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目的 研究分析在脑梗塞患者开展语言肢体康复工作中行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 2016 年 3 月~ 2018 年 9 月 在 中心医院 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计 82 例,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语言、肢体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早期护理下的语言、肢体康复。分析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中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临床上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改善,语言肢体功能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塞患者 肢体康复 早期护理干预 病情改善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为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用本院 2017 年 10 月到 2018 年 10 月期间,精神内科诊治的 120 名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 对照 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 其中 对照组 采 用基础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的方式,将两组康复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得出,护理之后的两组病人,空腹与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都有明显下降,护理得到的成果都有所提升, 且观察组显著优于 对照 组。结论 :研究证明,为脑卒中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内科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其血糖值,还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能力,有助于患者肢体与语言功能的恢复,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糖尿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在外界环境条件不利于老年人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康复护理的危险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老年患者病情充分评估,制定最佳的康复计划,认真落实实施,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及生活指导,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患者康复知识素养,充分发挥老年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才能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尽快使老年患者逐步康复

  • 标签: 老年患者 康复护理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水痘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目的针对水痘患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标准化护理模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 2016年 3月— 2019年 1月作为该次研究时段,方便选取上述时段内中心医院感染科收诊的水痘患儿 110例为基础研究资料,根据临床护理实施方案不同分为 2组,对照组( n=55)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 n=55)则给予标准化护理方案,将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护理质量评价以等作为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在疱疹( 3.21±1.04) d、瘙痒( 1.85±0.18) d、结痂(全部结痂时间)( 4.17±1.08) d以及痂落自愈( 6.13±1.23) d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t=10.3866, 69.1836, 10.0082, 8.5417, P<0.05)。研究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水痘患儿治疗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的护理模式可促进疱疹、瘙痒等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消退,并提升患儿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为水痘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标准化 护理模式 水痘 疱疹 瘙痒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羊水栓塞患者并发症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从中心医院 2016年 3月— 2018年 10月接受的羊水栓塞患者中,抽取 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本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率程度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仅 1例出现血压下降情况。结论在羊水栓塞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羊水栓塞 心理状况 焦虑程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应用阶段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心医院颅脑外伤患者 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61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 62例(阶段式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上下肢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的效果良好,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均能得到显著的提升,而并发症也相应减少。

  • 标签: 颅脑外伤 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卵巢肿瘤是指发生于卵巢上的肿瘤。它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之一。卵巢恶性肿瘤还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肿瘤。目的研究在腹腔镜下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 2016年 3月 -2018年 11月中心医院实施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治疗的患者共 96例,将其根据入院治疗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 4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 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所降低,且护理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组术后排气时间( h)、住院时间( d)、术后 24h疼痛评分(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常规护理 卵巢良性肿瘤 整体护理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占 60%左右,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 50-60岁的患者。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 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6年 3月~ 2019年 2月在中心医院治疗的 80例高血压 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率、病死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肺部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 1年,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 1年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血压 CH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明显降低肺部病菌感染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全面护理 肺部感染 预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上皮的一种肿瘤,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常发部位有矢状窦旁、蝶骨嵴、嗅沟等。目的:探讨对接受脑膜瘤手术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2月期间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 104例良性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52)和观察组( n=52)。对两组患者均施行脑膜瘤手术。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抑郁自评量表( SDS)的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的评分、生活质量量表( SF-36)的评分、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 SDS的评分及 SA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生活质量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对接受脑膜瘤手术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加快其康复的速度,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脑膜瘤手术 系统化护理 满意度 护理服务 发生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急性脑出血是一种具有高死亡率的急性疾病,患者一般表现为头痛、呕吐等症状。由于病发普遍较为突然,发病后患者或家属无法做出迅速、有效的判断,外加送治过程未经合理的安排,导致患者宝贵的治疗时间被浪费,严重影响急救效果,同时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目的 探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 2月~ 2018年 12月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 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及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 58.00%)高于对照组( 28.00%),死亡率( 4.00%)低于对照组( 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效果。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抢救效果 常规护理 优化护理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的肠道传染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是 10岁以下的儿童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它的典型的表现就是发热,在口腔、手、足还有臀部发生斑丘疹、疱疹或者是破溃以后出现溃疡,严重的会出现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目的观察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中心医院收治的 150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抗病毒、退热等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治护的效果、退热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的时间、水疱结痂的时间、皮疹消退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结果接受治护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较高,其退热、口腔溃疡愈合、水疱结痂、皮疹消退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 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的时间。

  • 标签: 手足口病 综合护理 效果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 ERAS)是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 ERAS的内容包括护理在内的围手术期多学科的相关治疗,由于减轻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应激及手术并发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因此得到了广泛认可。目的探讨 ERAS理念在颅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心医院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收住的 5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 ERAS理念进行颅内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将 2016年 3月— 2017年 3月收住的 45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颅内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经济而又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颅内肿瘤围手术期 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脑出血后由于手术创伤所致炎症因子表达的升高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人们发现炎症的基本病变形式在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实时存在的。脑出血患者术后多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同时短时间内生活无法自理,急需良好的护理。目的评价五常法管理模式结合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和预后影响。方法选取自 2016年 3月— 2018年 11月间来中心医院接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46例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为随机、盲法、对照试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 A组 (单纯人性化护理 )、 B组 (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联合人性化护理 )各 23例,选取同时期来院接收健康体检的健康者 23例作为 C组 (健康对照组 )。观察 A、 B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生命指征的变化情况,术后相关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观察 A、 B、 C3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minimummentalstateexamination, MMSE)评分。结果 B组患者相关生命指标变化较 A组平稳; 2组患者术后 24h血清炎症因子 IL-1、 IL-6、 IL-10和 TNF-α显著升高,但 B组患者血清 IL-1、 IL-6和 TNF-α显著低于 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B组患者术后 24h定向能力、记忆能力、回忆能力以及注意计算能力均显著低于 C组,但仍高于 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MMSE各评分项与 IL-1、 IL-6和 TNF-α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 IL-10不相关。结论五常法护理管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护理质量从而稳定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高表达,对生命体征以及意识恢复有一定效果。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炎症因子 护理质量 护理措施 生命指标
  • 简介:【摘要】脑积水是指由于先天畸形、感染、出血、肿瘤等原因导致人体颅内脑脊液量超过正常范围,发病率为 0.3%~0.5%。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积水患儿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对其家属负性情绪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2年 1月至 2018年 1月于中心医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儿童 40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各 20例。综合护理组患儿入院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一般护理组患儿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和干预 7d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家属负性情绪和希望水平的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干预 7d后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 P<0.05),综合护理组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 P<0.05);两组患儿家属干预 7d后负性情绪均降低( P<0.05),综合护理组家属负性情绪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 P<0.05);两组患儿家属干预 7d后希望水平均上升( P<0.05),综合护理组家属希望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家属( P<0.05);综合护理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积水术后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水平、改善家属的负性情绪和希望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积水 综合护理 负性情绪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耳痛、耳内流脓、鼓膜充血、穿孔为特点。目的 浅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满意度评分 (93.48±2.10)分,症状、饮食、教育干预评分,分别为 (94.58±1.40)分、 (95.00±1.28)分及 (91.27±1.48)分、耳痛耳鸣缓解率 97.22%、高热缓解率 100%、呕吐缓解率 100%、听力下降缓解率 94.44%,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质量,缓解耳痛耳鸣、高热、呕吐、听力下降等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 标签: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综合护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脑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是由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一旦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发生癌病变,肿瘤就会对周围组织进行挤压,进而使患者出现头疼、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脑胶质瘤患者疼痛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6年 2月~ 2019年 1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 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 51例和对照组 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的疼痛分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中重度疼痛的有 1例,中度疼痛的有 12例,轻微疼痛的 15例,无疼痛的 23例,对照组中重度疼痛的有 7例,中度疼痛的有 19例,轻微疼痛的 12例,无疼痛的 12例,两组患者的疼痛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的有 32例,满意的有 18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的有 22例,满意的 15例,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脑胶质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脑胶质瘤 护理模式 疼痛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心医院 2016年 3月 -2018年 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 24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2例。在脑动脉瘤术围术期分别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脑动脉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8.33%( 1/12),对照组脑动脉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3%( 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动脉瘤 护理干预 围术期
  • 简介:  [摘要 ]本文探讨了快速康复外科( FTS)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患者恢复情况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选取我院收治的 60例 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 LC,观察组在 FTS理念基础上行 LC;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应激反应指标变化,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24 h两组 C反应蛋白( CRP)、空腹血糖( GLU)、皮质醇( COR)及白介素 -6( IL-6)水平均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3 d两组的 CRP、 GLU、 COR及 IL-6水平与术后 24 h比较降低,观察组 CRP、 GLU、 COR及 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FST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外部创伤,如体育运动、高空坠落和交通事故等因素,导致骨折事件的发生,使病人遭受不同程度的骨折,还会涉及到骨折周围的各种组织、神经的损伤,这就造成许多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程度得到提高,所以在术后各种并发症很容易发生,对此可进行关节面解剖复位、早期功能训练、内固定,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降低。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选取中心医院的 70名患者随机分成比较组和调研组两组,调研组 35名病人采用优质护理,比较组 35名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通过各项数据对比,调研组病人手术后骨折愈合周期显著比比较组用时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病率也比比较组低。调研组病人术后各项功能显著优于比较组。结论经过调研组采用的优质护理,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比较组。对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医疗效果显著,各项数据都优于常规护理,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四肢骨折 医疗效果 优质护理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 ,是由于急性的脑循环障碍所导致局限的或全面的脑功能缺损的综合征。目的分析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2月~ 2018年 10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 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各 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误吸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个指标得到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予以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能避免患者误吸,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利于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并发症 干预效果 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