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分析了室内动态热环境下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了不同因素影响程度。指出室内动态热环境下人体热舒适性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室内空气温度、气流速度、空气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人体生理心理特点、人体活动量、服装参数等均对动态热舒适有影响,其中空气温度及气流速度的动态化是其影响的主要客观因素,人体条件及服装参数是主要主观因素

  • 标签: 动态热环境 热舒适 影响因素
  • 简介:根据Merkel的冷却塔传热传质理论,推导了适应于横流式冷却塔的传热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正交试验和实测数据因子相关性分析,研究了横流式冷却塔传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实测数据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风量对横流式冷却塔传热性能影响程度最小,与理论模型正交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运行时应保证横流式冷却塔进水流量的分布均匀,才能更有效的利用传热面积,提高横流式冷却塔传热效率。

  • 标签: 横流式冷却塔 传热模型 影响因素 正交试验
  • 简介:镍基高温合金FGH4096是高性能发动机涡轮盘、环形件及其他热端部件的关键材料。以其为研究对象,搭建感应加热实验平台,设计不同工况,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感应加热过程中影响合金试棒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试棒两端安装陶瓷片对其温度分布均匀性影响不大;用保温棉包裹试棒,适当降低加热速率可以提高合金试棒温度场分布均匀性;感应线圈尺寸对合金试棒温度分布均匀性影响较大。

  • 标签: 镍基高温合金 感应加热 温度分布均匀性
  • 简介:在分析讨论PIVS(particleimagevelocimetryandsizing)方法测量喷雾场粒子粒径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基于标准粒子的粒子场实验模拟装置,对PIVS系统粒径测量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现有系统只适用于对大粒子(如平均粒径大于115μm)粒径的精确测量,要实现对小粒子(如粒径小于50μm)粒径的测量,仍需改善其成像系统的性能.

  • 标签: 两相流 粒径测量 PIV/PIVS 流体力学 喷雾燃烧 景深
  • 简介:针对影响600MW机组厂用电率的主要因素,对蒸汽压力(亚临界、超临界)、煤质(烟煤、褐煤等)、系统(制粉系统、烟风系统)以及锅炉辅机型式等对厂用电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是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600MW机组系统及锅炉主要辅助设备,以降低厂用电率。

  • 标签: 600MW机组 厂用电率
  • 简介:利用传热模拟计算,研究了地源热泵(GSHP)地能利用中群井系统初态因素对温变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地下初始温度、井群基本构造尺寸等对地下土壤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指出土壤初始温度是决定土壤源热泵运行的重要因素,初始温度提高1倍,系统运行时间和输出总热量增加约24倍.小井径对负荷因素影响更加敏感,相同的热负荷下,热流密度高,温度场变化剧烈.对于大井径而言,温度场变化相对平缓,但更易于发生井间传热交互影响.初态因素是强化地能利用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此合理布置大区域群井意义重大.

  • 标签: 地下 土壤源热泵 地源热泵 传热 重大 土壤温度场
  • 简介:相变微胶囊功能流体所具有的相交区间是影响其强化传热效应和工程应用价值的主要因素。采用双流体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层流条件下,双流体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颗粒相体积分数、营径和Re对相交区间的影响。功能流体的相交段长度和总吸热量都随着这三个因素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同时相变段长度还取决于入口温度和边界条件等因素。以直链烷烃为相变材料的功能流体在相变段的蓄热能力相近。但在同Re下,功能流体的相变段长度和总吸热量都随着囊芯材料相变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入口温度是影响相变材料熔化速度的重要因素。相交段的长度、总温井和总吸热量与流体入口过冷度都呈线性关系。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相变段长度与壁面过热度呈指数为负的幂指数关系,而相变段总温井和总吸热量都随壁面过热度的增大而增大。

  • 标签: 对流换热 相交微胶囊 相变温度 强化传热
  • 简介:对稠油集输伴热管道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伴热管道轴向温度计算物理及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伴热效率的定义,分析了相关因素对温度分布及伴热效率的影响,为稠油集输伴热管道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保温层对伴热效果影响最大,当聚氨酯保温层厚度从10增加到40mm时,油管介质出口温度增加了15.6℃,伴热效率增加了7.2%;其次是伴热热水流量,当热水流量达到油质流量的4.5倍时,油管介质出口温度增加7.6℃,伴热效率增加1.5%,进一步增加流量,影响非常小。不利因素影响最大的是伴热管道结水垢,随着水垢厚度的增加,油出口温度及伴热效率都降低;其次是油管结蜡,随着油管结蜡厚度的增加,油出口温度有所增加,但伴热效率降低。

  • 标签: 伴热 稠油 集输 管道 温度 效果
  • 简介:针对自行研制的一台二冲程压缩空气发动机,采用热力学理论分析和(火用)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在该基础上构建SIMULINK模块和GUIDE模块混合编程,进行仿真计算。经过试验验证后,分别探究了储气罐压力、进气提前角及进气持续角对能量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气持续角保持在80℃A时,能量利用率最佳的进气提前角为15℃A;在进气压力为3MPa时,能量利用率最佳的进气持续角为70~90℃A。

  • 标签: 压缩空气发动机 (火用)分析 SIMULINK 仿真 能量利用率
  • 简介:针对影响600MW机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岛厂用电率的主要因素。对煤收到基硫分高低、烟气量大小、采用的不同脱硫设备等对脱硫厂用电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国内现设计的600MW机组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时,设计煤种为高热值.低硫分(硫分低于0.7%),并且脱硫烟气系统不设GGH或设GGH时,脱硫厂用电率为1.0%~1.1%;当采用低热值.高水分设计煤种,脱硫厂用电率在1.7%以上。当采用高硫分(硫分高于4%)、中等热值的煤种时,脱硫厂用电率最高可达1.98%。应根据工程具体煤种情况核算脱硫系统主要设备(增压风机、浆液循环泵、磨粉机、真空泵、氧化风机等主要设备)的轴功率。在初步设计阶段核算脱硫部分厂用电率后,完成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岛脱硫部分厂用变容量的选择。

  • 标签: 600MW机组 湿法烟气脱硫 厂用电率
  • 简介:在迈进新世纪的三年以来,“增长”成为了整个中国企业界的时髦话语,不少同行一见面就问“今天你增长了吗?”,甚至有人提出了“超速增长”模型以深化其理论基础。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很少有企业甘心于自己的成长速度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同步,最少的增长率也要达到GDP

  • 标签: 企业管理 企业经营 企业战略规划 企业规模
  • 简介:管理学上有个知名法则——木桶定律: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最短的木板。要想提高木桶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木板,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最短的木板。此外,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还取决于木板间是否紧密。如果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木桶定律揭示了弱势决定优势、弱势决定生死的道理。它要求我们要认识短板的危害,要知道如何寻找短板,要懂得如何加长短板,要保证木板间紧密结合。如果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比喻成一个大木桶,那么煤、电、油及可再生能源等各能源品种则是构成这个木桶的大木板,任何一块木板的短缺和延迟都会影响整个能源安全。

  • 标签: 替代能源 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 紧密结合 能源安全 木板
  • 简介:研究不同速冻速率对洋葱细胞结构的影响,将洋葱分别在1、3、6、9、12、15、25、50、80℃/min速冻速率条件下进行速冻实验,研究了不同速率条件下细胞内结冰温度、细胞结构变化、细胞内压变化并计算细胞膜的渗透率。结果表明,洋葱细胞内结冰温度随着速冻速率的增大而降低;细胞体积随着细胞内压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温度降低先增大后减小;渗透率的总体趋势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着速冻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细胞的结晶温度随着细胞膜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渗透率的减小而减小。

  • 标签: 速冻速率 细胞结构 内压
  • 简介:该文就我国超临界机组的研制发展过程进行了论述,结合实际,提出了采用超临界机组的几点看法,供大家讨论。

  • 标签: 超临界机组 发展 经济性 可靠性
  • 简介: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费结构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等高品质能源为主。而我国却是世界上唯一以煤炭为主要消费能源的国家,由于大量消耗煤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

  • 标签: 消费结构 煤炭 发展趋势 石油 世界 国家
  • 简介:未来20年世界范围内化石类燃料仍占世界一次能源的80%,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比重不断提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开发利用新能源发电装备,将是电力装备的发展方向。围绕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和高可靠性等主题,国外已相继研究开发了多种先进技术,诸如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技术、组合化输变电设备技术等,并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微电子与信息技术。

  • 标签: 电力装备 发展趋势 国外 能源利用效率 保护生态环境 联合循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