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1前言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Spiral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是长寿命节能光源.它是直管型冷阴极荧光灯(CCFL)的技术延伸,是CCFL的结构性技术创新.国内学者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准二十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目前正在根据产品的优点和特长开发应用领域.

  • 标签: 光效比 阴极 灯管管径 管内气体 汞量控制 螺旋型冷阴极荧光灯
  • 简介:我厂220kV贵临线(214)开关于1986年底投运,配置LB-220型CT、充氮密封。其中B相CT由于渗油严重,于1990年2月更换。新换B相CT仍为LB-220型,充氮密封,一直运行到1996年7月初,此期间运行、试验都正常。

  • 标签: 电流互感器 金属膨胀器 故障分析 LB-220型
  • 简介:提出了一种新的催化结构,该催化中的Nafion从内向外成梯度增大。测试显示,新结构的催化相对于常规催化不仅开路电压高,而且单电池性能同样优于常规催化。CV测试结果显示,催化中Nafion含量的变化对阴极电极中Pt催化剂活性面积影响很小;新电极不仅电阻小,而且具有良好的气体传递能力和排水能力。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电极结构 Nafion含量
  • 简介:目前我国电气设计规范正在修订,部分已出版并开始实行。这次电气设计规范的修改原则是与国际标准接轨,尽量向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靠扰;因此对于IEC标准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以便正确应用,具有现实意义。现就IEC标准中选用保护线的方法与其他国家规程、法规相对照,对其不同之处进行探讨,并对IEC标准中的部分选用方法提出质疑,文中廖误之处,尚希同行们不吝指正。一、保护线的定义

  • 标签: 保护线 IECTC64 电气设计规范 接地极 载流量 整定电流
  • 简介:双电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功率储能器件,具有储能密度高、放电功率大、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利用涂覆工艺制备了活性碳电极,设计了具有低直流内阻特点的双电电容器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组装了超高功率双电电容器。经过直流放电、短路放电、温度特性、寿命特性的电化学特性测试,结果显示该电容器峰值功率密度达到16.54kW/kg,能量密度达到5.74Wh/kg,直流内阻仅为0.19mΩ。

  • 标签: 双电层电容器 功率密度 电化学特性 测试
  • 简介:以国产材料膜电极燃料电池单电池为研究对象,改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密封的厚度,比较三个单电池的极化曲线和内阻变化。进一步对碳纸表面纤维结构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合理的密封厚度,为组装大面积的国产材料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打下了基础。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密封层 接触电阻
  • 简介: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的作用和性能要求,论述了碳纤维纸、碳纤维编织布、无纺布、碳黑纸以及金属材料等几种用于PEMFC的气体扩散材料的性能参数和试验结果,介绍了它们的制作工艺、注意事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 标签: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气体扩散层 材料
  • 简介:亲水催化在湿度循环条件下产生的结构破坏,是目前CCM(CatalystCoatedMembrane)膜电极退化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采用复合胶体技术,在亲水催化中添加聚四氟乙烯(PTFE)结构增强相制备了PTFE/Nafion亲疏水催化及其CCM膜电极。干湿循环耐久性测试结果表明,PTFE结构增强可以显著提高催化的抗溶胀应力能力,从而提高CCM膜电极的物理稳定性。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亲水催化层 聚四氟乙烯 物理耐久性
  • 简介:我公司杨村220kV站122CT在投运三个月后,发生二次绕组电流三相严重不平衡的情况,立即退出运行并进行检查试验。现将分析处理情况介绍如下:一、设备型式产品型号:LB-110W_2;电流比2×600/5A;级次组合:10P15/0.5/0.2;出厂日期:2001年3月;投运日期:2001年5月23日。该CT绝缘为电容式结构,一次主绝缘采用电容均压结构,用高压电缆纸包绕在一次绕组的线芯上,其间设若干个电容屏,形成电容屏式油纸绝缘结构。在串联电容的作用下,使一次绕组

  • 标签: 110kV电容型CT 故障分析 电流互感器 绝缘 电容式结构
  • 简介:利用SilvacoTCAD仿真软件对p+n—n+结构二极管在反向击穿情况下的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雪崩载流子浓度的升高改变了耗尽区的电荷密度,因此电场分布形状发生改变,当雪崩击穿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在nn+结处出现第二个电场尖峰,从而引发双雪崩现象。双雪崩会导致负微分电阻现象发生,以致形成电流丝,造成器件损坏。为抑制nn+结的电场尖峰的出现,在n区n+区之间引入缓冲,缓冲能起到延缓nn+结的电场尖峰的出现,从而提高二极管的雪崩击穿耐量。

  • 标签: 双雪崩 电流丝 缓冲层 雪崩击穿耐量
  • 简介:高压直流电缆中,主绝缘与屏蔽的界面形貌,引起界面附近主绝缘内电场的畸变,是造成电缆绝缘故障的原因之一。这种界面形貌形成的机理与屏蔽中掺杂的炭黑颗粒有关,在生产过程中,这些颗粒进入主绝缘内,形成局部凸起,引发电场集中。本文从该机理出发,基于随机过程建立界面形貌的几何模型,有限元仿真计算界面附近的电场分布,从统计的意义上,研究该界面形貌对电场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为降低界面形貌引起的电场畸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增大屏蔽中掺杂炭黑颗粒的粒径和减小这些颗粒进入主绝缘的深度。若屏蔽中有不可去除的小粒径颗粒,则可以掺杂大颗粒炭黑从概率上减小电场畸变。

  • 标签: 界面形貌 直流电缆 随机过程 有限元 仿真
  • 简介:前言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一个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它是由所有的国家电工技术委员会(IECNationalCommittee)组成的,IEC的宗旨是为了促进电工领域中有关标准化的所有问题的国际性合作。为此目的除了其他活动外,IEC还出版标准。标准的制订委托各个技术委员会进行...

  • 标签: 技术报告 可燃性粉尘 电气设备 试验方法 电阻率测定 粉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