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1979年第64届AAPG年会主会场悬挂着这样两条大标语:"用老思路在新区可以找到石油,用老思路在老区就找不到石油,在老区要用新思路才能找到石油”;"石油首先是在地质家头脑里被发现,然后才在野外被发现”.这些话对于较老一代地质家并不陌生,但要在油气勘探真正实现这两句话真谛却不容易.渤海海域自1965年开始油气勘探,但在1995年以前30年里,除了发现SZ36-1下第三系大油田外,没有第二个地质储量在5000万t以上油田发现.1995年,QHD32-6大油田发现,揭开了上第三系油气发现序幕,截止2000年底,在这一领域相继发现了一大批石油地质储量在5000万t以上油田,它们NB35-2、PL19-3、BZ25-1、CFD11-1、CFD12-1、BZ29-4、PL25-6、PL9-1、LD27-2.这批油田除PL25-6地质储量小于1亿t外,其它油田地质储量都超过1亿t,最大超过5亿t,各级地质储量总计已超过20亿t.

  • 标签: 创新思维 油气勘探 渤海海域 技术进步
  • 简介:AVO交汇图分析技术AVO碳氢检测技术一种重要分析手段.本文介绍了AVO交汇图分析技术在DF1-1构造、LT33-1构造和PL19-3构造首次应用.利用AVO交汇图分析技术,可以把LT33-1构造因岩性变化引起AVO异常与DF1-1构造含气AVO异常明显区分开;在PL19-3构造浅层油气勘探,利用该技术识别含气亮点和非含气亮点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AVO交汇图 应用 油气勘探 亮点 PL19-3构造 LT33-1构造
  • 简介:对比一下铀和钍地化性质,就可为勘探地质家提供一种描绘运移途径和与烃生成运移流体演化新手段。铀和钍亲石阿系元素,它们一般以低浓度(1-50ppm)出现在沉积物。在还原条件下它们地化特性相似,两者基本上不活泼。但由于所处环境氧化电位升高,铀被氧化成五价,然后又变成六价,而钍仍然不活泼。这样,正如钍/铀比所示,铀相对于钍活泼性指出了富集铀孔隙流体通道。干酪根成熟阶段孔隙流体成了富集铀流体。铀显然富氧有机质(如未成熟干酪

  • 标签: 成岩作用 晚期 地化性质 油气勘探
  • 简介:当地下界面存在倾角时,地面上同一共中心点道集中记录到反射波并不是来自界面上同一个反射点,而是来自界面上一个反射段,用这样共中心点道集直接进行动校正叠加也就无法实现真正共反射点叠加,从而严重影响了倾斜反射波在水平叠加剖面上成像质量。而MO就是将非零炮检距地震记录转化为自激自收地震记录,保证在任何地层倾角情况下都能实现共反射点叠加一种重要技术。我们将看到:在地层倾角较大情况下,对于一些大炮检距地震记录在叠加前应尽可能作DMO处理,以消除非零炮检距地震道由于地层倾角而产生时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平叠加剖面的质量。而且DMO还能消除地层倾角叠加速度影响,从而使得叠加速度更接近均方根速度,提高速度分析正确性。

  • 标签: DMO技术 处理效果 地震勘探 倾角时差 倾角时差校正 共反射点叠加
  • 简介:针对江汉油区油藏类型多、规模小、隐蔽性强特点,通过多学科、多专业攻关,形成以IES/IESX交互解释、相控储层预测、地震储层横向预测、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及油藏动态分析等为核心油藏综合研究技术江汉油区不同类型油藏进行滚动勘探开发,取得了良好地质效果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江汉油田 滚动勘探 储层预测 地震勘探 地质模型 动态评价
  • 简介:应用自然伽玛能谱、地层压力测试、岩石力学性质、地层倾角等测井新技术研究Y气田南断块3号井钻探情况,认为该井钻遇断层,含气地层大部分断缺。此结论与用沉积环境、岩石性质、古生物及成岩演变等地质资料所分析结果一致。地震剖面亦显示3井两侧气层顶底界错位。由于钻遇断层,未钻遇南断块真实气水界面,Y气田南、北两断块应属同一个层状边水气藏。

  • 标签: 应用 测井资料 Y气田 南断块 含气
  • 简介:修改翁旋回预测公式At=A+Bt^ne^-tn值等进行了调整:去掉了基为整数限制,使Qt已知数似合更好。本文除应用误差平方和为最小条件以外,还应用了最大拟合误差为最小条件来确定上述公式参数。应用本文方法讨论了油田年产量预测。

  • 标签: 修改 求解方法 翁旋回 预测公式 调整 油田
  • 简介:通过南海某油田岩心进行油基泥浆污染室内模拟试验,证实油基泥浆不但改变岩心润湿性,使其变成强亲油,而且还造成油基泥浆固体颗粒岩石孔隙堵塞,结果使油相有效渗透率和绝对渗透率大幅度下降。岩心被油基泥浆损害后,凭常规注水冲刷手段,渗透率很难恢复到原来水平。

  • 标签: 油基泥浆 岩心损害 油层保护 岩石表面润湿性 储层绝对渗透率 油相渗透率
  • 简介:回顾了原翁氏模型建立,并基于概率统计学伽马分布,完成了广义翁氏模型新推导,同时,从理论上讨论了有关翁氏模型特性。

  • 标签: 翁氏模型 预测模型 推导 应用 建模 油气田
  • 简介: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3种应用地层倾角资料识别层序界面的方法:倾角矢量图法、累积倾角交汇图法和累积水平位移交汇图法.在塔里木盆地TC1井使用这3种方法后结果表明:用倾角矢量图法识别不整合面具有方便直观优点,但其适用范围有局限性(不明显不整合面不易识别);累积倾角交汇图法可以提高倾角细微变化分辨率,但在取样深度不均匀时容易产生假象;累积水平位移交汇图法弥补了累积倾角交汇图法缺陷,但其适用条件仅限于倾角较小情况.3种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 标签: 地层倾角 测井资料 层序地层 应用 倾角矢 倾角矢量
  • 简介:莺歌海盆地南海北部大陆架重要含气盆地,盆地中央沉降速度快且欠压实,局部构造发育,该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之深部热流体影响,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模糊区和构造形态畸变(同相轴下拉),严重影响了勘探效果,由于转换波传播受气影响远远小于纵波,故在转换波剖面上不存在模糊区,也不会出现构造形态畸变,因此,多波地震技术不仅可用于烃类检测,而且可用于构造准确成像,这对气田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多波地震勘探技术 海上气田 构造成像 应用 莺歌海盆地 地震模糊区
  • 简介:珠江口盆地油田开发评价使用美国岩心公司(CORELAB)测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根据作业者要求,CORELAB一般要测定稳态和非稳态两种相渗曲线,测试相对渗透率曲线使用油水粘度比与实际油田油水粘度比相差很大,有的甚至相差几十倍。另外,作业者做油田开发设计时,有的用稳态相渗曲线,也有的用非稳态相渗曲线。为了探讨油水粘度比对驱油效率影响,弄清稳态及非稳态相渗曲线适用范围,我

  • 标签: 美国岩心公司 测试 油田开发 相对渗透率曲线 评价 应用
  • 简介:煤层甲烷一类由煤层自生自储非常规天然气,在中国具有巨大资源前景。煤层天然气主要呈吸附状态储集,煤层甲烷开发实质上如何有效地将天然气从煤层解吸出来。地层水静水压力控制了甲烷气解吸作用,地层水排出可为气体解吸提供压力差和空间。煤层结构不仅影响煤层孔隙性能,同时制约着其中天然气排出难易程度。另外,在煤层甲烷地质评价诸如物性、含气量等参数求取亦需认真对待。

  • 标签: 地层水 煤层结构 影响 煤层甲烷 开采效率
  • 简介:通过实例介绍了利用一种概率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储层物性参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某些局限性,预测储层物性参数时不需要地震子波;而是直接建立测井曲线和地震属性关系,用相关系数衡量目标测井曲线和地震属性之间相似性;用逐步递归法选取最佳属性;用交互验证法监视所选属性可靠性.

  • 标签: 概率神经网络技术 油气藏 储层物性参数 地震属性 目标测井曲线 逐步递归法
  • 简介:开发地震技术近年来在油藏滚动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广泛应用一项石油物探综合技术,其特点之一将三维地震数据体在测井约束下反演成为与油藏实际情况相吻合三维孔隙度体,并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直观地解剖油藏内幕,将珠江口盆地惠州油田群180km^2三维地震数据体在40余口钻井约束下反演成三维孔隙度体,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主力油藏进行了精细描述,结合油藏动态设计了5口侧钻井方案用以开发剩余油藏和动用未动用储量,已钻井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吻合,从而有效地指导了该油田群进一步勘探开发。

  • 标签: 三维地震反演 孔隙度体 可视化 开发地震技术 珠江口盆地 惠州油田群油藏
  • 简介:据双河油田测井、地质资料计算单井储层非均质渗透率序列,并以分形技术为基本预测方法进行储层非均质渗透率预测,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沉积微相,从储层非均质性,井网不完善及夹层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剩余油富集区分析

  • 标签: 储层 非均质渗透率 预测 剩余油富集区 应用 测井解释
  • 简介:南海蕴藏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而南海又是多灾害海域,一些渐发型和突发型地质灾害可能对油气勘探开发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就其中危害较大活断层、地震及其诱发次生灾害钻井平台和输油(气)管线可能产生影响,作为初步探讨并提出防治对策设想。

  • 标签: 南海北部 地质灾害 油气勘探开发 断裂系统
  • 简介:渤海湾盆地断裂十分发育,断裂与油气运聚关系相当复杂,本文在概述歧口凹陷(东部)上,下断裂系统,断裂组合类型及断裂带划分基础上,着重讨论断裂油气运聚5种控制作用。

  • 标签: 歧口凹陷 断裂 控制作用 圈闭 油气运聚
  • 简介:利用钻井、测井数据和地震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确定含油砂岩顶面为强振幅反射波峰,应用三维相干分析精确解释断裂发育及分布规律;通过顺层振幅切片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精确描述砂层组空间展布;测井约束被阻抗反演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描述出单砂体形态、厚度及物性横向变化;为大位移水平井提供了准确着陆点,井随时指导水平井钻进,使渤海海域首次进行大位移水平井钻井获得成功。

  • 标签: 储层 预测技术 QKl7—2油田 水平井钻探 应用
  • 简介:当前在二维地震资料处理过程,DMO处理仍然沿用传统做法,即在获得共反射点道集后,仍采用共中心点道集距曲线方程进行速度分析。因此,获得速度分析结果低于介质均方根速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二维情况下共反射点道集速度分析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导出了可直接用于进行CRP道集速度分析时距关系方程式,从而为DMO后速度分析及其动校正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 标签: 速度分析 二维地震资料处理 DMO处理 共反射点道集