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地铁车站客流组织问题,以天津地铁营口道站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运营经验,对客流组织原则、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进行较全面的探讨。首先,结合营口道站实际运营情况和一线工作经验,总结地铁车站的客流组织原则;其次,从乘客乘坐地铁的流程入手,详细分析影响车站客流组织的主要因素,包括AFC系统服务能力、出入口及通道的通过能力、楼扶梯的通过能力、站台乘候车秩序、列车运能和客流疏导能力等;最后,遵循客流组织原则,针对影响客流组织的主要因素,从客流预测、客流组织、行车调度和票务组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客流组织应对措施。

  • 标签: 地铁车站 大客流 客流组织 应对措施
  • 简介:地铁南京站是地铁1号线、3号线的换乘站,客流量大,换乘客流多,如何做好南京站的客流组织工作是南京地铁1号线客运组织的重点工作。本文以1号线南京站为例,根据南京站在线网中的位置和客流特点,对南京地铁进入网络化运营时期后的客流控制措施进行一定的探讨。

  • 标签: 地铁 网络化运营 大客流控制
  • 简介:本文在对南京地铁3号线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客流的分布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依据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客流变化的规律,据此提出运营组织对策,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掘运输潜能,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快速、正点、舒适的服务.

  • 标签: 地铁 客流特征 运营组织
  • 简介:针对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客流情况,从保证乘客安全、满足出行需求出发进行组织与控制.通过研究麦加轻轨的强可控客流组织,探讨强可控客流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采用物理切割法、提高流速法、源头控制法3种组织与控制措施,分析强可控客流在实际中的组织与控制,为今后大型或特大型活动所形成的强可控客流组织与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城市轨道交通 麦加 强可控 大客流 组织
  • 简介:近年来客流对北京地铁的冲击使车站负荷强度不断增大,车站日常运营存在安全隐患,地铁系统逐渐呈现出脆弱性。地铁脆弱性表现为暴露度、易感度和适应度。鉴于地铁脆弱性体系具有层级性、定性定量结合性、多专家决策性、指标灰性等特点,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灰色理论、模糊综合评价以及多专家决策理论,构建群体灰色层次模糊评价法(GGAHP)。基于指标体系评价法,根据现场考察、专家座谈等方式完成大客流扰动对北京地铁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识别,通过模糊德尔菲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地铁客流压力较大的典型车站进行脆弱性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北京地铁 脆弱性 大客流 群体灰色层次模糊评价法 群体理论 灰色模糊理论
  • 简介:结合北京市地铁物联网工程的建设,提出地铁客流预警的概念、框架,在总结既有客流预警方面成果的基础上,从实时客流预警和预测客流预警两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不同类型预警的优缺点,提出客流预警的技术流程,研究客流预警的级别和定级依据,提出适合地铁客流预警指标体系,并分析不同指标的适用条件和使用范围,最后提出客流预警闽值方面的参考建议。

  • 标签: 地铁 客流 预警 指标 阈值
  • 简介:以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为例,根据车站试运营期间客流数据预测远期换乘客流,并在换乘通道型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车站不同时期不同客流情况下对应的客流组织方案,给出对应的评价,选择最优方案并提出改进组织措施,为地铁运营管理人员进行换乘站不同时期客流组织工作提供思路.

  • 标签: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站 客流组织 方案
  • 简介: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用好客流预测的结果对线路、车站、各系统的规模影响很大。通过西安地铁3号线规模设计实践,从全线路列车编组、线路两端车站、一般车站和换乘车站的规模设计等方面分析研究如何用好客流预测的成果,提出建议:设计时应注重敏感性分析结果在列车编组规模设计中的应用;对线路末端车站周边土地发展潜力要作充分估计;车站的规模设计要注重车站自身高峰小时客流;换乘车站的规模设计需综合考虑换乘客流的方向不均衡性及与进站客流的关系等因素。

  • 标签: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客流敏感性 城市规划 车站高峰小时客流 换乘客流
  • 简介:广州轨道交通在实现初步网络化运营后,出现暴发性客流增长的特征.阐述广州客流的成长历程和发展规律、线网客流特征和特殊性,以及目前运营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现行设计标准与实际运营状况进行对比和研究,分析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设计标准及参数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建议:设计不应唯预测客流而论,系统规模选择应有前瞻性,车厢内站立标准应放宽,应高度重视换乘站设计.

  • 标签: 广州轨道交通 网络化 换乘系数 超高峰小时系数 高峰断面 站立密度
  • 简介:杭州近日出台了一份《杭州市地铁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应急预案》,同时下发给所有的相关单位,对发生突发事故后如何应对做出了详尽的解释。

  • 标签: 事故应急预案 地铁工程 杭州市 突发事故
  • 简介:通过对广州地铁体育西路站的客流仿真模拟,分析其车站方案的适应性。利用现状调研数据对客流仿真软件参数进行标定,对体育西路车站现状客流组织方案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车站优化方案,对比优化方案及现状方案在仿真模拟结果上的差异.最后总结优化方案达到的效果。

  • 标签: 地铁 换乘车站 客流仿真
  • 简介:通过对香港地铁一起列车纵火事件的处理和分析,详细介绍香港地铁金钟车站对车站着火、爆炸恐吓、列车从路轨上下客、33kV/11kV电压全部故障等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 标签: 香港地铁 地铁车站 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 简介:加拿大多伦多市现有人口为220万人,第一段地铁线路于1954年开通。现有2条总长为54.4公里的地铁,轨距为1495mm,由多伦多市交通委员会(TTC)管辖。设有60座车站,其中50座在地下,高架桥及地面各为5座。平均站间距为769m。线路最大纵坡为3.45%,钢轨重量分别为49.6kg/m

  • 标签: 多伦多市 平均站间距 最大纵坡 现有人口 交通委员会 预制钢筋混凝土
  • 简介:根据建设部2004年下发建标[2004]67号文,由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主编,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天津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参编的《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于2006年12月1日在北京通过了送审稿专家审查。该标准内容丰富,方法科学,逻辑性强,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填补了我国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的空白。它将对规范我国城市地铁的安全运营管理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安全评价标准 地铁运营 审查 地下铁道 科学研究所 科学研究院
  • 简介:2016年5月18日,福建首条地铁-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南段正式开通试运营.1号线一期线路全长24.89km,共设车站21座,设计最高速度80km/h.此次开通区段为1号线南段三叉街站至福州火车南站,共9站9区间9.852km.上线地铁列车为8列编组,单列车标准可载乘客1460人。

  • 标签: 地铁1号线 试运营 福州 地铁列车 最高速度 线路
  • 简介:结合现阶段西安地铁客流组织中的运营风险与客流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对当前客流预警的各种方案进行优缺点分析,提出以视频监控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客流监控预警信息系统来实时测算客流密度,从而进一步确定客流预警量化标准与客流控制启动的时机,帮助运营人员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同时提出优化乘客信息渠道的建议,使乘客实时获取线网拥堵情况,供乘客出行决策,及时缓解拥堵区段客流压力,切实提升乘客舒适度。

  • 标签: 地铁 客流预警 客运组织
  • 简介:6月30日7时18分,伴随着首辆列车缓缓启动,长春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试运营。这是长春市继轻轨3、4号线之后投入运营的第3条轨道交通线路,是长春历史上单项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基础设施系统工程,也是吉林省首条地铁线路。长春地铁1号线车辆采用红白相间的车身设计,外观饱满流畅,内部设施一应俱全。

  • 标签: 地铁1号线 长春市 试运营 一期工程 交通线路 系统工程
  • 简介:介绍莫斯科地铁的线网概况、运营状况、控制指挥模式、安全管理模式、票务政策、维修模式、管理体制、资金筹集和收支情况,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从中获得我国城市应对大规模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的启示.

  • 标签: 莫斯科 地铁 线网 运营
  • 简介:2015年12月10日,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港地铁)邀请多家媒体记者到2015年年底即将开通的京港地铁14号线(以下简称14号线)中段蒲黄榆站和十里河站进站采访,并邀请记者试乘了14号线列车。一行人跟随工作人员先后参观了蒲黄榆站和十里河站。

  • 标签: 地铁 中段 试运营 工作人员 黄榆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