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北京地铁六号线朝阳门站为研究背景,车站采用暗挖洞桩法施工,共设置8个,首先应用FLAC^3D软件模拟洞开挖过程,研究了不同开挖方案的地表沉降规律和塑性区分布情况,得出了地表沉降与施工顺序的关系,由此确定了对地表沉降和塑性区控制最为有利的洞开挖方案。本文的结论为确定地铁车站采用桩法施工时的施工顺序安排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地铁车站 洞桩法 导洞施工方案 地表沉降
  • 简介:本文通过对既有桩法施工的一些技术创新,使桩法施工更安全,更环保,施工质量也更易控制,施工组织更有效,通过该车站的成功实施,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标签: 洞桩法 小导洞 干法成孔 回填土 地膜 纵梁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厦深线铁路梁山隧道2#斜井正DK99+157-DK99+132强~全风化段注浆加固技术。整体方案的总体原则采用前进式分段注浆加固技术和超前大管棚的施工过程,保证了梁山隧道2#斜井正DK99+157-132强~全风化段顺利开挖,为今后类似新建铁路隧道全风化地段施工提供借鉴。

  • 标签: 厦深铁路 梁山隧道 全风化 高压水 分段注浆
  • 简介:巨野煤田彭庄煤矿为了避免因掘进、回采带来的涌水影响,需在工作面回采前预掘下个工作面轨道巷作泄水巷。该巷将经历数次动压影响,巷道支护极为困难。为确保巷道支护成功,采用了高强高预应力锚杆让压支护系统,通过观测数据的评价与分析,提出煤柱沿空送巷的支护和掘进的比例关系,为该矿煤柱沿空送巷的一次支护成功,提供了分析与改进的理论依据,为该类似条件下的巷道支护与掘进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 标签: 小煤柱 沿空送巷 预应力支护 巷道变形分析研究
  • 简介:通过对隧道地质地貌、原设计和施工情况的分析,找出了发生病害的原因,采取了预应力锚素框架锚固、反压回填夯实、隧道内导管径向注浆、换拱等综合措施,成功地治理了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出现的地质病害。文章主要从预应力锚索框架及导管注浆技术在隧道病害处治中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它们加固围岩、提高围岩稳定性的机理,为隧道病害处治提供了一条洞内外综合治理的新思路。

  • 标签: 预应力锚素框架 小导管注浆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 病害处治
  • 简介:华丰煤矿为了缓解主采煤层4煤发生冲击地压的频率和强度,决定以6层煤作为解放层先行开采,这使得6层煤巷道面临着大采深、高地应力、大倾角、复合顶板的局面,传统的锚网支护几乎不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本文针对此情况,采用了一种新型高强让压锚杆支护系统,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和矿压观测,评价并肯定了该支护系统的支护效果。该支护系统实现了该矿深部解放层巷道“可控让压”和一次支护成功,为我国深部复杂条件下特别是新汶矿区解放层巷道的支护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 标签: 深部解放层 可控让压 支护系统研究
  • 简介:本文基于浅埋偏压净距隧道,对隧道围岩与初衬间接触应力及钢拱架应力进行了监控量测。选取典型断面数据,分析围岩与初衬间应力、钢拱架应力随隧道施工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围岩与初衬间接触应力及钢拱架应力在仪器安装完成后7d内急剧变化,并在15d左右趋于稳定。在浅埋净距偏压隧道施工过程中,当后掘进的隧道开挖时,先掘进的隧道相应断面受其影响较大,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时,隧道下台阶开挖对左线及右线隧道同样有较大影响。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偏压系数逐渐减小,隧道结构整体受力更为均衡。

  • 标签: 浅埋 偏压 小净距 接触应力 拱架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