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哈尔滨铁路局于2005年6月28~29日在哈尔滨召开了编组站关于研讨会,局副总工程师卢世明、运输处处长助理彭波、哈尔滨南站、牡丹江站、齐齐哈尔站、三间房站、南岔站等6个车站的主要领导和主管减速顶工作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哈尔滨铁路局 TDJ减速顶 维修标准 寿命指标 总工程师 齐齐哈尔
  • 简介:TDJ减速顶在我国运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减速顶在我国各大编组场广泛运用并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但至今,对于减速顶使用寿命的标准,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为了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保障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研究所在调研了全国几十个编组场后,制定出,并于2005年6月在哈尔滨举办了编组站关于研讨会,邀请了局管内的部分车站的领导和主管减速顶工作的负责人参加,广泛征求了与会人员的意见,并最终定稿.

  • 标签: TDJ减速顶 铁路运输生产 维修标准 寿命指标 研究所 哈尔滨铁路局
  • 简介:20年来,我国减速顶调速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无论在调速设备方面,还是在调速系统上,其技术都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详细进行了国内外的比较,并提出了今后的展望和建议。

  • 标签: 铁路 驼峰 调车场 减速顶 调速技术 发展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TDJ调速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着重用对比的方式阐述了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特点及发展概况。使广大用户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当前TDJ调速控制技术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为用户进行系统升级和更新换代提供广泛的技术支持和参考。

  • 标签: 调速控制技术 历史 发展 更新换代
  • 简介:天津分局管内营业线长度1173.4公里,京山、津浦、京秦三大干线由于运量逐年加大,客货车对数不断增加,“七五”末,除京秦线外,各线通过能力基本趋于饱和状态。其中占全路80%以上的中小驼峰(16股道以下)因受我国国情的限制,其设备落后,安全程度低,不适应编解能力发展的要求,已成为突出的矛盾。

  • 标签: 中小驼峰 技术现状 发展方向 中国 铁路 调速制式
  • 简介:通过对驼峰调速系统及设备的发展过程的论述,可以看出调速系统及设备对于提高驼峰作业效率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不同调速系统及设备的性能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特别对重载车辆条件下,简易点连式调速系统与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高负荷减速顶与普通减速顶、内侧减速顶与外侧减速顸的各自适应性进行分析探讨,为驼峰调速制式和调速设备的选择与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驼峰 调速系统 减速器 减速顶 可控减速顶 高负荷减速顶
  • 简介:1993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三年,也是铁路大发展的一年,随着铁路运输事业蓬勃发展,减速顶调速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到1993年末,我国将有40多万台各种减速顶在各类编组线上运用,年生产能力已达到5万台,产品的设计、检测、加工工艺等手段已经现代化,其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我国九十年代水平的主要产品已经成熟,如:上海调速中心研制的T·DW902型外侧减速顶,是一种单向顶,年产近万台,是全路广泛应用的新产品之一;哈尔滨减速顶研究中心研制的平板阀内(外)侧减速顶是性能最佳的产品,目前已有五个编组站在应用,作为一种新产品正在推广应用;哈中心推出的新型停车装置—TDJ停车顶正受到用

  • 标签: 减速顶调速技术 发展 中国 铁路 编组线 减速顶
  • 简介:本文对上海铁路站场调速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近二十五年来在我国编组站自动化改造中,减速顶调速设备的研制及应用状况做了全面论述,同时也对拓展的调速设备,应用的调速制式及检测手段做了总结,并展望了减速顶等调速设备的发展应用前景.

  • 标签: 调速设备 中国铁路 减速顶 编组站自动化 铁路站场 调速技术
  • 简介:减速顶产品设计及其调速系统的方案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已经采用了CAD设计,如二维绘图和三维绘图,但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等,在减速顶及其调速系统的研究设计中,尚未得到很好的应用,CAD/CAM技术的研究对我们专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 标签: 减速顶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