(OVA)致敏组;(3)0.5h甲醛+OVA组;(4)1h甲醛+OVA组;(5)1.5h甲醛+OVA组;(6)2h甲醛+OVA组,以不同时间长度进行甲醛暴露,连续35d。OVA致敏组、0.5h甲醛+OVA组、1h甲醛+OVA组、1.5h甲醛+OVA组、2h甲醛+OVA组均在第11、18及25天腹腔注射OVA致敏液(5mgOVA+175mgAl(OH)_3+30mL生理盐水),第29~35天(共计1周)进行1%OVA雾化(30min·d^-1),每日1,诱发哮喘。第36天进行以下操作:取肺组织测定肺系数并制作肺匀浆,检测肺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并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IL-17的水平。同时,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部气道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在浓度为3.0mg·m^-3的甲醛气体吸入染毒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1.5h甲醛+OVA染毒组、2h甲醛+OVA染毒组ROS、MDA、IL-17含量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随着暴露时间长度的增加,小鼠肺部气道出现明显病理学变化。综上所述,每天2h甲醛+OVA染毒能对小鼠肺造成损伤并恶化OVA对小鼠肺的损伤,产生炎症反应,并通过氧化应激反应介导。

  • 标签: 甲醛 小鼠 氧化应激 哮喘模型 肺组织 IL-17表达
  • 简介: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推导了铅和甲基对硫磷的海水水质基准低和高,并与《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铅和甲基对硫磷的相关标准限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目前尚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说明我国现行的海水水质标准可以为我国海洋环境中大多数水生生物提供适当的保护,不同污染物的标准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保护”和“过保护”的问题.此外,结合我国近岸海水水质监测资料,在剖析了海水水质标准定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的海水水质基准和标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甲基对硫磷 海水水生生物 海水水质标准 海水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
  • 简介:沉积物-水微宇宙系统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s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颁布的化学品测试准则中推荐的试验系统之一,可用来测试化学品对底栖生物的慢性毒性。为了在试验前对化学品的浓度变化进行预测,进而确定试验方法,以摇蚊慢性毒性试验系统为例,采用环境多介质模型的建模方法,构建了一种可通过化学品理化性质和试验系统参数,对化学品在沉积物-水试验系统中浓度变化进行预测的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和文献资料,给出了模型中试验系统参数的推荐取值,并使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工具对模型进行编程和求解。以此模型为基础,给出了模型在3个方面的应用,即预测蓄积时间预测平衡时间以及拟合试验数据。对80种已有或假想化学品的蓄积时间和平衡时间进行了计算,得出的范围分别为〈1~204d和〈1~73d。此外,适当修改模型结构和模型参数,也可将其应用于其他暴露场景中。但使用模型对化学品浓度进行预测时发现,模型仅对沉积物中化学品浓度的预测结果较为准确,而对水中化学品浓度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相差1~2个数量级。模型对浓度的预测精度未来仍需进一步提高。上述研究结果完善了沉积物-水微宇宙系统试验方法。

  • 标签: 多介质模型 微宇宙 沉积物 预测 浓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