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用三氯化磷和甲醇合成亚磷酸二甲酯的方法,讨论了物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亚磷酸二甲酯的最佳反应条件。在选择的试验条例上产率为83.6%。

  • 标签: 亚磷酸二甲酯 三氯化磷 甲醇 合成 物料配比
  • 简介:多年来,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ZDDP)已成功地用于车用发动机油,且已放证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磨性,但由于发动机油质量的提高,已对润滑油中的磷含量提出了限制要求.如APISL轿车发动机油.目前要求的磷含量限制在0.10%,但汽车制造商仍然要求进一步降低磷含量.因为这种磷含量对废气转化系统仍会产生中毒。

  • 标签: 二硫代磷酸盐 二烷基 低磷含量 发动机油 汽车制造商 抗氧化性
  • 简介:简要叙述了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原理,并采用水溶液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型吸水树脂,讨论了中和度、交联剂、离子浓度与吸液性能的关系。经实验比较,丙烯酸中和度75%、交联剂200μg/g,所得吸水树脂综合吸液性能较理想。

  • 标签: 聚丙烯酸钠 水溶液法 合成研究 吸液性能 高吸水树脂 吸水原理
  • 简介:讨论了次氯酸钠浓度、光源及pH值对亚甲基蓝水溶液降解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氧化剂双氧水和次氯酸钠对亚甲基蓝水溶液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氧化剂比双氧水更易使亚甲基蓝水溶液降解,而且次氯酸钠的浓度越大,pH值越小,降解亚甲基蓝水溶液的效果越好.在光照条件下,次氯酸钠浓度为1.25×10-3mol·L-1时,25min内亚甲基蓝水溶液的降解率达96.6%,COD值也下降75%以上.

  • 标签: 亚甲基蓝 氧化降解 次氯酸钠 水溶液 COD值 降解效果
  • 简介:在实验室采用传统热法工艺制备磷酸三甲酚酯粗产品,并通过水洗,蒸馏等特殊处理工艺对粗产品进行后处理。所得产物通过气相色谱、酸值分析结果表明,磷酸三甲酚酯产品酸值为0.01mgKOH/g,游离酚(质量百分数)含量为0.01%,各项性能均达到国外同类添加剂水平。

  • 标签: 磷酸三甲酚酯 酸值 冷冻机油
  • 简介:以硫酸高铈为引发剂,将淀粉与丙烯酰胺(AM)、丙烯磺酸钠(AS)进行接枝共聚,制备了淀粉与丙烯酰胺/丙烯磺酸钠接枝共聚物。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聚合工艺条件,即聚合反应温度55℃,引发剂用量0.3g,AM与淀粉质量比4:1,AS用量0.2mL。考察了As用量对接枝共聚物产品性能的影响,包括粘度、溶解性、抗温性、抗盐性及降失水性。结果表明,随着AS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粘度逐渐降低,溶解性逐渐增加,对抗温性影响不大,抗盐性好,水泥浆降失水性提高。

  • 标签: 淀粉 丙烯酰胺 丙烯磺酸钠 接枝共聚 降失水性
  • 简介: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类抗氧防腐添加剂。随着润滑要求越来越高和排放要求日益严格,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在润滑油中的应用受到硫、磷含量的限制,已逐步发展为多元化产品。本文介绍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的抗氧化、防腐和抗磨作用机理,重点阐述了润滑油中常用的几种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的应用情况,展望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 发展趋势 添加剂 应用 抗磨作用机理 多元化产品
  • 简介:合成了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取代基的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然后通过与五氧化二磷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硫磷酸复酯,并对其在150BS基础油中的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添加剂极压抗磨性能良好,合成工艺简单,是一类应用前景良好的添加剂。

  • 标签: 硫磷酸复酯 150BS基础油 摩擦学性能 分子结构 极压抗磨性能 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