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第七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第二届国际稀土峰会”于8月11~13日在江西省赣州市隆重举行。本次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和材料学部,江西理工大学,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和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了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 标签: 赣州市 稀土 国际 应用 开发 中国工程院
  • 简介:介绍世界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发达国家德国和日本的发展进程,我国有色企业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取得的成绩及经验。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 标签: 循环经济 取得经验 存在问题 建议
  • 简介:就3800mm炉卷生产线冷床设计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冷床的型式、上下料装置的型式及冷床的润滑方式,计算出了需要的冷床面积,并给出了建议的冷床尺寸。

  • 标签: 3800mm炉卷生产线 冷床 选型
  • 简介:以某铜精矿矿浆为原料,试验研究了影响矿浆沉降特性的各种因素。针对物料颗粒粒度、矿浆浓度、絮凝剂种类及投加量对沉降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试验表明,粒级较粗的颗粒较易沉降,高分子絮凝剂起到了加速颗粒沉降的目的,沉降速度随着矿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絮凝剂用量的增大而加快。

  • 标签: 颗粒粒度 矿浆浓度 高分子絮凝剂 絮凝沉降
  • 简介:日前,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矿机电公司研究成功的磁力弧除铁技术,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专家组同时指出:磁力弧除铁技术在磨矿机排料除铁方面实现了突破性创新,是一种设备与工艺完美结合的新技术,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除铁技术 磁力 破碎机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损坏 铁件
  • 简介:进行了铟萃余液经石灰中和后萃取锌的试验研究,锌萃取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锌萃取总回收率达90%以上,达到回收锌,氟、氯等杂质元素开路的目的,效果良好。

  • 标签: 萃余液 中和 萃取
  • 简介:高杂质粗铅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阳极泥含铅在8%~20%之间,通过分析铅在阳极泥中可能存在的状态有可溶于水Ph的化合物、PbSO4、PbO、Pb3O4、Pb、PbSiO3、PbS、PbF2等,用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对各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阳极泥中铅主要以PbSiO,形式存在,从铅电解生产工艺分析出PbSiO3生成原因为PbSiF6水解所得,通过提高电解液中的H^+浓度抑制水解反应的发生,达到降低铅阳极泥含铅的目的。

  • 标签: 铅物相分析 阳极泥 PbSiO3 水解
  • 简介:本文就公司外购含银铜精矿火法处理进行工艺可行性研究,结合金川公司现有的电炉熔炼工艺,考察了含银铜精矿中铜、银、金等有价、贵金属元素在火法富集工艺过程中的行为和分布。为该物料与金川公司现有火法流程的顺利衔接提供了理论及试验依据。

  • 标签: 含银铜精矿 电炉熔炼工艺 贵金属 火法富集
  • 简介:含砷混合盐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砷酸钠。该混合盐使用受到限制。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通过溶浸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混合盐中的砷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一次或多次溶浸,混合盐中的砷含量由4%左右降至0.05%~0.5%,碳酸钠含量由60%提升到85%~90%;所得到的砷酸钠的砷含量达到20%。通过溶浸后,所得的碳酸钠和砷酸钠均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解决了含砷混合盐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 标签: 含砷混合盐 碳酸钠 提纯
  • 简介:介绍了湿法处理铅阳极泥的工艺,确定了铅阳极泥氧化焙烧条件。对氧化焙烧后的铅阳极泥加与不加氧化剂氯盐浸出工艺,硫化碱浸出、氧化分离锑砷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氯盐浸出工艺sb、Bi、cu直收率分别达60%、89%、86%以上;硫化碱浸出、氧化分离锑砷工艺锑砷产品不好处理。

  • 标签: 湿法处理铅阳极泥 氧化焙烧 氯盐浸出 硫化碱浸出 氧化分离锑砷
  • 简介:根据某铜冶炼转炉渣的性质特点,从炉渣试验研究和工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适宜的炉渣渣选工艺,经过大冶渣选厂生产实践证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炉渣的综合利用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冶炼转炉渣 工艺矿物学 选矿工艺 单体解离度 渣选矿
  • 简介:某矿采空区具有规模大、数量多、空间关系复杂等特点,急需开展复杂采空区群稳定性课题的研究。在对采空区群及其开采环境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点荷载试验与室内单轴抗拉、抗压强度实验,获得岩体力学参数。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该矿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矿采空区稳定性偏低,部分空区顶板出现拉应力集中,有可能出现顶板冒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安全对策,为矿山的安全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 标签: 采空区群 稳定性 有限元数值模拟
  • 简介: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了根系——土壤复合体的宏观力学性质,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和根系——土壤复合体的应变。结果表明,生态防护对加固土壤、保护边坡体有可支持的力学依据,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壤的力学性质。

  • 标签: 生态防护 土壤-根系复合体 细观力学 虚拟试验 宏观力学
  • 简介:采用固相法,利用掺杂技术合成钻酸锂(LiCoO2),研究了稀土复合掺杂对材料的影响,用XRD、SEM、激光粒度分析(LPS)、BET和充放电测试,对材料进行了分析。相对未掺杂的材料,在同样工艺条件下合成的LiCoO2具有更完整的结晶度、更大的中粒径,较高的压实密度;在25℃循环(1C,3.0-4.2V)100次,容量衰减减少了2.51%,在85℃/4h高温存储测试中,容量保持率和容量恢复率分别提高了2.85%、5.34%。

  • 标签: 稀土 钴酸锂(LiCoO2) 高压实 复合掺杂
  • 简介:锡矿山锑矿采选厂为提高充填料浆浓度,防止采场充填水泛滥,满足浅部中段残矿和保安矿柱回采的需要,试验应用了尾矿似膏体充填工艺。该充填工艺采用水泥、粉煤灰、分级尾矿、水制成尾矿似膏体,使用柱塞泵高浓度输送至采场充填,自2012年7月投产以来,已充填14500m^3。实践表明,该充填工艺输送浓度达到了74%~76%,充填料浆成本为62.18元/m^3,充填体抗压强度1.5MPa,满足了采矿安全生产需要,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标签: 分级尾矿 尾矿似膏体 充填 输送浓度
  • 简介: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和采掘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井高温热害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保障采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高温矿井降温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及井下循环风的利用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温矿井用蓄冰球受控循环风降温技术。

  • 标签: 蓄冰球 受控循环风 高温矿井 降温技术
  • 简介:利用某公司生产的精铋(4N)作为阳极,采用氟硅酸铋-氟硅酸溶液为电解液,进行精铋电解生产5N高纯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氟硅酸铋-氟硅酸溶液作为电解液,进行精铋电解能生产出5N高纯铋,解决了传统铋电解精炼过程中杂质铅难以除去的问题,为5N高纯铋的生产提出了一条新的可行途径。

  • 标签: 精铋 氟硅酸 电解 5N高纯铋
  • 简介:分析了铝土矿正浮选尾矿的性质,系统研究了正浮选尾矿处理含Pb(Ⅱ)废水,结果表明,对含Ph(Ⅱ)40mg/L的废水,尾矿用量为5g/L,处理时间为1h,在pH〉6.2的条件下,Ph(Ⅱ)去除率接近100%。通过动电位检测,尾矿吸附Pb(II)离子后,等电点从3.63升至5.86。溶液化学计算分析表明,尾矿去除铅离子的较佳吸附pH值为6.2,对应主要组分为Pb^2+、PbOH^+。

  • 标签: 铝土矿 正浮选 尾矿 Pb(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