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试样用硝酸溶解,直接用原子吸收测定,回收率在96%~102%之间,变异系数小于7%。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日常生产分析。

  • 标签: 镉锭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回收率 精密度
  • 简介:研究了以氯化亚锡作还原剂,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铜精矿中的微量汞。结果表明,原子荧光法可测定铜精矿中0.00002%-0.00012%的汞,方法线性范围在0~6μg/L,r=0.9995,检出限为0.0042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98%。方法简便,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铜精矿 氯化亚锡 微量 原子荧光光谱仪
  • 简介:文章提出了在不分离主体铟的情况下于5%的硝酸介质中,采用塞曼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于223.1nm处直接测定精铟中微量铋的吸光度。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扣背景能力强、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精铟中铋(0.0001%-0.008%)的测定。

  • 标签: 塞曼火焰原子吸收 精铟 微量铋
  • 简介: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应用于铁矿的系统分析,成功地测定了全铁和氧化锰.提出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矿中全铁和氧化锰的方法.本法简便、快速、准确.

  • 标签: 铁矿石 氧化锰 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简介:文章建立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锑矿石中汞的方法。试样用盐酸缓慢溶解,加硝酸进一步消解溶样,对测定条件、干扰进行了相关讨论。在仪器最佳条件下,方法的回收率为96.2%-102.7%,检出限为0.028ng/mL,相对标准偏差(NSD,n=11)为2.63%-5.89%。该方法简便、快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适用于锑矿石中汞(0.0001%-0.010%)的测定。

  • 标签: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锑矿石
  • 简介: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用硝酸镁做基体改进剂,锰灰化温度选择1100℃,原子温度选择2000℃,该法能准确测定海绵钯样品中0.0002%的锰,回收率为88%~104%,相对标准偏差为0.3%-8.2%。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 海绵钯 基体改进剂
  • 简介:文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滑石中MgO含量。将试样经硫酸、氢氟酸溶解,盐酸浸取,定容摇匀,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方法回收率在99.8%~100.3%之间,测定的RSD(n=6)在0.31%~1.86%之间。该方法简化了样品处理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分析成本降低,适合批量样品分析。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滑石 氧化镁
  • 简介: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分析技术,对测定锑和三氧化二锑中微量碲的基体和共存元素干扰、仪器分析参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方法的检出限0.138μ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回收率为96%~101%。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三氧化二锑
  • 简介:研究了两种高纯铅,即铅-05(Pb99.999%)和铅-06(Pb99.9999%)中微量砷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方法,样品用HNO3溶解后,加入HCl形成氯化铅沉淀分离主体铅,用硼氢化钾还原砷为砷化氢,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量。方法简单,平均回收率达到110%,适应于高纯铅中0.01×10-4%~0.6×10-4%砷的测定。

  • 标签: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法光谱法 高纯铅
  • 简介:文章介绍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粗砷中铋锑硫量的方法,主要探讨了溶样方法、基体影响、干扰元素的影响,该方法操作简单,方法灵敏度高,没有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结果稳定可靠,对低含量硫的测定更加有明显优势。

  • 标签: ICP光谱法 铋锑硫 砷基体
  • 简介:本文建立了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工业硫酸镍中痕量汞的分析方法。在酸性条件下,氯化亚锡作还原剂,高纯氩气为载气,用冷原子荧光法进行测定。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汞含量在0-6.4n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88.0%~104%,方法的检出限为0.01ng/ml。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硫酸镍 冷原子荧光光谱法
  • 简介:制度和人性是伴随企业管理活动全过程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人性管理是实施制度管理的前提和条件,制度管理是人性管理的载体和依据。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 简介:利用水平连铸生产设备进行了稀土镧微合金TP2铜管工业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样品成分、组织、缺陷及稀土镧的收得率等。结果表明:稀土镧微合金TP2铜水平连铸管坯含镧24~30ppm,杂质元素硫被有效地去除,组织明显改善,表现为晶粒细化、靠近铸坯内壁分布的微裂纹产生几率降低;镧实际收得率为10%~15%,镧大多被氧化成浮渣聚集在铸造炉后膛;稀土镧微合金TP2铜管坯外表面裂纹沿着轴向不连续分布,而且裂纹较大、较长、较多,裂纹径向最大深度为490μm。

  • 标签: 稀土 微合金化 TP2铜 水平连铸 工业化试验
  • 简介:日前,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承担,相关单位参与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钨、钼的增值利用产业技术开发”顺利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四川省自贡市组织的有关专家验收。专家组认为课题组全面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和技术指标,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

  • 标签: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技术开发 产业化 利用 有色金属工业
  • 简介:网络环境下,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一项重要工程。本文阐述了金川矿山技术资料数字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结合实际工作介绍了资料的信息、网络的实际应用,对网络环境下如何共享信息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 标签: 信息技术 网络共享 资料信息系统
  • 简介:江西铜业股份公司贵溪冶炼厂选矿车间尾矿产出倒运、库区内尾矿倒运、火车装车等所用抓斗行车通过安装先进的传感器,如激光扫描仪,激光测距仪,编码尺等设备,实时采集数据,经过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形成空间立体坐标系,实现行车定位精确控制,再通过计算机模型系统,智能计算、智能决策生成行车作业指令,实现抓斗行车由人工驾驶转化成了计算机智能控制,达到了改善作业条件、提升安全保障、减员增效及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 标签: 行车控制 基础自动化系统 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 生产管理计算机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OPC通讯系统
  • 简介:通过对矿山井下供电系统的设备及保护装置的升级改造,采用工业以太网和光缆方式组成井下供电综合自动系统,实现遥测、遥控功能。重点介绍系统结构、功能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升我矿自动和信息管理现水平,实现井下供电系统运行信息的全面监控,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 标签: 井下供电综合自动化 微机综合保护 无人值班变电所 工业以太网 通讯
  • 简介:铍箔经润滑冷轧后,表面会留有油污、污痕,经过有机试剂处理后,仍会有残留,铍箔的热处理是在高温下进行的,高温下铍箔表面极易被氧化。洗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铍箔表面的氧化铍及一些表面缺陷。试验证明,用同一种洗方法洗不同厚度的铍箔效果不同,其结果差异很大。对不同厚度的铍箔可采取不同的合理的正确的洗方法。采用合理的表面洗方法,可以将铍箔表面的油污、污痕及氧化铍薄膜除去。

  • 标签: 化学配方 酸洗液 洗漏 氧化膜 针眼
  • 简介:本文通过跟(?)了解设备的老化情况,提出了对设备实行劣倾向管理,将设备的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保证生产的安全顺行.

  • 标签: 劣化倾向管理 设备 温差 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