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干旱区河谷林生态需水的概况,并以新疆阿尔泰山前平原布尔津河出山口以下河段的河谷林为例,采用参考作物法,计算了研究区内河谷林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域的生态需水总量为0.8亿m2,其中6-7月份河谷林需水量较大,月需水量约为全年的25%。这些成果可为流域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 标签: 干旱区 河谷林 生态需水
  • 简介:罗马尼亚的马大坝现在己进入施工后期。1988年夏季,气侯干热,没能满足技术规范规定的接触粘土的含水量要求,于是提出了若干处理措施。所作的数字模拟是为了弄清粘土层太干的可能后果,根据模拟对大坝监测和水库蓄水作了特殊的规定和安排之后,决定对大坝不加处理,继续填筑。

  • 标签: 大坝施工 大坝监测 填筑 水库蓄水 接触 粘土
  • 简介:从新疆生产实际需要和灌区现状出发,针对灌区灌溉方式、种植面积改变后,渠系水量如何分配及先进的灌溉节水技术推广难等问题,围绕灌溉渠系优化配水模型及灌区现代化管理模式两方面内容开展研究,构建了多种作物同时灌溉,基于遗传算法的渠系优化配水模型,探讨了适应市场经济、利于推广的新型灌区管理模式,为今后节水方向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干旱灌区 灌区优化配水 管理模式 计算机系统
  • 简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本文利用高斯平滑滤波处理的2002—2015年逐月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数据,反演了西北地区地水储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上,西北地区地水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每月减少0.014cm,相当于每年减少53.5亿m3。在空间上,2002—2015年间地水储量减少区域约为224万km2,增加区域约为106万km2。各地区地水储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7月达到年内最大值,地水储量处于盈余状态;冬、春季节为年内的低值区,地水储量处于亏损状态;地水储量的变化与降雨季节变化一致,表明西北地区降水是最重要的地水来源。

  • 标签: GRACE 陆地水储量 降水 时空分布 西北地区
  • 简介: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潜在的放射性污染会对水资源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巨大差异,内核电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在简要介绍了核电站运行原理及安全设计后,阐述了国外内核电的状况。从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污染、冷却水污染和硼污染三方面分析了内核电站运行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以及我国的控制措施。从水资源管理思路、水资源论证深度、水资源应急响应机制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内核电水资源管理中亟待加强的方面。

  • 标签: 内陆核电 水资源安全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污染 冷却水污染 硼污染 水资源管理思路
  • 简介:20世纪50年代,针对长江三峡大坝快速施工方案研究和我国水电开发存在的工期长、见效慢、资金积压的问题,拟从影响工期的主要因素——大坝的修建方法人手,寻求一种大坝快速施工法。为此,长办于1958~1967年选定水蒲圻水利枢纽作为一项结

  • 标签: 陆水蒲圻水利枢纽 混凝土预制块 安装 重力坝 水工设计 水平缝
  • 简介:全球气象是一个巨大的水和能量循环系统。如果一个系统内部有一个正反馈过程,系统就会不稳定甚至自行崩溃。青藏高原的虹吸效应将欧亚大中心的水分排到海洋,形成大气中一个正反馈过程,这样正反馈过程加剧了欧亚大变暖,消融了青藏高原的冰川,助长了中亚和中国北方的沙漠化过程。中国酝酿中的大西线工程若得以实施,将扭转这一危害性效应,有助于恢复中亚和中国北方生态平衡,缓解环球气候变暖过程。

  • 标签: 南水北调 大西线 全球变暖 青藏高原 沙漠化
  • 简介: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它与流域水文循环通过复杂的生理学过程和水文学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对地生态系统模型及其与流域水文模型的耦合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将地生态系统模型分为基于静态植被和动态植被两种类型,讨论了两种类型包含的各种模型及其与流域水文模型耦合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阐述了地生态系统模型与流域水文模型耦合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分析指出两者耦合研究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陆地生态系统模型 流域水文模型 耦合 生态水文
  • 简介:三峡试验坝——水蒲圻水利枢纽位于水干流山谷出口处的湖北省蒲圻市(后改名赤壁市)东南端。除承担试验任务外,该枢纽还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城镇工业及生活供水、航运、养殖、水库旅游等综合水利任务。

  • 标签: 陆水蒲圻水利枢纽 溢流坝 消力池 空化 空蚀
  • 简介:通过对务庄渡槽存在问题的分析,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对槽身内外壁、地板以及破损的支座进行加固处理,保证了渡槽运用安全。

  • 标签: 渡槽 灌浆 碳化 伸缩缝 支座 碳纤维
  • 简介: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副总工毅鸣,1998年12月荣获陕西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协颁发的第二届'陕西青年科技奖'。毅鸣同志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编写了二十多个计算程序,大大优化了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计水平。他在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输水暗渠设计中采用钢筋混凝土蛋形断面设计,为该

  • 标签: 同志获 王毅鸣同志 获陕西
  • 简介:本文就圪堵水库输水工程的线路进行了优化,沙漠线路的特点是没有地下水,具有施工方便,永久和临时征地容易解决等优点;河滩线路则具有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且运行管理方便。本文经比选推荐选择河滩线路,并从各线路工程特点、线路投资、运行费用三个角度进行了论述。

  • 标签: 输水线路 设计 王圪堵水库
  • 简介:2008年3月1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由陕西院负责编制完成的《陕西省榆林市圪堵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发改农经[2008]715号),此次通过审查,为圪堵水库全面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 标签: 水库工程 批复 项目建议书 陕西省 榆林市
  • 简介: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金廷金廷同志,1935年8月出生,1951年3月参加工作,1962年毕业于天津机电学院(现河北工业大学)动力机械系内燃机专业。现任河北省水利厅农田水利处工程师、全国泵站工程学组委员、全国农田水利机械施工技术学组成员。...

  • 标签: 中青年专家 突出贡献 井灌节水 节能工作 效率测试 节水节能
  • 简介:2005年12月29日,陕西院建杰院长随水利厅谭策吾厅长一起陪同省上领导赴延安考察了南沟门水库工程坝址。在工程方案现场,陈德铭省长、省政府李堂堂秘书长及省属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听取了水利厅孙平安总工关于该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思路、工程总布置及前期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座谈讨论。

  • 标签: 水库工程 院长 工程总体规划 工程方案 设计思路 秘书长
  • 简介:为了适应国家级能源基地建设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塞上榆林的生态环境,在水利部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榆林市将兴建该市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库——横山县圪堵大型水库。圪堵水库由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2005年12月12日,该水库的项目建议书顺利通过由水利部组织的来自全国的70多位专家进行的初步评审论证。

  • 标签: 大型水库 项目建议书 水利部 评审 设计研究院 能源基地
  • 简介:保定市快一西大洋水库综合管理工程渠首引水隧洞采用竖井加平洞方案,平洞施工采用水库一侧预先设置的混凝土塞挡水,平洞施工完成后爆除混凝土塞以实现取水。混凝土塞爆破前,采用水泥一水玻璃浆液超前灌浆,解决了涌水、岩体破碎等问题,为隧洞掘进及混凝土塞的顺利爆破提供了最为有效的保证措施。

  • 标签: 引水隧洞 岩塞 超前灌浆
  • 简介:2007年7月8日至12日,由陕西院编制完成的《陕西省榆林市圪堵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评估。圪堵水库是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水利工程之一,位于陕西横山县无定河干流,流域面积1万多km^2。整个水库工程由大坝、发电放水洞、泄洪排沙洞和供水管道等部分组成,总库容2.44亿m^3,可调节库容0.77亿m^3,为榆林市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工业供水0.62亿m^3,生态用水0.38亿m^3,灌溉农田近1万hm^2,年发电量1375万k·Wh,可解决当地工农业用水的突出问题。

  • 标签: 国家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 水库工程 评估 水利枢纽工程 调节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