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就燃气烤炉欧美标准中共有的测试项目,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行说明,通过比较,使其差异更加清晰明了。

  • 标签: 烤炉 欧美标准 主要项目 差异
  • 简介:IEC79—11标准公布了几种象丙烷空气混合物之类的爆炸气体按电源电压或电感相关的最小点燃电流所表示电火花点燃极限。此标准是由二十几个国家一致同意确定的。在日本已将此标准按其原始数据形式列入日本工业标准并在工业防爆电气设备中广泛使用。IEC标准规定了两条点燃曲线,一条曲线是用钨丝和镉盘作为典型材质进行试验,此时一根电极含有镉、镁、锌、铝;另一条曲线采用钨丝和铜合金盘作为典型的材质,此时一根电极不包含上述四种金属。在后者的电阻电路中、仅使用黄铜作为电极材料进行试验,并发现丙烷空气混合物能被低于IEC标准规定的点燃极限值50%的电流点燃。

  • 标签: 最小点燃电流 IEC标准 感性电路 空气混合物 防爆电气设备 铜合金
  • 简介:针对新国家标准GB3836.8-2003与老标准GB3836.8-87的技术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比,并且对新标准中增加的技术要求进行了介绍。

  • 标签: “n”型 防爆 电气设备
  • 简介:阐述了原国家标准GB17896—1999与现行国家标准GB17896—2012两个版本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测试荧光灯镇流器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及相对应的各个标准的要求。

  • 标签: 能效限定值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 节能评价值
  • 简介:通过对GB7000.1与ULl598两套灯具检验标准的内容编排、试验对象、试验参数的描述、检测项目及检测设备的全面性等方面的差异性分析,为灯具检测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实际操作指导性和规范性。并就如何使GB7000.1和ULl598两套灯具标准的内容和检测项目及设备的设置更为全面,并提出了若干探索性的改进建议。

  • 标签: 灯具标准 差异性分析 GB7000.1 UL1598 质量检测 完善
  • 简介:相对IEC60079-01998版(简称老标准),修订后的标准IEC60079-02004版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0部分:通用要求(简称新标准),与老标准通用要求部分相比,在技术内容上变化较大,现将二者间的主要技术差异进行分析对比,同时对新标准的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介绍.

  • 标签: IEC 防爆标准 差异
  • 简介:隧道照明既要确保运营安全,也应最大限度地实现照明节能。采取现场测试和模糊控制的方法研究湖洞隧道入口段1的灯具控制模式,实现照明的实时按需控制。希望为公路隧道照明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隧道照明 模糊控制 节能
  • 简介:针对网球馆功能的特殊要求,提出了网球馆LED灯具的照明方法,研究智能照明在网球馆中的应用,满足了网球比赛对灯光的需要,起到节能、高效、环保的作用。

  • 标签: 网球馆照明 LED灯具 智能控制
  • 简介: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基础主要在于实现变电站的数字化和站内控制的智能化,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IEC61850:~信规约的实施、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和针对电力系统新兴问题的控制策略改进。论文从智能变电站的架构体系出发,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对智能变电站的核心技术进行了简要论述,以及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的配置问题,提出了基于三层结构的优化模式,并对各层次的配置原则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智能变电站 二次系统优化 三层结构
  • 简介:针对智能变电站重合闸运行模式,探讨了传统站、智能站重合闸配置方案的动作过程和闭重方式,指出变化趋势及原因。根据已投产500kV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经验,结合基建过程中的验收试验,深入分析重合闸的启动逻辑、动作行为、闭重条件以及母差保护、线路保护、智能终端之间的配合问题。通过具体实例,剖析双套重合闸在其他保护开入、永跳等情况下的互闭重逻辑及实现方式,并结合现场实际总结不同重合装置在智能站中的配合方式,给出合理的运行建议和配置方案。

  • 标签: 智能变电站 重合闸 闭重 智能终端
  • 简介:智能配电终端分散安装于智能配电网的开关节点处,完成数据采集、分布式故障检测、自愈控制、通信、与高级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数据交互,构成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常规配电终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配电终端的设计模式,同时提出了智能配电终端硬件平台架构和软件架构分层、分模块设计思路。智能配电终端硬件平台采用基于ARM9系列的i.mx28主控芯片和ADSP-BF518的DSP芯片进行硬件平台架构搭建;软件平台采用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SQLite数据库以及实时数据、消息库完成软件架构技术搭建。为了详细介绍智能配电终端设计方法,对智能配电终端软件系统支撑层、基础功能层、管理维护层、业务应用层进行了分类分项介绍,对智能配电终端硬件平台结合总体架构、应用层、硬件相关层、硬件层进行了逐项介绍,对智能配电终端电源设计和后备电源选择模式进行了比较,同时结合现场实施提出了智能配电终端工程项目标准化设计方案。

  • 标签: 智能配电终端 架构设计 分层模块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